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眾黨前主席柯文哲涉京華城、政治獻金等案,柯文哲妻子陳佩琪週四(3/27)透露柯文哲有血尿、嘔吐症狀,律師團聲請具保停押。不過台北地方法院週五(3/28)仍裁定柯文哲等4名被告再延長羈押2個月。台灣民眾黨主席黃國昌週六(3/29)傍晚前往台北看守所遞申請書,並與小草們靜坐抗議要求放人,黃國昌表明為爭取自費延醫,北所也回應指出,柯文哲於週六下午自主從事簡易複合式運動,其活動、生理指數紀錄均屬正常,現實狀態未符醫囑及收容人緊急戒送急診標準。不過,晚間北所卻突發佈指出,北所持續密集監測柯文哲健康,於週六晚間18時40分接獲其反應身體不適,立即按醫療處遇啟動應變機制,雖當下量測生理數據與平常無異,惟因其屬健康高風險個案,故經聯繫合作醫院,安排所需醫療資源後,於21時55分派員戒護外醫。北所同時重申,從未拒絕讓特定被告就醫,惟任何被告外醫,均與戒護同仁共同面臨高度不確定風險,為保障羈押安全及公正,雖受外界鉅大壓力,仍歉難於事先貿然回應,尚祈各界見諒。另外,針對黃國昌代柯文哲律師遞送之自費延醫申請,北所表示將儘速依規定審核,會將柯文哲週六外醫後之最新健康情形,併由專業醫事人員審酌後再行回覆。
日期:2025-03-29
告訴我,你是「年輕」還是「年老」?這是一個陷阱題,所謂的「老」是相對的概念,要看你是在跟誰比,目前處於何種情況而定。但就社會群體而言,一般人總愛將人分成兩邊。現在,我們該改變集體對於老化的說詞,放棄年老與年輕的二元論。人並非只能分成「年輕」或「年老」,我們是介乎兩者之間,取決於當下的情境。社會大眾都認定年輕人絕對會比年長的那個人更好、更健康、更快樂,而且更成功;這是大家都默認的事實。但一味迷戀青春的結果,是讓大家以為年老比不上年輕,因而無從享受愉快的晚年。
日期:2025-03-28
臺灣即將邁入超高齡社會,加上少子化衝擊,對社會、醫療、社福政策帶來嶄新挑戰,善用科技守護銀髮族,減輕照護者負擔,讓長輩安心且享有尊嚴已成全民課題。新北市政府日前舉辦「AI智慧健康產業體驗創新日」,邀集二十一家企業展示最新AI科技與健康照護應用,藉由專屬論壇、體驗展示與商機媒合,推動科技創新、醫療照護與社會福祉三大面向,擁抱AI高齡創新生活,加速邁向智慧健康新紀元。
日期:2025-03-25
短短一個月網路票選階段,收到將近五萬次投票!這不僅是一場比賽,更是市民與小吃文化之間的連結,讓大家重新認識身邊的美食,也讓默默耕耘的廚人們被更多人看見,參賽店家積極製作宣傳海報,邀請顧客踴躍投票支持的畫面,也處處展現對於手藝的自信與熱情。
日期:2025-03-20
人在清醒的時候,無時無刻都會用到大腦,大腦雖然只佔了體重的 2% 左右,但卻用掉了約 20% 的血液。這是因為大腦要進行的工作量實在太大了,所以需要很多的能量才得以順利運作。血液是大腦能量的主要來源,如果我們以一輛汽車來比喻大腦的話,血液就類似汽油,提供汽車前進時所需要的能量。既然大腦使用了這麼多的能量,總是會有廢棄物吧?這就像是汽車利用汽油運作之後會排放廢氣一樣。因此血液並不是純粹的能源,也內含代謝後的產物。只是我們很少想過,大腦內的代謝物到哪裡去了?人體又該怎麼處理呢?
日期:2025-03-19
台灣人非常愛吃保健食品,每人平均一年花費逾八六○○元購買,追求身體健康。然而,關於保健食品的研究結果,卻總是正反兩極,一般人要怎麼吃,才能安心?
日期:2025-03-19
82歲王伯伯前幾年還能跟朋友去爬山,近年越來越少出門,活動力變差,不只走路搖晃,甚至已經跌倒過好幾次,經檢查後發現,王伯伯的小腿肚明顯變瘦、握力也變差,診斷是肌少症。
日期:2025-03-18
台灣即將邁入超高齡社會,每5人中就有1人為老年人口,對社會、醫療、社福政策勢必帶來挑戰,如何善用科技守護銀髮族,減輕照護者負擔,同時讓長輩安心且享有尊嚴,已成全民課題。新北市政府今(11)日舉辦「AI智慧健康產業體驗創新日」,藉由論壇、體驗展示與商機媒合,推動科技創新、醫療照護與社會福祉三位一體,加速智慧健康產業蓬勃發展,符合高齡者資格的新北市長侯友宜也親自體驗,提供業者寶貴意見。
日期:2025-03-11
許多人都有熬夜習慣,但往往覺得週末放假時再補眠就好,不過重症醫師黃軒卻直指熬夜「熬的不是夜,而是透支生命」,不但可能造成免疫系統崩潰、損害心血管健康、腦力下降、誘發癌症等問題,調查35歲以下猝死案例中,更有超過80%都與長期睡眠不足有關。
日期:2025-03-09
編按:疾管署日前公布,2025年春節期間急診腹瀉就診人次為近5年最高,就診人數達到24萬2,589人次,諾羅疫情升溫更讓原本就壅塞的急診室雪上加霜。諾羅病毒透過糞口傳染,近期幾件疑似食物中毒個案(礁溪老爺、饗食天堂、饗饗、王品初瓦…),最終也與諾羅病毒脫不了關係,如果不慎和感染者同桌或在同一空間用餐,摸到餐桌、公筷母匙,或是使用公共廁所,都有可能不小心染上病毒。加上諾羅病毒沒有特效藥,只能針對症狀進行支持性治療,而且沒有特別好發在哪一個族群,全年齡都有機會感染,所以日常還是要勤洗手、少吃生食或生飲,才能避免病毒的感染與傳播。以下為中醫師賴韋圳在臉書粉絲頁分享諾羅的預防要點...
日期:2025-03-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