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006208 00900 00896 天氣 AI

當年最新與熱門精選文章

熱搜關鍵字:當年共有9325項結果
職場

離開台積電為了創業到處借錢時,我也曾以為人生到了谷底...工程師追夢當導演分享谷底翻身3啟發

如果,往人生目標邁進的過程中,你走到了低潮的谷底,你要先做一件事:先去了解這裡真的是谷底嗎?會不會其實還不是谷底?

日期:2023-12-20

台股

台股最火熱 的族群,看懂他們的鍍金之路 火線解密 千元股傳奇

(今周刊1409)隨著台股資金活水愈來愈多,企業迎來大趨勢商機、屢屢寫下高獲利傳奇,千元股也脫穎而出,從以往的一枝獨秀,蛻變成一群燙金新貴。這些公司如何走出鍍金之路?誰有膽識與眼光、一路相挺獲得豐厚回報?千元股又教會我們哪些事?

日期:2023-12-20

ETF

00919、00918、0056…高息ETF換股秀,「這檔」最搶眼…除息後還能買?陳重銘1點分析

12月對台股ETF來說是重要成分股換股月份,統計12月包括00919、00918、0056、00713、00915、00936、00927、00900等8檔將對其成分股進行持股增刪。規模新增最多的是群益台灣精選高息ETF(00919),一共增加283.52億,反觀00900在12月以來規模不增反減,形成了同樣面臨換股,投資人買不買單的兩樣情。由於00919於12/18配息0.55元,對於有投資人好奇,高股息ETF究竟是要除息前,還是除息後買進?「不敗教主」陳重銘認為,其實是各有優點,除息前買進就可以領到股利,而除息後的股價會相對便宜,但也少了1次參與0.55元配息的機會。「如果你覺得現在股價有點高,可以在除息後買進,然後持續抱著領股利。」

日期:2023-12-19

健康

無需論資排輩,每一位感管同仁都是抗疫英雄

小兒科有很多感染性疾病,我在台大醫院受訓時就接觸到很多感染性疾病,算是最粗淺的啟蒙。當時觀念和技術都還很有限,我常開玩笑對學生說:等檢驗報告,還不如我憑經驗猜的更準。直到微生物專家楊定一來到馬偕醫院,打破了我的自信,他憑一人之力帶動了馬偕感染科的進步,雖然我們成了莫逆之交,但始終不知道他離開美國後為何選擇了馬偕醫院,可我至今還很感謝他的選擇。

日期:2023-12-19

健康

30週年的憶往與前瞻,攜手讓台灣感染管制成果在全世界發光發熱。

回首30年前,1988年我在台大醫院完成5年住院醫師訓練後即升任感染科主治醫師,從第5年住院醫師開始就在謝維銓教授的引領之下,全面參與了台大醫院感染管制小組的各項工作,1989年即成為台大醫院感染管制委員會的委員,1990年應邀開始擔任和信治癌中心醫院感染管制委員會的委員;1991年擔任羅東博愛醫院院內感染管制委員會的委員,1992年起也成為衛生署防疫處成立的院內感染管制諮詢小組的委員。一方面直接在醫院執行感染管制的第一線工作,另一方面也參與全國院內感染管制制度上的討論與政策建議。

日期:2023-12-19

傳產

離開台塑投入餐飲20年,他揭創業開店學到的事:一杯冬瓜茶賣20元,那「台南老冬瓜茶」就能賣50元

當時我在大公司待到第8年的時候,就在想:我要一輩子都在大公司嗎?這樣做一輩子,人家也不知道我是誰!所以當時就想,不然先用個副業好了!在那個時候,我那間公司給的年薪已經是業界龍頭代表了,在我們公司,年薪百萬是很正常的,我的同學很多都還在年薪40萬。

日期:2023-12-19

政治社會

大牙爆陳建州性騷「被檢察官認證了」!她謝司法:一直相信正義會來…5證人如何陳述讓北檢做出決議?

藝人大牙(周宜霈)6月中在臉書上指被黑人陳建州11年前在飯店強壓,遭陳建州、范瑋琪夫婦提起民事訴訟求償1000萬元,而後改為提告刑事加重誹謗、妨礙名譽,台北地檢署在調查後認定大牙並非捏造事實,週二(12/19)將大牙不起訴。北檢兩度傳喚黑人出庭,他堅持自己是清白,而大牙則是帶著貝童彤等5名證人陳述,提及「多年前得知此事」、「心疼」等對大牙有利說詞,北檢認定大牙並非捏造事實。早前黑人曾表示持續會用法律來捍衛自己的清白,一切都交給司法處理,大牙則是表示已在香港報案。

日期:2023-12-19

稅制

父母離婚孩子1人帶走1個,兄弟斷音訊40多年一見面就爭產:爸爸都我在顧,如何多分點遺產?律師提3大方向

近年來筆者處理不少關於遺產繼承、免除扶養義務......的案件,裡面都涉及到一個共同的事實,就是子女在父母親離婚後,就沒有再和沒有監護權(親權)的那一方見面了。而在若干年後,當這些親屬們,因為要處理一些法律問題,而必須再相見時,其中涉及的狀況,並不單只是「法律」就能處理好的。

日期:2023-12-19

健康

提前布署感染管制,無懼百年大疫威脅 細菌病毒全年無休,借鏡以國疫苗政策

COVID-19在過去三年多來讓全球人仰馬翻,重創經濟,也暴露出感染管制上的潛在風險,COVID-19新冠疫情不僅帶來重症、死亡威脅,許多人在確診痊癒後仍因長新冠困擾。面對不斷變種與潛伏的疫情,全民唯有攜手落實「感染管制」,才能降低、甚至阻絕疫情衝擊。

日期:2023-12-19

健康

新冠病毒變不停,如何維持群體免疫? 後疫情時代,與病毒共存大作戰

根據衛福部2022年十大死因統計,該年「COVID-19」的死亡人數為1萬4,667人,超過肺癌死亡人數(10,053人),且年齡層在65歲以上占了86%!疫情高峰期的挑戰已過,但威脅始終存在。

日期:2023-1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