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鋼鐵股 富邦金 開發金 鴻海 升息

疫情最新與熱門精選文章

熱搜關鍵字:疫情共有10000項結果
傳產

展逸搶攻中國線上業務 迎接台灣實體課復甦 拚三年虧轉盈 王建民經紀公司翻身實錄

今年四月甫登錄興櫃的展逸國際,翻轉疫情期間連三年虧損的低谷,今年累計營收破六億元大關,創歷史新高。看從球場轉戰商場的張憲銘,如何打開體育新市場?

日期:2023-12-20

政治社會

貧富差距達五年新高 一半勞工月領不到四萬三 促企業調薪 綠藍白三陣營解方可行嗎?

二○二二年我國受僱勞工薪資中位數為五十一.八萬元,貧富差距創五年新高,許多年輕人寧可跑外送。隨著總統大選將近,各陣營端出牛肉鼓勵企業加薪減稅,工商界持正面態度,為何學者和勞工卻不看好?

日期:2023-12-20

退休

「沒有臥床餘生,很感恩」畢業62年的國小同學會...劉秀枝醫師:退休16年裡我學到的4件事

最近接連有2位同事屆齡退休,回想起我當年擔任科主任時,兩位都還是住院醫師,這才猛然警覺到自己已退休16年,剛好是從小學到大學的教育年數。我不禁思索:在這漫長又覺得像轉眼而過的16年「社會大學」中,除了持續寫兩個專欄文章,希望作為醫病溝通的橋梁之外,75歲的我還學到了什麼?

日期:2023-12-20

健康

感染症,不曾消失的生命威脅

醫療進步加上集中式醫療,帶來醫療照護相關感染等病人安全及醫療品質議題。1950年代美國發生金黃葡萄球菌院內感染全國性疫情,開始重視醫院的感染管制;1970年代全美研究證實院內感染監視及回饋可以有效改善醫療照護相關感染。台灣在前輩的呼籲及播種,歷經1984年某醫院發生新生兒沙門氏菌腸炎群聚感染事件,衛生署開始推行院內感染管制計劃,並培訓流行病學及傳染病防治人員。自此,在政府、學界與醫界合作,台灣的醫院感染管制迅速發展。

日期:2023-12-19

健康

30週年的憶往與前瞻,攜手讓台灣感染管制成果在全世界發光發熱。

回首30年前,1988年我在台大醫院完成5年住院醫師訓練後即升任感染科主治醫師,從第5年住院醫師開始就在謝維銓教授的引領之下,全面參與了台大醫院感染管制小組的各項工作,1989年即成為台大醫院感染管制委員會的委員,1990年應邀開始擔任和信治癌中心醫院感染管制委員會的委員;1991年擔任羅東博愛醫院院內感染管制委員會的委員,1992年起也成為衛生署防疫處成立的院內感染管制諮詢小組的委員。一方面直接在醫院執行感染管制的第一線工作,另一方面也參與全國院內感染管制制度上的討論與政策建議。

日期:2023-12-19

傳產

比蘋果早一步開賣!「智慧戒指」監控血氧、心律和睡眠…血糖機大廠泰博本周轉上市「四路並進」

蘋果(APPLE)今年悄悄申請一項「智慧戒指」專利,開拓嶄新智慧穿戴裝置。不過,台灣本土血糖機業者泰博科技(4736)搶在蘋果前,於年底推出智慧戒指,它能測量血氧、心律、睡眠,是款精巧的健康穿戴裝置。泰博科技是台灣品牌市占最高的血糖機業者,最為人熟知的事跡,是在疫情期間,成為首家推出心冠肺炎快篩試劑的本土業者。隨疫情紅利消退後,除了回歸血糖機本業,泰博3路齊發搶攻新藍海。

日期:2023-12-19

台股

「台股2萬點只是時間問題」經濟學家林啟超:5到12%差距很容易突破,但得留意2大風險

「台股上2萬點只是時間的問題、是容易突破的,但要關注的是市場上對台灣還有其它擔憂,像是:貨幣政策狀況、企業獲利成長動能。」國泰世華銀首席經濟學家林啟超在談到台股展望時如此說。

日期:2023-12-19

健康

提前布署感染管制,無懼百年大疫威脅 細菌病毒全年無休,借鏡以國疫苗政策

COVID-19在過去三年多來讓全球人仰馬翻,重創經濟,也暴露出感染管制上的潛在風險,COVID-19新冠疫情不僅帶來重症、死亡威脅,許多人在確診痊癒後仍因長新冠困擾。面對不斷變種與潛伏的疫情,全民唯有攜手落實「感染管制」,才能降低、甚至阻絕疫情衝擊。

日期:2023-12-19

健康

新冠病毒變不停,如何維持群體免疫? 後疫情時代,與病毒共存大作戰

根據衛福部2022年十大死因統計,該年「COVID-19」的死亡人數為1萬4,667人,超過肺癌死亡人數(10,053人),且年齡層在65歲以上占了86%!疫情高峰期的挑戰已過,但威脅始終存在。

日期:2023-12-19

傳產

長榮機師喊加薪2成!不排除春節罷工 長榮航斥工會扭曲事實,指機長8年已加薪10萬

長榮航空機師爭取加薪,桃園市機師職業工會18日到交通部抗議,提出加薪20%、外站津貼調漲至每小時6美元、停止聘僱外籍正機師等三訴求,並揚言22日起發起罷工投票,恐影響明年春節航班;長榮航罕在駁斥,此指機長近8年月薪已調升近10萬元,機師公會說法扭曲事實、造成勞資對立,長榮航無法認同。

日期:2023-1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