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房價 遺產稅 fed 00919 美元

生活機能最新與熱門精選文章

熱搜關鍵字:生活機能共有443項結果
房地產

預售屋解約潮真的來了,每月超過3位數!央行打房沒人敢當「接盤俠」…靠台積電?高雄這3區最慘

8月銀行爆出「限貸令」,9月央行祭出第七波信用管制,房市買氣一路降到冰點,預售屋逐漸浮現解約潮。根據《591實價登錄》統計,七都預售屋自今年8月起迄今,短短3個月內已解約349件,相當於每月超過百件預售屋解約。其中,又以高雄占91件居冠,該區近年受惠科技題材帶動,吸引大量投資買盤,預售屋交易爆量,然而近期房市急凍,投資客翻車連帶推升解約件數。

日期:2024-11-27

傳產

施俊吉曾示警「懷璧其罪」,前董座呂政璋閃辭掀波瀾!台灣金聯火速標售北港工業用地,盼平息爭議

台灣金聯資產管理公司週三(11/27)宣布,重新公開標售北港工業用地,底價32.3億元,每坪7萬元,預計明年1月15日決標。代理董事長郭文進表示,這次底價略低於去年的33.8億元,主要反映投標者希望扣除廠區部分道路面積,因此約減少5%,比附近每坪8至10萬元的工業地行情低,期望這次能順利售出。

日期:2024-11-27

房地產

大台北生活圈房價還有1字頭!「首購天堂」3大優勢吸引客群,1000萬能買10年新古屋

大台北地區,這裡房價還有1字頭!全台房價飆漲,依據內政部統計,截至今年第2季,全台21縣市,只有基隆市房貸負擔率仍在合理範圍內。相較於台北市的70.69%,基隆僅有27.99%,因此被視為買房族的「首購天堂」。不過,近幾年基隆房價其實也上漲不少。根據內政部不動產資訊平台揭露,基隆平均房價已達每坪19.91萬元,相較於2022年的每坪16.83萬元,短短3年平均房價上漲18.3%、接近2成。對此,中信房屋基隆微笑台北加盟店店長劉展麟,基隆房價基期低,加上新建案的帶動及建設話題的發酵,房市熱度持續升溫,房價也跟著水漲船高。

日期:2024-11-25

房地產

30分鐘就能到台北!桃園、基隆這幾區1000萬就能入手「30坪大樓3房」…親民房價哪裡還有?

隨著北北基桃大眾運輸網陸續到位,許多在台北工作的民眾,外擴至桃園、基隆地區一圓成家夢,兩個縣市相對親民的房價,消費者也更有機會輕鬆入手大坪數產品。

日期:2024-11-22

房地產

住家附近開麥當勞「帶動房價」?全聯、蝦皮也是指標...連鎖企業5大選址指標 專家曝:首購會參考

近期網路熱議麥當勞開幕是否會帶動房價上漲,有網友認為「代表麥當勞看好當地的成長」。對此,信義房屋 (9940-TW) 專家指出,麥當勞等大型連鎖企業選址時,會綜合評估人口密度、交通便利性、消費能力等多項因素,麥當勞的進駐往往反映當地已具備相當程度的發展實力,或者長期有發展潛力。

日期:2024-11-12

房地產

台中房價走勢看這邊!2024一坪多少錢,信義房屋帶你深入了解!

台中房價知多少?近年台中房市現況備受矚目,特別是最新一波央行房貸管制推動下,成為相對友善的首購族大本營,還可依預算與需求挑選到合適好宅!

日期:2024-11-11

房地產

買家指名上億日圓豪宅 「台灣城」商機也升溫 地價年飆三成 台積熊本廠周邊房市直擊

台積電落腳日本熊本,當地房價應聲而漲,尤其廠區周邊漲勢更是驚人!但這波熱潮背後,似乎也暗藏了一些值得深思的現象。

日期:2024-11-06

國際總經

有錢能使鬼推磨 卻買不到輝達晶片 沙烏地阿拉伯成為美中的AI戰場

美中科技大戰四處烽火、近身肉搏,沙烏地阿拉伯為了取得輝達AI晶片,甚至換掉國家科技大學校長,對「親美 vs.親中」具體表態。

日期:2024-10-30

政治社會

名作家李怡逝世2周年,遺孀邱近思追憶亡夫:一輩子只追求「自由」,年高85移居台灣「整個人生連根拔起」

編按:加拿大籍知名華文作家李怡,本名李秉堯,曾先後草創《伴侶》半月刊、《文藝伴侶》月刊、《九十年代》雜誌。早年關注臺灣黨外運動,志切兩岸三地現況,悉力政經局勢發展,曾撰寫《香港蘋果日報》的社論《蘋論》,經常公開批評中國共產黨,是華人地區重要意見領袖。因立場反共,2020年《港區國安法》生效後,李怡選擇移居台灣,2022年10月於台北國泰醫院病逝,享壽86歲。獲當時的總統蔡英文明令褒揚。2022年6月,李怡與《九十年代》台灣版負責人邱近思在台北登記結婚。《我與李怡》這本書是作者邱近思在李怡離世之後的療傷之作,也是她允諾心愛之人,以文字還予一個完整人生的作品。本文摘自摘錄自《我與李怡》,同時是李怡《失敗者回憶錄》未完成的篇章。

日期:2024-10-25

房地產

投資正對時!集AI產業、智慧城市與便利交通於一身 林口脫胎換骨 新北市加碼打造安居樂業城市

近年來,新北市政府以「便民、利民、愛民」為核心,在林口區推動多項重大建設,致力於改善交通、生活機能與產業環境,成果已逐步展現。

日期:2024-1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