極少公開露面的82歲科技業大老、英業達集團會長葉國一,在2023年12月底的第20屆國家新創獎授獎典禮上,不僅代表英業達締約加入生策中心成立的「新創幫投資聯盟」,也難得與媒體坐下來暢談他對於新創公司及生技產業前景的看法。葉國一表示,台積電創造了一座護國神山後,他在生技業看到了好多座「富國神山」,只要政府可以鬆綁相關法規,相信台灣生技及醫療產業很快就會有好幾座富國神山。問題是,在法規鬆綁前,太多生技及醫療領域的新創公司,受限於沒有財報,使創投業或有意投資的上市櫃公司避免無法對股東交待而裹足不前,造成這些新創業者在最需要資金奧援時,反而孤立無援。葉國一提到近期一個他自己出資的投資案例,是一位醫學院教授要研發外科手術的血氧方面技術,聽完對方提案,他就大器地說,「我說300萬元(美元)我通通包了!」他承認這筆金額不小,最後能否成功也未可知,但若有朝一日成功了,英業達本身就可以投資,成為未來公司的新興發展領域。
日期:2024-01-18
2024年是有史以來最大的選舉年,而選舉結果也將影響地緣政治發展與景氣復甦步調。台灣選舉是最早登場的重頭戲,也是亞洲最重要的選舉,投票結果不但影響兩岸,也牽動台美關係與中美台三方,進而對美國在亞太地區外交政策框架及經濟關係的發展。北美洲台灣商會聯合總會作為台美間重要橋樑,在1月13日選舉隔天在台北萬豪酒店舉辦「全球台商經貿論壇」(Global Taiwan Business Forum),邀請今周刊董事長謝金河、外貿協會董事長黃志芳等10多位產官專家代表,第一手剖析選後政經局勢與台美經濟效應,以及論述2024全球經濟挑戰與台美經濟願景以及全球經貿布局不可錯過的重要面向等議題,讓台商因應局勢趨吉避凶,掌握臺灣和世界的投資趨勢與商機。
日期:2024-01-16
二○二三下半年,多家台灣生技公司紛紛宣布與醫美診所合作,其中不乏多家新藥研發公司。看好「外泌體」這個細胞治療延伸領域,台廠要如何鎖定商機,擴大發展?
日期:2024-01-10
脫口秀女王歐普拉日前對減重藥態度180度轉變,從拒絕使用到視為救贖,回顧減重藥物批准的歷史,是否已走過黑暗時刻,如今終於大綻光芒?
日期:2024-01-03
台灣經歷三年疫情,成功守護國人健康及經濟表現。然而面對全球抗生素抗藥性危機,國內感染管制卻面臨「缺兵、缺武器」等困境,醫界示警,若不改善恐難因應下波大型感染疾病。
日期:2024-01-03
2020年至2022年,全球壟罩在新冠肺炎疫情。據國外研究預估,台灣疫情期間應產生的直接醫療成本及間接成本,分別每年329億元及2320億元,總計經濟損失為每年2649億元,相當於我國國內生產毛額(GDP)的0.9%。
日期:2023-12-27
昱展新藥創下國內生技業授權新高,董事長林東和在生技產業資歷近40年,當年帶領美時化學製藥從本土邁向國際,如今這位沙場老將又再創新紀錄。
日期:2023-12-27
沉寂1年的生技產業,有機會在財報空窗期迎來作夢行情嗎?生技股達人從三大指標觀察, 比起過往追新藥開發的臨床進度,穩定獲利的生技公司更具吸引力。
日期:2023-12-13
「我過去還聽某一位交通部長說『把高鐵延伸到宜蘭、延伸到屏東,沒有經濟效益』,這樣的部長,如果我是總統,我第二天就請他滾蛋。」有國民黨前大掌櫃之稱的劉泰英,在最新一集《數字台灣》節目中,接受財信傳媒董事長謝金河訪問時,大力疾呼下一任總統當選人一定要重視改善交通運輸的問題。
日期:2023-12-11
(今周刊1407)展望2024年,台股「偏多操作」、「高檔震盪」、「首重選股」幾乎成為市場共識,但究竟該如何挑選與布局才能掌握獲利機會?
日期:2023-1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