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0056 0050 輝達 00878 00940

當局最新與熱門精選文章

熱搜關鍵字:當局共有1761項結果
國際總經

暴力升息兩面刃!救通膨vs救中小銀行,只能選一個...美國是否會爆銀行危機?陶冬解析

央行因陷入兩難中躊躇,市場在看到希望後喜悅,上周上演了一出鴿派升息的喜劇。背景是銀行動蕩愈演愈烈,通貨膨脹卻尾大不掉,各大央行左右為難。最後美國聯準會、英格蘭銀行和瑞士中央銀行不約而同地決定繼續升息,同時強烈暗示升息週期可能接近尾聲。

日期:2023-03-26

國際總經

挨批「國產ATM」…岸田文雄訪烏克蘭,日人評價兩極:日本對中國「既合作又對抗?」

岸田文雄閃電走訪烏克蘭,並宣示將對烏克蘭提供大筆援助,除了堅定日本支持烏克蘭對抗俄國的決心,也似乎在給中國壓力……

日期:2023-03-24

國際總經

用餃子捍衛自由民主、在不會被迫害之處探索古老文化…英作家來台曝3優點:沒有比台灣更迷人的地方

英國知名專欄作家特納應觀光局邀請,2月底首次前往台灣,今天在「泰晤士報」分享見聞。她提到,不同於許多英國人的想像,在台灣感受不到戰雲密布,且「現在沒有比台灣更迷人的地方」。她並說,與鄰居相處不易的島嶼(台灣與英國)該相互支持。

日期:2023-03-23

金融

國泰金公積發股息、53萬股東安心!0.5-1元是考慮區間...瑞信AT1財管持16億:應向瑞士爭權益

經歷防疫保單之亂與資本市場重挫,金控龍頭國泰金(2881)在2022年稅後淨利大減73%,由2021年的1409億元下降到380億元,每股盈餘則由前年的10.34元降低到僅2.58元。

日期:2023-03-22

科技

問習近平、天安門就跳針!百度AI「文心一言」會寫詩畫圖,遇敏感語:我還沒學會如何回答

不讓ChatGPT專美於前,中國企業百度日前也推出自家聊天機器人「文心一言」,外媒《路透》也進行實測,雖然它能在幾秒鐘內寫出唐詩並生成鮮花圖案,當被問及習近平、天安門或等敏感話題時,「文心一言」卻聲稱尚未學會如何回答,甚至試圖「轉移話題」。

日期:2023-03-22

國際總經

瑞銀990億收購瑞信,代價5千億債券變廢紙!台灣金融業曝險1550億下一步會如何?金管會回應

瑞信(Credit Suisse)財務危機一度掀起全球市場恐慌,為了避免引發系統性危機,在瑞士政府、瑞士央行多方介入搓和下,瑞士第一大銀行瑞銀(UBS Group)最終以30億瑞郎(約新台幣990億)同意出手收購瑞信。雖然瑞信危機解除,不過在這場收購中有一個附帶條件,讓投資人相當不滿,那就是價值160億瑞郎(約新台幣5288億)的瑞信額外一級資本(AT1)債券將被註銷,也就是說,持有人手中的債券瞬間化為壁紙。在這場財務風暴中,不僅債券持有人有所損失,大股東沙烏地國家銀行,甚至是瑞士監管機構通通都是輸家。據了解,台灣金融業對瑞信債券曝險1550億,後續台灣金融機構、台股會不會連帶受影響,金管會主委黃天牧3/20受訪回應。

日期:2023-03-20

國際總經

大到不能倒!瑞銀32億美元收購瑞信,英美同表歡迎…大股東沙國國家銀行笑不出來,被稱最大「盤子」

今周刊編按:大到不能倒!瑞士央行(SNB)3/19宣布,瑞銀確認以30億瑞士法郎(約32.3億美元、991億台幣)收購瑞信,並同意承擔高達50億瑞士法郎(約53.9億美元)損失。在收購的附加條件中,瑞信名義價值160億瑞郎(約172億美元)的額外一級資本(AT1)債券將被註記,意即由債券持有人協助承擔成本。沙烏地阿拉伯國家銀行(SNB)在去年10月31日以15億美元取得瑞信股權9.9%成為大股東,就在瑞銀第一次從10億美元開始出價時,沙國國家銀行投資的15億美元剩下1億美元,等於半年賠掉94%,被網友戲稱是最大「盤子」。

日期:2023-03-20

國際總經

瑞銀收購瑞信出價10億美元遭拒…彭博:知情人士透露「報價太低」、瑞信認會傷害股東和員工

彭博社3月19日稱,瑞銀(UBS)提出以高達10億美元的價格收購瑞信(Credit Suisse),而後者在其最大股東的支持下正在推遲這筆交易的達成。瑞信上周五(17日)收市時的市值約為74億瑞士法郎(2454億元台幣)。

日期:2023-03-19

國際總經

流動性短缺開始製造金融緊縮,聯準會何時連續降息?陶冬解析Fed主席鮑爾現在「最重要的事」

銀行業的流動性短缺,成為資本市場頭上的陰霾,衝擊市場氣氛,亦可能改變聯準會的貨幣政策。大量儲蓄從中小銀行轉向大銀行,影響到中小銀行和區域銀行的流動性,美國幾大銀行聯手向小銀行提供流動性支援。

日期:2023-03-19

國際總經

矽谷銀行閃崩,透露沒看到的系統風險!《經濟學人》:美國該像歐洲,銀行不分大小加重監管

針對美國在一周內接連崩潰的矽谷銀行(SVB)等三家銀行,乃至於面臨同樣問題的其他多銀行,竟未因升息受益,反而深受其害,最新一期的《經濟學人》(The Economist)以「銀行出了什麼問題」為題,專文指出銀行因升息所暴露的風險,並提出應儘速改進的解方。

日期:2023-03-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