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006208 00900 00896 天氣 AI

產業用電最新與熱門精選文章

熱搜關鍵字:產業用電共有50項結果
政治社會

「台電大虧,全民幫台積電繳電費」電價該不該漲?這張試題...4企業大老「解答」曝內心世界

經濟部電價調整方案下週將拍板,可能朝著調高用電大戶的電價,民生電價可能小漲或不漲。這個消息出來,企業界人士紛紛表示意見,假如這是一張試題,從每一個答題的企業主,可以窺見他們的內心世界。

日期:2022-06-24

政治社會

捷運開不動、大巨蛋點不亮...比缺電更迫切的「台灣電網危機」:為何有電卻送不進去?

編按:歷經馬郝柯3任市長、延宕逾20年的電力建設松湖超高壓變電所,據了解將在11/24都市計畫審議會議排定審查。根據自由時報報導,台電與北市府多次溝通後,9月底都審會議通過松湖變電所「下層」設施,但「上層」建築物退回,要台電納入更多公益設施、外觀須重新設計等,不過就算闖過都審、開始動工,最快要7年才能完成。無黨籍候選人黃珊珊曾在早前的辯論中提到,台北市有22件用電申請案被限電,因此無法核供電力,台電後發出聲明指出,台北市不是沒有電,而是電送不進去。台電強調,已與北市府多次溝通達成共識,盼候選人回歸專業探究實際問題癥結,台電在後續行政程序上將盡最大努力,也非常願意持續與北市府團隊溝通,共創台北產業發展及供電雙贏。經濟部長王美花也針對限電一事表示,台北市並不缺電,問題在於輸電,台電希望能和台北市政府在松湖變電廠規劃上好好合作、解決用電問題。而民進黨立委洪申翰則是說,黃珊珊從議員到副市長都一直阻擋松湖變電站解決方案是事實,「她當了副市長也提不出更好作法,這也是事實」。《今周刊》早在2022年5月,第1324期《台灣電網危機》探究供電危機成因,不能只爭論「缺不缺電」,因為電網的脆弱,是眾多因素加總現象。(原文刊載於2022/5/4,更新時間為2022/11/22)

日期:2022-05-04

國際總經

才說要「做好供電、保障民眾生活」,暴雨就直接癱瘓60座礦場煤炭供給…中國限電危機蔓延讓股市也遭殃!

中國「拉閘限電」危機持續蔓延!10月8日,中國國務院總理李克強,於常務會議中要求,「做好今冬明春電力和煤炭等供應,保障群眾基本生活和經濟平穩運行。」豈料,山西、陝西等產煤重鎮,近期竟出現暴雨、洪水,導致約60座礦場關閉,恐使能源供給更吃緊,限電風暴再擴大。

日期:2021-10-12

美食旅遊

結合礦業、鐵道與古道,簡嘉宏呼朋引伴以行動實踐平溪創生夢想

昔日繁華落盡,在這個每年吸引百萬觀光客造訪,但在地人口卻以5%速度快速消失的地方,簡嘉宏如何串聯在地力量,以行動實踐平溪創生夢想?

日期:2021-05-28

科技

南亞科今明兩年採購千萬度綠電 將佔8%耗電量! 科技業擁抱綠電漸成風潮

近年全球科技巨擘相繼承諾,最晚2050年達到碳中和,帶動供應鏈潔淨能源計劃,並加速轉用綠電。台灣居全球半導體供應鏈關鍵,為了確保訂單、符合國際規範,加入採用綠電等再生能源的大廠也愈來愈多。舉例來說,台積電(2330)、鴻海(2317)、和碩(4938)及正崴(2392)等蘋果及非蘋果供應鏈,近年來佈局綠色能源市場愈來愈積極,今年太陽能及離岸風電的佈局都逐漸進入收割期。

日期:2021-04-21

科技

企業減碳 提升綠色競爭力

企業在這一波節能減碳熱潮中,占有舉足輕重的地位,若能大幅降低用電密集度、因應資源再回收等議題,則可為企業帶來顯著獲利與更強大的競爭力。

日期:2020-10-21

名人專欄

何不引進特斯拉的能源技術?

碳排放空氣汙染,已成了全世界未來必然面臨的難題。特斯拉的太陽能和二次電池系統不但是解方,或許也能為台灣產業注入新能量。

日期:2017-03-30

國際總經

現場直擊 韓國危機!經濟泡沫下的驕傲與徬徨

曾在1997年亞洲金融危機中被迫接受國際貨幣基金「拯救」的韓國,最近由於金融風暴襲擊,匯價已經重回10年前的低檔,外界紛紛臆測,韓國是否會再一次面臨破產的危機,成為下一個冰島?外匯存底只有中國的八分之一,外債金額卻與中國相差無幾的韓國,由於勇於舉債,曾讓它從破產中迅速站起,創造出令韓國人都感到驕傲的經濟奇蹟,但諷刺的,也讓它成為這波金融風暴中意外的受難者。韓國,這個曾經因為自信而偉大,也因為過度自信而受傷的國家,正面臨另一個信心的重大危機。

日期:2013-07-17

台股

擁抱中國市場 工業電腦營運不看淡

從上市櫃公司第一季營收數字觀察,工業電腦族群成長性十分強勁,主要原因除了歐美地區的廠商在金融海嘯中被大幅淘汰、訂單轉到亞洲地區外,中國勞動力日益減少也是重要原因。

日期:2011-04-14

科技

高價石油意外的好處

油價高漲造成創痛,但為原油設定底價也很有道理,因為過去低油價所造成的能源浪費以及環境汙染,所產生的社會成本可能更大。

日期:2008-07-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