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宮南院正式開幕,主建築外圍工地卻仍然黃沙滾滾,玻璃上布滿來不及清潔的灰塵,這些罄竹難書的缺點,在故宮端出鎮院之寶翠玉白菜、《龍藏經》等十大首展與國寶,與南院外觀形成了強烈的視覺反差。
日期:2015-12-31
他是周慶輝,台灣攝影界的一位奇葩。他曾經是駐守立法院的攝影記者,一次因緣際會造訪了樂生療養院,開啟他後來拿相機「搞藝術」的軌跡。他拍過中國的「工業革命」,再接著拍「科技革命」,7年沒在家過年,買底片買到全香港都知道他。在台灣,常有人抵押房子拍電影,他是抵押房子拍照。妻子叫他「周堅持」,他沒反駁,淡淡地笑說:「我也沒想到這艘船開出去,會這麼難開回來。」9月13日,他的近作在台北市立美術館展出,讓人期待。
日期:2014-09-11
在國際藝術收藏界,提起國巨董事長陳泰銘的英文名字「Pierre Chen」,代表的是集眼光、智慧與實力於一身的頂尖藝術藏家;其實,這個名字已經登上《ARTnews》的全球年度收藏家排行榜第四名,以及國際知名雜誌《ART+AUCTION》年度十大權威收藏家之一。
日期:2014-01-02
《風起》深刻描繪出1923年關東大地震、經濟大蕭條與日本走向軍國主義的混沌時代,在貧窮、戰爭、疾病的蹂躪下,年輕人拚了命也要活下來的堅韌。
日期:2013-11-07
從一位只會看五線譜的長笛老師,到成為拿著財務報表抓預算的飯店老闆娘,賴英里說,嫁給蔡辰洋前,從未想過有一天會經營飯店,但人生如戲,儘管舞台一直改變,不變的是她勇於突破自我的勇氣。
日期:2013-10-16
《最後的晚餐》是歐洲尤倫斯公爵與夫人的私人收藏,一幅長達三九五公分、寬有二百公分的大作,為曾梵志在二○○一年所創作,是其《面具》系列中尺幅最大的作品;以達文西的名畫《最後的晚餐》為創作靈感,將中國九○年代經濟起飛之後,把共產主義的共生概念拋棄,進入資本主義的社會形態,完整地顯現出來。
日期:2013-10-10
亞洲當代藝術家、中國中央美術學院副院長徐冰,啟動「木林森計畫」,從肯亞到台灣,教社區孩子畫樹,作品義賣所得,回饋當地種樹,讓環保理念不停流動擴散……。
日期:2013-07-25
台中七期豪宅推手張麗莉,跨足建築與藝術雙領域,收藏朱德群畫作十七年,其中一幅作品(白色森林之二)日前以六○○二萬港幣成交,創下近一年來華人藝術品拍賣第二高價,也刷新朱德群個人紀錄,長期遭貶抑的作品終於翻身。
日期:2012-12-13
「博我以文,約我以理」、「百里千里,始於足下」,這兩句話,是林百里的忘年之交,故宮前院長秦孝儀對他的贈言期許。林百里的企業與收藏,就是這樣一步一腳印,百里千里,始於足下。
日期:2012-11-15
台灣畫廊,鮮有直接代理歐美藝術家作品,挑戰亞洲收藏家的收藏廣度。六月二十九日,一檔史無前例的德國知名當代藝術家安森.萊爾個展,於Kaikai Kiki畫廊台北重慶南路的據點,讓台灣收藏家近距離面對歐陸當代藝術家的創作。
日期:2012-0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