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提供之訊息謹供參考,所談到的股價與個股僅為教學與文章舉例,無任何推薦之意,買進賣出仍請投資人自行判斷。本文內容僅供訂閱戶本人使用,非經授權嚴禁任何翻印、轉載,或以任何型態傳播於他人。
日期:2022-02-22
一場寧靜的革命:張忠謀絕口不再講匯率。這期財訊雙週刊用了兩個下午的時間,深入採訪張忠謀先生,本來是約定一個下午,但張董事長受訪後覺得意猶未盡,又約了記者深刻談了一個下午。他把台灣半導體產業的來時路,做了很完整的見證,值得大家仔細閲讀。
日期:2022-02-18
「在父母親早期20、30年前,我們有土地,當時自地自建,可是兄長姐姐們都沒什麼錢,又或者說不看好後來發展,後來我出了100多萬才補齊工程款,結果去年父親走後,這筆帳他也不認,那條路的店面共2間,另外還有一間房子收租,通通都早被移轉了,因為二哥霸占走了,即便母親10年前離世時有交代,4個子女未來均分,但沒有立下任何證明,講講而已,自然也沒有任何效力,父親失智,這更不用說,我們的信任被利用了而已。」
日期:2022-02-17
關於夫妻剩餘財產分配還有贍養費,我發現網路上很多似是而非的言論,今天就來分享一點法律小知識。
日期:2022-02-11
1987年,位於北投的三合院老家被收購,拿了約600萬元。有了這筆錢,媽媽心裡想著,未來是投資的時代,一定要靠錢來滾錢,於是決定拿一半出來投資股票。但是一輩子沒接觸過股票,要買什麼呢?那個時候完全沒有概念,也不知道如何下手。
日期:2022-02-08
「人因夢想而偉大,請問你是否認同這句話?」2022年初,《今周刊》與市調機構波仕特公司合作進行「國人夢想行動力調查」,在疫情反覆磨人的環境底下,仍有高達9成以上的受訪者選擇「認同」。
日期:2022-01-26
每個人都會做夢,卻不是任何人都能實現夢想。《今周刊》民意調查,近兩成受訪者坦言已「無夢」。夢想是一個高不可攀的東西嗎?現實磨人,但13位堅持並且實現夢想的追夢者,仍分享他們圓夢的訣竅,勇敢地向前行。
日期:2022-01-26
「叫我睿育就好,不要叫我老師。」台灣瑟谷實驗教育機構負責人林睿育,接受今周刊Podcast《Today來讀冊》訪問前,先「正名」了一番,才以推薦人身分於節目中分享《會玩才會學》一書。脫去尊卑有別的階級化稱謂,訪談時更像朋友之間的談天。林睿育說,在瑟谷學校裡,所有大人也都不是老師,只是「職員」;所謂的學校也沒有課程,只有硬體設備與幾位可靠的大人。
日期:2022-01-21
原來這位大哥以前是軍官退伍,後來又進公部門賺錢,孩子國小的時候,他太太因為癌症過世,一直覺得對孩子虧欠些什麼,女兒比較貼心,這是他真心說出的一句話。兒子跟媳婦呢?明明讓他有諸多不滿,但他還是出來開計程車,多少賺個幾萬塊,將來幫孩子存一點本,因為孩子收入雖然不錯,卻沒有存錢的觀念...
日期:2022-01-20
對許多台灣人而言,吃遍山珍海味,總覺得還是中菜最耐吃、極對味。自小學廚的中菜主廚,累積數十年的技藝,一把爐火燒得精,一出手,味道鹹淡、口感軟脆沒得挑剔,饕客上門光臨,看米其林星級名廚入新店、秀廚藝,品嘗經驗老道的大廚,用食材演繹中菜迷人的新舊風味。
日期:2022-0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