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鋼鐵股 富邦金 開發金 鴻海 升息
投資理財
保險稅制
產業時事
職場生活
今周大耳朵 Podcast
富足今周起
幸福熟齡
ESG永續台灣
專題報導
今選頻道
存股助理
今周學堂
訂購優惠
活動報名

田地最新與熱門精選文章

熱搜關鍵字:田地共有192項結果
美食旅遊

坐小火車逛花蓮壽豐!到共和村看日本招待所、體驗二手舖老闆生活教育,飯店美食從早吃到晚

距離上一回較為嚴重的花蓮地震已經一年多,去年因為顧慮災情而裹足不前、沒有到花東旅遊的遊客,趁著春天還不算炎熱的天氣,可以開始安排重新探索花蓮的小旅行。想了解後山在地的純樸風情,可以從小範圍的村落之旅做為起點,位於壽豐鄉中央的「壽豐共和村」,因為在地業者的串連、推廣,近來也成為旅遊花蓮的一個亮點。

日期:2025-04-02

ETF

持股慘綠想解套?0056年化配息12%!台股老手教你「換股求生3步驟」:3個理由,高股息ETF最值得買

今年台北股市的第一季,可以說是相當慘烈,原因就在於川普一連串關稅威脅,明明是4/2才有定論的關稅政策,無奈股票市場總是會因為預期心理而提前反應,使得行情總是出現超跌慘況。雖然預期不確定性因素一但消失,指數會出現強彈,但是已經有不少投資朋友套牢滿手了。不少同學都問我:「老師,我現在要減碼嗎?」、「老師,我該換股嗎?」同學的擔憂我可以理解,只不過在加權指數一季下跌超過2300點的時候,要大家不要緊張、靜觀其變是不太實際的,還不如趁這個時候做一些調整體質的策略。

日期:2025-04-01

生活消費

金門高粱背後功臣!農會聯手金酒打造黃金產業鏈,讓農民告別看天吃飯命運...陳吉仲揭翻轉農業背後故事

編按:本書作者陳吉仲紀錄翻轉農業的幕後故事,讓農民不再看天吃飯,從政策改革到產業升級,農會就扮演的角色,其中,稻米與雜糧契作,農會幫忙宣傳、鼓勵種植玉米,不只幫助農民提高收入,也提高雜糧自給率。另一個成功案例是台灣本島種植的高梁,就金酒公司來說,可以獲得穩定的原料;就農會來說,可以擴展經濟事業;就農民來說,可以有更好的收入;就農業部來說,可以藉此調整農糧產業結構,增加品質好的稻米生產、增加雜糧耕作面積;就台灣來說,可以維持雜糧的糧食自給率。為了提升雜糧的自給率,除了玉米和高粱,還有許多農會投入輔導農民轉作大豆、地瓜等,大豆生產面積已經來到5600公頃,希望可以持續擴大到1萬公頃。

日期:2025-03-25

傳產

專挑難的拚客製化 穩坐台灣工具機獲利王 榮田讓全球產業龍頭都服它

一家成立近四十年的工具機廠,逆勢在去年創下營收跟獲利新高。從水裡到外太空,全球頂端客戶只服榮田的立式車床,究竟它是怎麼做到的?

日期:2025-03-12

生活消費

勤奮不懈的美鳳生菜農場

朋友寄給我一整箱的西洋生菜,葉面健康油亮,充滿生命力。生菜中的芝麻葉風味尤其美妙,入口清脆,層次豐富,尾韻微苦,滋味濃郁,相當有記憶點。我問朋友這好東西從哪裡來?他說來自台東鹿野,而且是很難得的露天土耕蔬菜,因為直接種在土壤中,接受陽光與微風的洗禮,滋味特別濃。我太訝異這芝麻葉的品質,決定親自造訪一趟。

日期:2025-03-05

理財

35歲存款幾百萬,卻換來癌症!工作狂流下後悔眼淚「不該耗盡生命付房貸」:用時間換金錢,是最愚蠢的投資

編按:千萬不要「為錢而工作」,用工作與生命換取金錢,一旦工作遇到任何阻力,就會陷入無奈的痛苦之中。老闆的任務是提供我們薪資,讓我們在公司學習、實現人生價值。至於如何致富,那就是自己的事。本書作者陳光、張景富認為,第一步是建構持續收入,學會讓錢自己流進來。有錢人早已掌握賺錢的技巧、聚財的管道與模式。他們在財富流動的趨勢端已經建好水庫,等著金錢源源不絕的出現。陳光、張景富是台灣知名2大理財達人,其中,張景富出生貧窮家庭,父母不識字又養育6個小孩,因此媽媽一個人身兼4份工作。張景富就向自己喊話:「我不是有錢人的後代,但我將是富人的祖先。」他靠著積極進取,實現不缺錢的夢想,也將致富的理念,和陳光一起推廣。

日期:2025-02-13

青年創業 夢想無限

克服挑戰 開創優勢(二) 創新獨擁乳品製作專利 青創貸款支撐和田順奶品風靡全臺

公司名稱:和田順奶酪製作所主要產品:鮮奶酪、燉奶、燉奶醬、紅茶、綠茶、霜淇淋負責人:鄭明哲企業成立時間:109年08月核貸銀行:合作金庫斗六分行

日期:2024-12-11

科技

免裝感測器 蔬果收成時機、產量都能被悠由「算」出 AI神器秒判作物缺水 收服印尼稻米大戶

悠由數據以衛星資料搭配AI,預測農作物收成時機和產量,準確率高達九八.八%。協助擺脫傳統農業經營痛點,不僅台灣農企業搶合作,就連印尼稻米大戶、馬來西亞榴槤農都要靠它。

日期:2024-11-13

政治社會

高齡83歲王金平開網課翻紅!從政44年沒有敵人、「立院喬王」黑白兩道通吃:喬就是一種協商

編按:從政 44 年,83歲立法院前院長王金平,因其在政治界的調解能力而被稱為「喬王」,原本已退休淡出政壇的他,最近突然推出「溝通協調」線上課程,分享他在談判和協調方面的秘訣,重新引起熱議。許多網友看到此課程第一直覺還以為是玩笑或詐騙,沒想到竟真是王金平本人開設的課程,紛紛表示實至名歸「他在這方面確實非常厲害」。依據平台數據,課程開放預購一週內,已將近3000人報名。王金平擔任立法院長 17 年中,主持過 799 次協商,成功率高達 77%。被前總統李登輝稱為「最能解決問題的人」,更在太陽花學運居中協調,讓事件和平落幕,被大家稱為「政壇公道伯」。本文摘自鏡文學出版《子彈與玫瑰:十年訪談,三十場對話,十萬個為什麼》,原文刊自《鏡週刊》第129期(2019年3月20日)

日期:2024-11-06

職場

30、40歲工作能力超強,卻甘願當「萬年工讀生」...職場鬼故事啟示:為何現在連中生代都躺平了?

脆上面有篇140萬次瀏覽的文引起熱議。樓主提問,她最近徵求工讀生跟行政助理,結果來的都是大神級應聘者;從情緒智商到工作能力,都不是職場小白,而是根本可以去當主管的強人。為什麼這些人不選擇在職場上力爭上游,卻選擇應徵非正職的低階職缺?

日期:2024-09-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