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投資 股票 高股息 金融股 存股

疫情熱區最新與熱門精選文章

熱搜關鍵字:疫情熱區共有32項結果
保險

遇到「封城、封區」都不賠!10款防疫保單重點劃給你看:想拿「隔離補償金」有1關鍵條件

新冠肺炎確診人數如雪球般越滾越大,連續突破百人確診,民眾都擔憂會走到第四級警戒「封城」,尤其疫情熱點雙北更是嚴加戒備,但民眾趕著投保防疫保單之前要了解,「封城」是保單的除外事項,除非有收到隔離通知單,否則保單都不予理賠。

日期:2021-05-28

焦點新聞

侯友宜:「這三點」攸關疫情能否降溫 怒轟違法營業高球場「該關就關!」

國內本土確診案例今(26)日公布新增302例、校正回歸331例,在這633例中,以新北市152例為最多、校正回歸102例。新北市長侯友宜表示,新北疫情仍然嚴峻,在單日確診人數中,以板橋37人、中和27人及新莊三重各15人等為最多。

日期:2021-05-26

全台防疫報導

柯P為疫苗怒嗆中央:逼不得已將自謀生路 更預言「死亡人數會一路下去」

新冠肺炎疫情持續蔓延,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公布本土新增個案302例、回歸校正331例,共計635例。提及疫情,台北市長柯文哲直言,除了硬封城以外,疫苗才是根本解決之道。現在中央頻喊話疫苗將到位,常常都是空泛的數字,重點是什麼時候到位,「現在醫療緊繃、醫療滿床、救護車跑來跑去,死亡數就可能會增加」。甚至斷言,短期內3級警戒程度無法解除,要維持一段時間,「未來三個月即使自動自發封城,還都會維持高確診率;一旦解封,感染數字一定爆發,會沿路死下去」。

日期:2021-05-26

政治社會

防疫政策面》採檢爆量確診陽性民眾「無處可去」 靠快篩堵破口提升量能、有效隔離是關鍵

國內疫情嚴峻前所未見,如何提升快篩量能、儘快建立中央與地方對確診認定的標準,以及後續處理流程的共識,都是阻斷病毒散播、快速控制疫情的關鍵。

日期:2021-05-26

焦點新聞

侯友宜:若疫情高峰降不下來,將建議中央停班! 「目前仍在高峰期,沒有往下掉的趨勢」

新北市今天新增本土確診病例數為154例、校正回歸89例。新北市長侯友宜指出,目前疫情趨勢曲線偏向平穩,仍在高峰期,未來除了延長停課以外,若觀察疫情無明顯趨緩的態勢,也會向中央建議在必要時「停班」。

日期:2021-05-25

焦點新聞

雙北民眾看過來》PChome、MOMO暫停「五熱區」大家電配送 貨到付款也停

雙北地區疫情嚴峻,各行業紛紛祭出防疫措施。電商業者PChome網路家庭與MOMO購物網,皆暫停部分地區大型家電到府安裝服務,並回應了商品可能延遲到貨的狀況。

日期:2021-05-25

焦點新聞

新北市3天強化三級防疫!板橋、中和成立「熱區防疫中心」 日增600篩檢量 7大場所全面消毒

新北市府啟動強化三級防疫警戒,今(23)日上午8時正式於板橋及中和疫情熱區成立「熱區防疫中心」,市長侯友宜ㄧ早前往視察兩區熱區防疫中心及機動篩檢站,確認各編組完成整備待命,也籲請市民在疫情嚴峻期間共體時艱,配合市府防疫政策,齊心抗疫。

日期:2021-05-23

全台防疫報導

新北啟動5大強化三級防疫措施 板橋、中和明成立2熱區防疫中心

疫情持續嚴峻,為快速圍堵疫情並提升民眾自我防護能力,新北市長侯友宜今(22)日宣布,明(23)日將於板橋及中和疫情熱區分別成立「熱區防疫中心」,啟動為期3天的強化三級防疫措施,規劃設置機動篩檢站、全面大清消、高頻率巡邏、熱區關懷及強化防疫宣導5大措施,全力守護市民健康。

日期:2021-05-22

政治社會

防疫戰略大轉彎! 行政院拍板:全國疫情熱點廣設快篩站 有症狀者「綠色通道」先篩

本土疫情升溫,全國昨升級防疫三級警戒後,政府防疫戰略大轉彎,將傾向以「圍堵」取代擴大篩檢。行政院院會今(20)日拍板,將在全國疫情熱點廣設快篩站。行政院發言人羅秉成會後轉述院長蘇貞昌裁示,政府將加速設立篩檢站,而指揮中心將於疫情熱點廣設快篩站,有症狀、高風險者則設立「綠色通道」優先篩檢,若為確診6小時內將送醫院或集中檢疫所。

日期:2021-05-20

焦點新聞

新北公布確診足跡》擴及中永和、土城、三峽! 柯P:北市不再公布疫調、確診足跡 「這樣做」比較實際

新北市成為COVID-19疫情熱區,今(17)日全國新增本土確診案例為333例,其中新北市就囊括143例,新北市長侯友宜也罕見地在上午及下午,各開一場記者會說明疫情狀況。侯友宜表示,請新北市民做好警戒,目前防疫警戒,正朝向升準四級整備,請民眾要有未來可能採「高度管制、低度活動」生活方式的心理準備。台北市長柯文哲下午則在今天第二次疫情記者會指出,台北市昨(16)日共篩檢1130人,陽性率約10%,顯示疫情相當嚴重,快篩站篩出許多社區中潛伏的確診者,所以醫療量能會非常緊繃。他認為,現在疫調、公布足跡已經沒有意義,從確診到回去找接觸者比較實際。

日期:2021-05-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