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環境不景氣下,營收與獲利逆勢成長,更顯難能可貴,可望成為負利率啟動資金行情下的投資寵兒。嫌年領五%至六%股息太少?風險承受度高的投資者可布局業績成長股,成為財富成長的輔助引擎。
日期:2016-07-28
自從林全因為組閣放棄年薪兩千萬的獨董,讓「獨立董事」的角色再引熱議;到底獨董是坐領高薪不做事的肥貓?還是為公司治理加分的守門員?《今周刊》全面解析獨董的真實面貌,是所有投資人、專業經理人、上市櫃老闆非懂不可的一堂課。
日期:2016-06-16
市場對於成長股的獲利表現「很敏感」,往往財報數字公布後,股價立馬反映,獲利亮眼者,會讓股價上天堂,不如預期的,股票就等著住套房;因此對於懷抱著賺錢美夢。買進成長股的人來說,持股該續抱?還是華麗退場?持續檢視三個指標顯得格外重要。
日期:2016-04-21
近一年,台灣已有七家B型企業,家數僅次韓國、居亞洲第二,成長速度則居全亞洲之冠。《今周刊》精選其中三家老字號和新創公司,看它們如何用商業模式,改變社會。
日期:2016-04-14
高雄起家的金鑛咖啡,從小攤車變身為咖啡連鎖王國,今年又獲富爸爸燦坤集團入主,可望搶下南台灣第一品牌;無獨有偶,對手多那之靠著創辦人和老員工共同創業,積極展店,高雄將免不了一場咖啡混戰。
日期:2016-01-14
2015年12月17日,易宏董事長蘇睿騏剛從中國北京回到台灣,他才辦理完一次甚受矚目的現金增資,光電大廠宸鴻董事長江朝瑞剛以個人名義,認購易宏股權22%,成為第一大個人股東。蘇睿騏說,募到的資金,要拿來種牛樟木。
日期:2015-12-31
農金大潮來襲,人才、資金的投入正逐漸累積出豐沛的能量,不可忽視。我們從崢嶸冒芽的微型小農身上、從年營業額5億、10億的產銷合作社身上看到,也從農業技術有所突破、生產銷售模式找到創意的農商身上看到;這些變化,吸引了創投在內的投資圈聰明錢,悄悄將眼光往農業挪移;再者,農業追求轉型企業化,有了向資本市場靠攏本錢,循創櫃板、興櫃、上市櫃路徑前進的動力,其中含金量之高,更是吸睛。
日期:2015-12-30
在瓦城泰統集團董事長徐承義的印象中,最深刻的畫面就是九二一大地震之後,全台北停電,台北市復興北路的街道上,一片漆黑寂靜,但從很遠的地方,卻看見一道光。原來,他和瓦城的同事想盡方法找到發電機,持續供餐給客人,成了災後極少數營業的暖流。
日期:2015-12-17
侯西峰從國揚建設的輝煌,到大舉負債請辭國揚董座,他沉潛十七年,重整旗下事業,漢來美食就是從漢來大飯店衍生的事業體;挾著漢來海港、漢來蔬食以及新引進的香港名人坊,年底將再闖資本市場。
日期:2015-1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