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團法人生物技術開發中心南港生技育成中心,自2018年開始推動數位健康國際加速器計畫,透過複合式創新育成模式,至今已協助超過百家生技醫藥、醫療器材、應用生技等相關新創企業升級與發展,將臺灣卓越的生技醫藥與醫療量能導入國際,在世界發光發熱。
日期:2024-12-24
新創育成培育執行經驗超過20年的國立成功大學,是一間各個領域兼具的大學,多年來培養了眾多校內新創衍生公司。為因應經濟部中小及新創企業署的創育計畫,加上校內師生多項研發計畫都與精準健康相關,因而申請並成立了「成大精準健康產業加速器」,除了提供新創企業更多資源外,也協助朝商業化發展並對接國內外市場。
日期:2024-12-24
嘉易創有限公司(後簡稱嘉易創)是第一個從學校育成中心成功轉型為公司的創育機構,擁有學術單位的技術支援,也具備民間企業的商業靈活度。聚焦精緻農業、生物科技領域,嘉易創不僅陪伴輔導新創團隊從零開展創業之路,也以在地資源整合及鏈結資金,加速新創團隊成長茁壯,攜手共創地方產業的美好願景。
日期:2024-12-24
隨著台積電至高雄設廠,南臺灣半導體S廊帶已然成形。處於核心位置的國立高雄科技大學,有感於半導體的耗能相當高,勢必會面臨到能源吃緊的問題,加上因應節能減碳與ESG等國際趨勢,在成立高科大產業加速器時就以綠能為主軸導向,除了全力培育新創外,也要做新創的最佳後盾。
日期:2024-12-24
還記得小時候經常哼唱的童謠〈蝸牛與黃鸝鳥〉嗎?許多人總是一邊哼著歌,一邊想像著黃鸝鳥在樹梢間歌唱的畫面。曾經,黃鸝鳥是平地及淺山樹林最尋常的居民,因環境變遷而導致數量銳減,變成了珍貴稀有的二級保育類鳥類,而高雄市野鳥學會的守護行動,則為這些美麗鳥兒帶來轉機,隨著高雄市的黃鸝鳥數量逐年成長,未來有機會再次重現童謠中的美好場景,在市區行道樹或公園樹林的樹梢,就能看見悠然歌唱的黃鸝鳥身影。
日期:2024-12-23
為照顧員工健康,南良集團總裁蕭登波早於2008年成立嘉良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後簡稱嘉良生技),近年來,嘉良生技聚焦在健康產業,並與嘉易創創育中心(後簡稱嘉易創)合作成立「大健康產業加速器」,致力協助健康相關產業的新創公司從草創期躍升到成長期,加速創新技術的應用落地,共創市場商機。
日期:2024-12-23
以推動田尾地區產業發展為己任的社團法人彰化縣田尾公路花園協會,於2021年加入在地青年創育坊補助計畫,引進政府資源活水,協助在地業者職能進修、促進產業共創,期望為這片土地,澆灌出一朵朵茂密盛開的產業之花。
日期:2024-12-23
2024年,根基營造再次站上台灣永續發展的高峰,榮獲TCSA台灣企業永續獎的多項殊榮,並連續三年蟬聯「百大永續典範企業」及「營造業永續報告書白金獎」。這些成績不僅展現其在永續發展上的卓越成果,更鞏固了其在營建業的領導地位。根基營造以實際行動詮釋對環境、社會與治理(ESG)的承諾,成為產業的創新典範。
日期:2024-12-20
對於國立台灣大學生物機電工程系同學鄧世群,與電機工程系同學許富盈來說,2024年很可能是他們人生中的重要轉折。 由台大國際事務處執行的台大國際引水人計畫,2024年邁入第二屆,是國內大學院校第一個校級海外實習計畫,大受台大同學歡迎,而且這是有計入2學分的學習方案。兩位同學透過該計畫,今年夏天前往捷克停留約三個月,在當地企業實習。他們不僅見到歐洲職場不同於亞洲及北美的面貌、歐洲對於人身安全及隱私的重視,還有歐洲人力求生活及工作之間的平衡,這對於他們思考未來攻讀碩博士的方向,或是選擇海外職場的可能性,都多所啟發。就在台積電落腳德國東南部大城德勒斯登,與台灣半導體供應鏈籌畫布局鄰近德勒斯登的捷克之際,國內年輕學子也透過學校提供的機會,第一手接觸捷克這個中東歐經濟強權及工業大國。
日期:2024-12-18
2024年台灣醫療展於12月盛大舉行,眾多國內外先進醫療技術和創新應用在展會中亮相。作為細胞治療與再生醫學領域的領軍企業,亞太區總經理蔡慈予Kalucia Tsai代表設備大廠The Baker Company在此次展會中展示了其在GMP細胞治療製劑與低氧操作技術上的應用,吸引了來自醫療研究、臨床應用及產業界的廣泛關注。
日期:2024-1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