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極看企鵝、巴黎看鐵塔、義大利吃披薩…老黑45歲就退休,至今去了超過50個以上的國家,無論眼前的風景如何變化,唯一不變的就是身旁一定有老婆Olivia的陪伴!中年後,兩人還能恩愛牽著手到處旅遊,維持快樂婚姻、精彩退休生活的祕訣是什麼呢?
日期:2019-06-21
我曾有一位當事人王奶奶(化名),由兒子陪同來找我協助。兒子告訴我,王奶奶患有輕微失智症,和以前相比情緒變得比較暴躁,常常懷疑自己東西不見,是被誰偷走了?但日常生活還可以自理。
日期:2019-06-21
在兒童心臟學耕耘超過60年的呂鴻基教授,桃李滿天下,連柯文哲、賴清德都是他的學生,除了成立台灣第一個醫療基金會、催生出台大兒童醫院,他還擁有「台灣兒童心臟學之父」的稱號。
日期:2019-06-20
背痛不可忽視!當起床、變換姿勢時感受到劇烈疼痛,患者往往先想到貼痠痛貼布來緩解,渾然不知自己可能罹患「脊椎壓迫性骨折」。此疾病最易發生在骨質疏鬆症患者、60歲以上的長輩身上,且容易因駝背再次跌倒,骨折風險瞬間提高好幾倍。
日期:2019-06-19
「你的導師可以協助你對挑戰有所準備(prepared),但他們沒辦法讓你有準備妥當(ready)之感。」蘋果執行長庫克(Tim Cook)回顧自己與已故創辦人賈伯斯(Steven Jobs)的過往,深切地向台下的史丹佛大學(Stanford University)畢業生分享了這句話。
日期:2019-06-18
<編按>《今周刊》為您精選《紐約時報》最具價值的全球時事,人文、財經、科技、進步的新聞報導,給您最快速、最前瞻的國際視野。
日期:2019-06-12
國健署於今年4月發佈國人癌症登記最新數據。近年來,每年罹癌確診的人口約莫10萬人,而其中20~44歲的罹癌率佔1成左右,並未明顯起伏;就罹癌中位數而言,年齡層也並未明顯下滑。但隨著不同世代在人生階段的課題不同,年輕世代更善運用社群工具,也對查證正確醫病資訊更在意,年輕癌友自組社團,建立病友支持系統,在在呈現抗癌的頑強、調皮、多變與包容風貌。
日期:2019-06-12
電視上,看到李開復侃侃而談,他得到淋巴癌,經過治療及休養17個月後,復出工作,詳述他人生和工作態度的轉變。
日期:2019-06-11
今天下午,在好山好水好好聊的南投,跟大家分享預防醫學。談到預防疾病,不能只靠健檢、打疫苗、做療程而已,我認為日常的保養才是能否成為不生病好命人的最關鍵。
日期:2019-06-10
編按:我們與癌的距離又遠卻又很近!曾罹癌的李豐醫師,在其著作《善待細胞,可以活得更好》中分享自己抗癌成功的經歷。他指出,抗癌防癌,最重要的不二法門,即是提升細胞「自癒功能」:其一,作飲食、生活及心態上的改變;其二,訓練瑜珈,細胞的自癒功能。掌握這2要點,就能讓許多癌症病人,包括自己的癌症沒有再發,很多症狀不再依靠藥物,沒有病的時候也更加健康!
日期:2019-06-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