憑藉長期對女性勞動市場的研究,高爾丁成為史上首位獨得諾貝爾經濟學獎的女性。她的研究為何重要?又能為生育率全球墊底、長照困境重重的台灣,帶來怎樣的啟發?
日期:2024-06-19
台灣少子化問題嚴峻,關鍵原因在未婚族群逐年擴大。《今周刊》3月30日發表「2023台灣婚育意願大調查」,結果發現台灣未婚族56%想結婚、生子,卻因「找不到對象」、「經濟條件不足」兩大因素,難以步入紅毯。
日期:2023-03-30
1798年英國人口學家、政治經濟學家馬爾薩斯提出《人口學原理》,認為人口成長終將超越食物供應,導致食物減少,此一理論影響後世甚鉅。不過時至今日,許多已開發國家出生率不斷崩跌,《無人地球》一書作者踏查各國數據,發現人口數大幅減少的驚人事實並企圖提出解方;長年關心人口議題的專欄作家丘美珍,以她曾為全職母親重回職場的親身經歷,分析多數現代女性「不願當媽媽」的心情與想法。
日期:2022-08-19
「每一個最近到訪基隆的人都稱讚基隆變明亮、美麗了,不再只有灰暗的顏色。」基隆市長林右昌回覆《今周刊》,談論他眼中的永續城市。
日期:2021-10-27
每年產值破兆元的竹科,像新竹縣市的守護神,餵養百萬居民,同時孕育出新竹得天獨厚的人口結構。據財政部統計,二○一八年新竹市每申報戶平均綜合所得達一三○.六萬元,居全台收入之冠,而當年輕夫妻收入穩定、足夠撐起一個家庭時,才可能培育下一代,自然形成新竹「多子」的現象,更被外界暱稱為「最會生的城市」。
日期:2021-10-27
亞洲老虎們在短短數十年間,就讓地球上很大一部分的人口脫離赤貧,這絕對是名副其實的奇蹟。但爆炸性的成長,卻也有其代價—社會無法像經濟那樣快速演化,舊時代的價值觀與新現實產生衝突。預料之外的後果,打亂了政府的如意算盤。如同多數現象(無論是自然或人為),感受最深的,往往就是年輕人。
日期:2021-07-01
許多人都會考慮未來有什麼變化,但是預測未來很難,短期預測大多數也是錯的,我們應該反過來想,什麼是長期不變的。其中,人口結構變化的趨勢就是不太可能短期改變的,我們應該好好去思考如何應對這個不變的趨勢。
日期:2021-06-07
台灣「生不如死」的警鐘持續響起,生育率全球排名倒數第一!在死亡人數不減的前提下,我國正加速邁入超高齡社會。探究新生兒逐年遞減的主因,原來是台灣在生育年齡的未婚人口比例節節攀升,導致生育率下降。在「中年單身未婚即剩女」的亞洲社會,台灣女性為何不想結婚、也不想生小孩呢?
日期:2021-05-06
好一陣子沒遇到有趣的計程車運將故事,今天下午出門時看了下時間有點趕,就沒辦法搭捷運了,直接叫了台Uber就往市區前進。這位司機大哥蠻斯文,身材倒是蠻壯碩,63年次,算一算大概也47歲,2個孩子,一個6年級正要準備升國中,另一個我忘了。
日期:2021-05-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