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0056 0050 輝達 00878 00940

環保署長最新與熱門精選文章

熱搜關鍵字:環保署長共有56項結果
政治社會

金門低碳島成果交流 獺金杯循環實地體驗

金門低碳島計畫邁入第十年,環保署署長張子敬、中央部會及地方縣市代表均出席本次成果論壇共同交流,金門同時也安排大家實地體驗來一趟金門獺金杯的循環之旅,縣長也談及未來金門循環減量相關作為,納入金門2050淨零排放之路徑。

日期:2022-09-07

政治社會

美版碳關稅2024年搶先歐盟上路,日本、南韓、中國將跟進 業界觀察:台灣產業面臨極大壓力

編按:美國宣布將加入徵收碳稅行列,時程將比歐盟早,預計2024年上路。屆時,美國本土生產的產品,以及進口產品,碳含量低於基準線無需繳稅,但若碳含量超過基準線,超出部分徵收每噸55美元(約1650元新台幣)碳稅。根據DIGITIMES報導,美國在2024~2025年會適用上述能源密集型的原始產品,自2026年起,產品範圍往下游延伸。意即進口的加工產品中,含有碳稅課徵對象原始產品一定標準的碳含量,也要被徵收碳費,而且碳含量標準會階段性減少。台灣以外銷為重的工具機產業,若出口一台機床,其中的鋼鐵含碳量達到標準,就要繳納碳稅。業界觀察,從歐盟和美國針對碳排實施更強硬的措施,包括南韓、中國、日本等也會「跟隨潮流」加入徵收碳稅行列,以避免自家產業遭受不公平競爭。同時,專家示警,台灣製造業是以出口為導向,在國際供應鏈上有重要角色,國際市場規則怎麼走,就必須跟進,避免被全球市場排除在外。

日期:2022-08-02

政治社會

打擊空污、力推減塑保護海龜!「台灣守護者」李應元人生謝幕

11月11日,環保署前署長李應元罹癌病逝,享壽68歲。消息一出,引起政壇一片譁然,總統蔡英文也公開哀悼,「他終其一生的奮鬥,可謂民主的鬥士、台灣的守護者。」

日期:2021-11-19

政治社會

每天多做一點點,齊力推動全民綠生活

在環保署一樓大門口有台特別的飲水機,上頭加裝了計數器,紅色的數字不時跳動著,非常顯眼。一瓶水以600 CC為單位,截至目前為止,這台飲水機已經奉獻近3.4萬瓶的水給路過需要的人飲用。於此同時,全台灣還有7,900個像這台飲水機一樣的奉茶站。

日期:2021-11-18

政治社會

政壇之星殞落》雲林囝仔從醫轉政、一度全台大逃亡… 李應元昔深情告白愛妻:妳是最穩定的支持力量

我國前駐泰代表李應元近半年以來受難纏的癌症—「壺腹癌」所苦,昨(11)日晚間病逝於臺大醫院,享壽68歲,悲痛的消息傳出令外界不捨,黨內人士、雲林老家……各界深感惋惜,紛紛發文悼念這位「黑名單勇士」。回顧李應元過去,出身雲林的他是不折不扣的鄉下囝仔,從醫轉政,將生命全部奉獻給家鄉—台灣,甚至曾被列入台獨黑名單之一而鋃鐺入獄。被譽為是「天生外交官」的他,如何靠「人人好」的交際手腕走過這精采的從政生涯?

日期:2021-11-12

政治社會

駐泰代表李應元無預警因健康因素請辭 總統府准辭!

總統府今公布總統令,我駐泰代表李應元已准辭職,應予免職。人事令將於9月1日生效。

日期:2021-08-04

政治社會

產業困境 跨國設廠由「逐低成本而居」轉為「逐低碳環境而居」 台積電、中鋼拚淨零 都在等政府系統性戰略支援

「台積公司主要營運生產所在地位於台灣,儘管其再生能源市場民國一○九年取得首批再生能源轉供等重大進展,但仍未達到歐美地區之供應充足度,因此在產能持續成長下,台積公司即便執行全球同業最佳的節能減碳標竿作為、達成單位產品碳排量下降目標,仍無法抑制整體碳排量的持續攀升。」台積電二○二○年度的企業社會責任報告書中,出現這麼一段文字。

日期:2021-07-14

政治社會

環保署「多元減碳創契機」

一隻瘦成皮包骨的北極熊,拖著弱不禁風身軀,翻找廢棄油桶中的垃圾果腹,《國家地理雜誌》攝影師所拍攝的畫面,震驚世人,也凸顯溫室氣體導致全球暖化議題迫在眉梢。作為地球村的一份子,台灣在落實溫室氣體減量上捨我其誰,唯有透過產官學界攜手落實,才能提早達成第二階段10%減碳目標。

日期:2021-05-21

政治社會

「Make Taiwan Great Again!」自認「比韓國瑜更適合」當黨主席 趙少康:統獨全假議題

在台灣政壇有「政治金童」稱號的中國廣播公司董事長趙少康,昨(1)日宣布回鍋國民黨,被外界認為有意角逐7月改選的國民黨主席之位。趙少康昨(1)日晚間直接在自己主持的政論節目《少康戰情室》發下豪語,針對黨主席大位,他指出「放眼藍營誰比我更適合」,也自認為比前高雄市長韓國瑜更適合選黨主席。

日期:2021-02-02

焦點新聞

美國環保署長取消來台 遭批時機不當、浪費公帑

週二 (24 日) 美國環保署署長惠勒 (Andrew Wheeler) 決定延後訪台行程,主因是美國新舊政府交接之際時間點不適當,加上該行程公帑花費備受檢視。

日期:2020-1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