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006208 00900 00896 天氣 AI

生物技術最新與熱門精選文章

熱搜關鍵字:生物技術共有165項結果
科技線上

兩家生技公司赴美掛牌,一家大漲61%、另一家卻下跌20%,資深會計師點出關鍵原因!

台灣生技資本市場上周五(10/8)發生兩件大事,一是首度有台灣生技創投以SPAC公司在美股掛牌,這家Maxpro Venture未來將收購那些生技公司,對台灣資本市場會帶來那些衝擊,已引起廣泛討論。

日期:2021-10-12

科技

韓國用「財閥基因」發展生技,台灣也行?與其和韓國軍備競賽,不如瞄準「這類市場」更有利!

韓國市值前10大的企業中,已有兩家生技公司;反觀台灣戮力發展的生技業一波生三折,10年來仍未有護國神山般的企業出現,是台灣生技路線有待調整嗎?

日期:2021-08-16

科技

政策分析 商業體質不同 造就台韓生技路線歧異 台廠小而精而美 瞄準大廠不要的市場更有利

韓國市值前十大的企業中,已有兩家生技公司;反觀台灣戮力發展的生技業一波生三折,十年來仍未有護國神山般的企業出現,是台灣生技路線有待調整嗎?

日期:2021-07-28

健康

高端保護力好嗎?是否可混打一文解惑 「重組蛋白疫苗」技術3大優缺點總整理

國產疫苗昨(19)日傳好消息!衛福部核准高端COVID-19疫苗專案製造。有別於目前全球獲准施打的新冠肺炎疫苗以mRNA疫苗(如莫德納與BNT)以及腺病毒載體疫苗(如AZ)為主;這幾款疫苗,都不是過去常用的疫苗製作方式,傳統的疫苗是以減毒病毒、蛋白質次單元及死病毒疫苗為主。其中「蛋白質次單元」正是國產疫苗高端選用的研發技術,高端的抗原蛋白質來源為哺乳類倉鼠的CHO細胞去培養,至於佐劑是CpG1018及aluminum hydroxide(一種鋁鹽)。這種疫苗有什麼優缺點呢?

日期:2021-07-20

政治社會

疫苗搶購的國際攻防

面對不斷上升的疫情,全世界各國都在搶購疫苗。美國、英國、德國這些大國的疫苗公司合縱連橫,開發並壟斷所有先進的疫苗;日本、加拿大、新加坡⋯等超量購買疫苗;以色列則不但加價,還加入大疫苗公司的臨床試驗;印度韓國、甚至日本都想辦法替大疫苗廠代工。各國各顯神通,無不希望能早日幫國人拿到疫苗。中國疫苗最早開發,在世界衛生組織還沒有宣布全球緊急事件前,已經未卜先知地登記專利,中國也是最早生產疫苗,或買或送給世界上相對落後,無能力購買或發展疫苗的國家。

日期:2021-06-21

全台防疫報導

100元快篩試劑自己篩!AZ疫苗混打更好?《台灣家庭在德國》實拍如何擺脫封城困境

國內本土群聚感染未見趨緩,而國際上有許多國家都已經歷了疫情大爆發、封城後解封,又封城又解封的歷程;看看國外應對疫情的方法,或許也可以當成我們的參考與借鏡。YouTube頻道《台灣家庭在德國Taiwanese family in Germany》的Sophia,自拍影片與外界分享,自己身處在疫情之下的德國生活日常,影片中談到快篩試劑普遍化的使用、疫苗護照、疫苗是否可以混打等相關問題。

日期:2021-06-08

傳產

創意 創業 創人才 宜蘭囝仔拚了 培育新一代 打造創業聚落 你我都能勇敢追夢

一向被譽為後山淨土,宜蘭除了早已建立「好山好水好人情,好食好物好所在」的好名聲,在這片各個世代共同追求永續發展的富饒土地上,其實也不斷創新轉型,顯露獨特價值與多元魅力,成功吸引各方人才憑藉自身的專業、創意與優勢,或落地生根或創業圓夢或勾勒願景,埋下預約美好未來的希望種子。

日期:2021-06-08

全台防疫報導

佈局500天,讓篩檢量大增1.5倍! 這家醫院如何超前部署 成為篩檢國家隊的模範資優生

深夜的林口長庚醫院醫檢部仍亮著燈,有36位醫檢師24小時持續輪班。去年起,這個約50坪的實驗室,已率先全台其他醫院,悄悄地引進兩台全自動化的PCR篩檢儀器,每日有2000個檢體在此篩檢完畢,也讓長庚醫院成為篩檢國家隊的重要支柱。

日期:2021-05-29

政治社會

如何評估防疫成效?前衛生署長涂醒哲:從疫情「校正回歸」談起

最近台灣COVID-19本土疫情嚴重擴散,股市也因而大跌。行政院長蘇貞昌早在5/11就提醒官員及國人要收心,並宣布全台進入防疫警戒二級。其後疫情持續加劇,人心惶惶,5/19配就調整全國防疫警戒均為三級。這些警戒升級降級的決策是因應疫情(感染確診人數)的增減而定,那感染人數又是如何得到的呢?每天我們盯著銀幕,等著公佈的疫情資料能代表疫情嗎?如果資料和流行實況有漏差,政策的決定會不會受到影響呢?

日期:2021-05-24

全台防疫報導

全家戴口罩少一個動作,感染機率竟是不戴口罩家庭的1.25倍?涂醒哲:造成台灣防疫破口的13個迷思

防疫迷思帶來破口,破口造就本土疫情,防疫警戒升級帶來生活不便及經濟(股市)下跌,更嚴重時甚至會造成醫療崩潰。

日期:2021-05-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