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etf推薦 退休金 00939 通膨 存股推薦
投資理財
保險稅制
產業時事
職場生活
今周大耳朵 Podcast
富足今周起
幸福熟齡
ESG永續台灣
專題報導
今選頻道
存股助理
今周學堂
訂購優惠
活動報名

生活習慣最新與熱門精選文章

熱搜關鍵字:生活習慣共有882項結果
生活消費

新生兒連9年負成長,養小孩讓人多懼怕?連假出遊一趟就要快8千,過來人聊如何開啟「省錢模式」?

清明兒童連假就要到來了,只是,台灣新生兒已連續9年負成長,出生率連年下降,年輕族群寧可「不婚不生、快樂一生」。對於步入育兒階段的上班族而言,壓力到底有多大?調查發現,單身、頂客族群的生活品質,自評為82.1分,為人父母的上班族,對於生活品質的分數自評僅73.3分,是什麼壓縮他們的幸福感呢?根據人力銀行統計,僅有28%的上班族認為,自己還有餘裕存錢或投資,另外則有18.5%的上班族,得向外借貸或倚賴家人支援,才能勉強過活。有半數上班族為了省錢,會選擇減少購買3C、精品,或是使用較便宜的生活品牌。

日期:2025-04-02

健康

66歲媽罹阿茲海默症!「腦海被按下重啟鍵」每天重新認知…羅志祥:只盼時間橡皮擦別快抹去記憶

藝人「小豬」羅志祥與66歲母親感情深厚,曾花百萬帶媽媽跟親友到沖繩孝親之旅,只為哄媽媽開心。但週五(3/28)小豬卻突然在臉書透露,這2~3年來有些朋友跟他媽媽聊天相處,都會覺得羅媽媽看來正常卻又有些不對勁,小豬說:「今天,我想親自告訴大家答案,是的,我媽媽是阿茲海默症患者。」

日期:2025-03-29

健康

All-on-4/6全口重建一日有牙,快速咬回全新健康生活

對許多長期配戴活動假牙,或因牙周病、齒列狀況惡化造成多顆缺牙的患者來說,「吃得下、咬得動」常常是一種奢望。傳統假牙容易鬆動、異物感重,不僅影響飲食,更削弱自信與社交意願。近年來,All-on-4/6 全口重建技術的問世,為這些患者開啟一條全新的康復之路,最快只需一天,即可擁有穩固、自然的固定式全口新牙。

日期:2025-03-28

理財

3年狂賺6千萬,上班族也能財務自由!他靠短線投資致富,成為股票高手很簡單...如何靠看新聞就賺錢?

編按:本書作者遊牧民考國考好幾年都落榜,之後靠著邊上班邊投資,把480萬韓元(約合新台幣10萬元)用3年多的時間滾出超過30億韓元(約合新台幣6255萬元)。遊牧民認為投資高手並非天生,而是掌握股市每天發生的「所有」事情,我們必須了解股價為什麼漲跌、出現哪些新聞和公告。遊牧民指出,他從2015年開始,每天下班後都會記錄漲停股和爆量股,並找出「為什麼」漲停、「為什麼」成交量破千萬的原因。並在收盤後,找出重點新聞與相關股票,從中摘錄重要內容。他認為,只要身體力行、每天積累下來,一定可以培養出看見變化的能力。

日期:2025-03-28

退休

夫妻存1千萬退休金、配息5%,每月花4萬夠用到80歲?漏算2件事恐淪下流老人...4招抗通膨,守住晚年財富

春梅姐是我以前工作上的前輩,隨著孩子們陸續獨立自主,她跟先生也將迎來退休的生活。平常省吃儉用的春梅姐告訴我,她跟先生2個人,一年只需要50萬就可以生活,所以如果投資的配息率有5%,那麼只要有1,000萬本金就財富自由了。這確實是簡單的數學問題,但是我接著問:「這是姐和姐夫目前身體健康的前提,萬一醫療、照護費用需要支出,錢要怎麼來呢?」「另外,如果姐順利活到80歲,那時候的50萬跟現在的50萬,可以買到一樣的東西嗎?」

日期:2025-03-13

理財

未來20年房價不可能大跌!買房好還是租房好?月薪只有3、4萬,沒富爸媽分擔頭期款...這樣買更省力

許多年輕人剛進入社會,若工作地點較遠,特別是跨縣市時,通常會選擇租房。不過,隨著時間推移,當決定長期定居,或準備結婚、生子,便會面臨一個關鍵抉擇:究竟該繼續租房,還是買房呢?在做出決定前,我們必須先了解兩者的優缺點與風險。

日期:2025-03-05

台股

早上8:45帳面已賠掉1台進口車...補習班老師股市慘賠告白:一按停損就上漲「我捲曲在床上,動不了也哭不了」

編按:本文訪談現任Facebook萬人社團【當沖波段價差】版主張衡,他曾任【花花當沖分享社】版主,擅長技術分析與各類期貨交易。張衡分享他的成功經驗,也坦誠講述了他在投資路上遇到的挫折與挑戰,讓人深刻理解成功背後的艱辛與努力。市場的勝負往往取決於心態的平衡與心理的堅韌。投資的成功並非一蹴而就,而是需要持續的學習與自我反思。

日期:2025-02-21

健康

62歲骨科名醫吳明峯猝逝…曾84秒看一病人,年看診量6萬人!感染流感照常看診,感覺不對勁已救不回

高雄骨科名醫吳明峯驚傳因流感引發心肌梗塞,不幸病逝,享壽62歲。吳明峯是高雄市中正脊椎骨科醫院院長,在骨科醫界頗負盛名,任職民生市立醫院骨科主任時,曾1年看診量逾6萬人,創84秒看1個病人,因超收病患、門診常開到深夜,還遭監委提案糾正主管機關。吳明峯上週六(2/8)寒流夜卻突感身體不適住院,2/12病情惡化搶救無效,家屬忍痛決定拔管。同樣出身雄中的醫界好友不捨感慨,透露吳明峯救人無數,卻過勞把身體搞壞,「好人沒好命!」

日期:2025-02-14

健康

4成清醒時間都在「看螢幕」!台人日盯3C逾7小時…保健視力吃葉黃素,「酯化型vs游離型」怎麼選?

迎接春節9天年假,除了走春踏青,想必不少人已經列出追劇清單,窩在沙發上一口氣追完最夯新劇。不過許多人習慣在1天、甚至是連夜透過手機或平板電腦追完所有集數,對眼睛視力造成不小負擔。眼科醫師提醒,長時間近距離觀看手機或平板內容,應每30分鐘休息5至10分鐘,休息時可做「眨眼操」,閉眼2秒鐘,睜眼2秒鐘,反覆做5到10次,有助舒緩眼睛乾癢等不適症狀。

日期:2025-01-25

政治社會

南山人壽串聯在地關懷網絡 攜手推動原鄉永續健康 為原鄉健康平權 多走醫哩路

「有一個叔叔突然胸痛、冒冷汗,我們懷疑是心肌梗塞,但他因交通和照顧問題不願意下山。兩天後去看他時,他已經沒呼吸了⋯⋯」嘉義基督教醫院部落健康中心主任安欣瑜本身是鄒族原民,在嘉義阿里山家鄉行醫服務,她直言,這位長輩並非單一個案,而是原鄉就醫困境的縮影。

日期:2025-0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