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人林志玲2016年逢低進場中正區豪宅「力麒南海麒御」,她持有兩年後轉手,獲利了結400萬元。最近在實價揭露中再度出現,屋主持有5年以1.6365億賣出,單價92.7萬元,獲利約265萬。全球居不動產情報室總監陳炳辰指出,這次屋主賣的價位並不算亮眼,反倒是林志玲逢低入手,小賺就走,眼光精準。
日期:2023-08-02
編按:不擅長念書、勉強考上高職夜間部的粉圓妹,20多歲就得靠吃止痛藥才能走路,讓她在29歲意識到「老了誰來養我?」這個問題,於是擬定退休計劃並嚴格執行,卻又在32歲遇股災負債變卡奴……以大眾眼光來看,活脫脫是人生失敗組的寫照。之後她勒緊褲帶10年、每月存薪50%~60%,堅守投資紀律,利用基金、保險存退休老本,43歲在被逼離職前,主動宣示:「我要退休了!」當時很多同事抱著看戲心態,想著:「看妳能撐多久!」2023年,粉圓妹退休滿12年了,不但沒有錢不夠用的問題,還過著游牧世界的逍遙生活,她用行動告訴所有人:「不用家財萬貫,也可以提早退休。」當只有一筆資金的時候,如何兼顧「存退休金」和「買房」這2件事?粉圓妹告訴你答案:「現金流是最現實的問題,退休金存不夠,怎麼有骨氣離開職場?」
日期:2023-08-01
前總統李登輝女兒李安妮今天出席國史館活動時表示,她不管父親做的事情是不是「台獨的基礎工作」,但她認為,都是朝向台灣的意志,也就是要把台灣人給建構起來。
日期:2023-07-29
強度直逼強烈颱風的中颱杜蘇芮,原本預報路徑是在本島東岸登陸,往西北方向行進,也就是穿心颱,也一度可能成為三年十個月以來第一個中心登陸台灣的颱風。杜蘇芮這次不至於登陸,但每次颱風侵襲台灣,不僅影響台灣本身,甚至還造成東亞海空交通大亂。其實打開台灣近代史,可以發現,由於寶島位在東北亞及東南亞之間的關鍵位置,過去颱風在台灣造成的損害,常常不侷限於國人。1945年9月,發生在台東3000米高山的三叉山事件,就是颱風在台灣留下的深刻歷史印記。
日期:2023-07-26
近年來,台灣企業對於綠電的需求日益上升,甚至近期企業界也因國際上ESG、淨零轉型的浪潮,頻頻發出擔心台灣「綠電不足」的憂慮,不過,在此同時,裕隆旗下的子公司、同時也是老牌商用車租賃公司新鑫,卻在近年來精準切入綠能領域,預期明年將有爆發性的成長,成為綠能界的一顆「新星」,他們是怎麼辦到的?
日期:2023-07-20
少了原物料漲價的助攻,MSCI新興拉美指數上半年還有雙位數表現;隨著美國景氣仍持續放緩,新興拉美市場下半年動能可望續強?
日期:2023-07-19
好萊塢影視產業近日面臨過去63年來,首次編劇和演員同時罷工的衝擊,這場罷工對於各大電影公司以及整個影視產業帶來重大影響,美國演員工會和編劇工會聯合罷工的目的,是為了要求片商和電視台增進酬勞合理給付,並建立更良好的工作環境。
日期:2023-07-17
「看世界盃足球賽時,注意到國際大品牌用台灣寶特瓶製作周邊,才開啟這條寶特瓶回收再製之路!」台灣寶特瓶回收率高達95%,居全球之冠,但受限於一些成本及技術問題,並不是每個寶特瓶皆能再利用,人稱「蔡蔡」的FNG世代設計創辦人蔡僅鵬2018年在台北萬華成立FNG世代設計,向弱勢族群收購寶特瓶,製作成寶特袋等生活用品,提高寶特瓶再利用率。
日期:2023-07-13
有「台灣DRAM教父」外號的高啟全,在2020年離開中國紫光集團回台後,少有公開露面。隨著半導體特用氣體供應商兆捷科技(6959)董事會,今年3月從未上市公司變成公開發行,並將在周四(7/13)登錄興櫃,久違的高啟全終於在媒體鏡頭前現身。他宣示,在長期投入DRAM行業後,如今將投入半導體供應鏈的材料端。除了擔任兆捷科技董事長,高啟全也以位於中國湖北的晶芯半導體董事長的身分,與台股上市的半導體設備廠辛耘合資,在湖北成立一座12吋的再生晶圓廠。高啟全也希望,在諸多大環境有利因素加持下,有朝一日把兆捷科技做大為亞洲最大的電子業特用氣體供應商。
日期:2023-07-12
國家與原住民族長年因林地管理而關係緊張,農委會林務局與苗栗南庄賽夏族人磨合、溝通多年後展開合作,建構全國首個山林共管、資源循環示範場域,緩解雙方對立、改善部落生活條件、復振原住民族文化傳統,在經濟效益、自然保育間維持平衡,並達成族人、政府與山林三贏。南庄賽夏族人與林務局在簽訂合作夥伴契約後,委由族人組巡山隊維護加里山區,過去迫於生計淪為「山老鼠」的部分族人,如今反成最了解也最愛護這塊山林的「護林虎」。當地蓬萊村賽夏族長老根誌優坦言,部落過去與林務局是敵對的,族人更把林務局當成「魔鬼」,如今因溝通與互信,反而已成家人。農委會主委陳吉仲表示,此處不但將國有林地的自然循環資材做成生物炭、燃料、精油,達成循環經濟與淨零,也透過適當疏伐減少進口木材需求,這塊土地委由賽夏族進行生態調查、經營管理與生態導覽達成真正的永續,希望未來能把南庄賽夏的山林共管案例推廣到全國各地,政府也會配合調整法規。
日期:2023-0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