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指揮中心宣布,最快三月中解封邊境,開放商務旅客入境,跟隨全球「與病毒共存」的趨勢。《今周刊》獨家民調顯示,有近六成民眾反對開放,專家提出三大建議以降低民眾疑慮。
日期:2022-02-16
過去2年全球車市低迷,汽車引擎與變速箱關鍵零組件廠宇隆的獲利卻逆勢攀升。在電動車取代燃油車的趨勢之下,宇隆如何克服挑戰,維持高獲利的良好紀錄?
日期:2022-02-15
2014年,《今周刊》曾製作〈許台灣美好未來的30張關鍵選票〉封面故事,從經濟、社會、人權、政治各層面提出亟需革新的30個進步觀念,8年後檢視,當年的主張已有諸多落實,例如:修正《文化資產保存法》、完成「健保醫療資訊雲端查詢系統」建置、同性婚姻合法、《民法》下修18歲、病主法上路等等。1312期封面故事〈讓台灣更美好的進步主張〉,我們再次從制度面著手,持續推進台灣社會進步。報導涵蓋勞工權益、全民健康安全、產業發展與防弊、國家留才制度、強化政經體質五大面向,盤點20個對你我生活有重要影響卻不合時宜的法令。
日期:2022-02-10
「剛出社會薪水比較低,連自己生活都不太夠,沒法自提退休金;升職加薪那天,我馬上去找人資說要自提6%,沒想到她說:『先不要急,你把錢拿去投資,搞不好還賺得比較快。』」40歲的軟體工程師詹姆士,一直想趁年輕累積儲蓄,讓退休生活更有保障,但他對金融商品了解不深,只想得到最保守的方式:自提薪資存入個人退休金帳戶。
日期:2022-02-09
政府理應保障勞工權益,但用全國一致的方式,替勞工決定退休基金投資模式、每月加班時數上限,其實未必符合所有勞工利益。
日期:2022-02-09
美方在晶片及其製造設備、人工智慧等關鍵技術和產品上形成與中國脫鉤共識,掛鉤則基本限定在低技術和低附加值的產業上。
日期:2022-02-04
中國智庫全國台灣研究會會長汪毅夫在港媒《中國評論新聞》於12月15日的社論中表示,台灣的敵人不只是來自於綠營的台獨勢力,也包括藍營的反共人士。汪毅夫聲稱,台獨團體、國民黨「頑固派」與民進黨「反動派」的同質化傾向相當危險;一旦合體,就會成為統一的重大障礙。中國政府對民進黨反動派(包含陳水扁與蔡英文)的針對與對抗向來一致,但相較起來,中國政府多年將國民黨視為統戰夥伴,比較不願意公然批評藍營。北京當局對台獨勢力大力喝斥,對中華民國華獨立場較為包容,其主要原因是以往華獨傾向於和類似北京政權同一陣線以反對台獨。
日期:2022-01-27
「人因夢想而偉大,請問你是否認同這句話?」2022年初,《今周刊》與市調機構波仕特公司合作進行「國人夢想行動力調查」,在疫情反覆磨人的環境底下,仍有高達9成以上的受訪者選擇「認同」。
日期:2022-01-26
每個人都會做夢,卻不是任何人都能實現夢想。《今周刊》民意調查,近兩成受訪者坦言已「無夢」。夢想是一個高不可攀的東西嗎?現實磨人,但13位堅持並且實現夢想的追夢者,仍分享他們圓夢的訣竅,勇敢地向前行。
日期:2022-01-26
本文提供之訊息謹供參考,所談到的股價與個股僅為教學與文章舉例,無任何推薦之意,買進賣出仍請投資人自行判斷。本文內容僅供訂閱戶本人使用,非經授權嚴禁任何翻印、轉載,或以任何型態傳播於他人。
日期:2022-0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