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名登記在台灣非常常見,不論是為規避法律上的資格限制、為規避稅捐、躲避債務、債信、基於夫妻或父母子女情誼、單純隱匿財產、宗教寺廟廟產登記於自然人名下、為共同出資投資等,原因可謂花樣百出。但翻開訴訟案例,為什麼借名登記的問題這麼多?
日期:2021-10-31
房價輪漲,漲到郊區小鎮、邊緣之境都令人驚奇。一對退休夫妻讀者,2017年決定從台北退休,到花蓮買中古華廈,沒想到2018年遇到206地震,加上住得不習慣,決定回台北定居,落腳淡水買房,結果花蓮房子卻被套牢,賣不出去了。
日期:2021-08-19
昨晚好友聊天,(前陣子因為新婚剛買房的好友P),就是之前有跟大家提過,家人協助出部分頭期款買房的那位。P的脾氣很好,也從不避諱說自己當年游的快才有了今天,一切都是感謝爸爸。
日期:2021-07-03
到台北生活過就回不去了嗎?不論你本身就是台北人,或是其他縣市的人,是否常有同感,許多人念書的時候到了台北,一大部分的人畢業就業後也會留在台北,甚至就定居在台北了,即便高房價,只能擠鳥籠,還是願意留在台北;究竟原因為何?
日期:2021-04-01
沒想到這種法人才會的做法,竟然讓我在一個賣麵線的老闆身上看到,我只能夠說:「高手在民間啊!」
日期:2021-02-03
6月底,各保險公司諸多原因引發停售潮,業務員忙著催促保戶趕緊加碼,但這從來與我無緣:彼時正處理幾件理賠申訴與診所醫療糾紛。埋首案牘的午後,好友Allen醫師來電,希望聊聊保險與稅務問題。
日期:2020-07-15
最近碰到一位士林社區大學教過的學生,聊到他上個月買屋的故事,業者開價1145萬元,最後因為工作地點及學區考量他買了這間房子,我當然急著問殺價多少?最後成交價又是多少?
日期:2020-07-09
借錢消費曾被評為「沒有自制力的表現」,但若習慣於「不勞而獲」,絕非上策。以購屋為例,貸款使許多家庭注意理財,財務上的紀律反而讓人更加上進。
日期:2019-11-13
美國石油大王洛克斐勒曾說:「如果你想讓一個人殘廢,只要給他一對拐杖,只要幾個月就能達到目的。換句話說,如果在一定期間內你給一個人免費的午餐,他就會養成不勞而獲的習慣。別忘了,每個人在娘胎裡就開始有被照顧的需求了。」他進一步說:「資助金錢是一種錯誤行為,會使一個人失去節儉、勤奮的動力,而變得懶惰、不思進取、沒有責任感。更重要的是,當你施捨一個人時,你就否定了他的尊嚴。你否定了他的尊嚴,你就搶走了他的命運。」
日期:2019-10-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