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配「亞亞」因涉武統言論被迫離台隔日,大陸國台辦今早在官方網站上新設「『台獨』打手、幫凶迫害台灣同胞惡劣行徑舉報專欄」。據大陸國台辦晚間最新發布訊息,截至下午,已接獲舉報郵件323封,其中,內政部長劉世芳,和民進黨立委沈伯洋、吳思瑤、黃捷,以及網紅溫子渝(八炯)、陳柏源等人都在列。
日期:2025-03-27
編按:71歲導演李安於2月9日在第77屆美國導演工會獎頒獎典禮上,榮獲終身成就獎,成為首位獲得此殊榮的華人導演,頒獎人為李安代表作《臥虎藏龍》女主角楊紫瓊。李安致詞時幽默表示,這是他第一次戴著老花眼鏡發表感言「我想這大概就是終身成就獎吧」,並感性說道,雖已獲獎無數,這座獎項對他意義非凡,因它來自他所摯愛的同行,能在這樣困難的時期相聚,一同慶祝,令人感動。李安回憶起1995年以《理性與感性》獲美國導演工會提名,當時尚未入會的他,曾疑惑詢問主席,對方回應「我們不在乎」,並反問他為何不加入。李安笑稱,當時工會規定不允許劇組的第二餐是中餐,主席則高情商回應:「這就是你該加入的原因,因為你可以做出改變。」後來李安於1996年加入工會,真的做出改變,《臥虎藏龍》2000年上映時,工會宣布成立亞洲導演分部,讓李安直呼:「我很驕傲成為工會的一份子。」李安的導演生涯橫跨不同語言與類型,從低預算到高科技,從獨立製片到商業大片,從國內市場到國際舞台。他坦言,自己曾登上年度十大佳片榜單,也曾被列入年度十大爛片,「無論結果如何,我每次來到這裡都覺得很快樂,也讓我想起,無論人生高低起伏,追逐夢想本身就是值得的。我希望我的整個職業生涯,都能是一所永不歇息的電影學校。」李安感性表示,自己在台灣出生長大,今天能站在這個舞台上,就像實現了美國夢,「我是一個夢想家,而我的夢想不僅僅是個人的,但我的夢想並非個人經歷而已,它連結著我們的集體意識、內在世界與外在宇宙。」李安認為,在某個程度上,我們的夢想是互相交融的。電影創作也是如此,由是一群人的合作與努力,是眾多藝術家的付出與貢獻,融合了他內心的所思所感,最後每一部電影都會成為集體奉獻心力的成果。本篇人物專訪摘自鏡文學出版《子彈與玫瑰:十年訪談,三十場對話,十萬個為什麼》,原文刊自《鏡週刊》第一期(2016年10月5日)
日期:2025-02-10
女星徐若瑄2023年12月發聲明宣布離婚,近期忙著宣傳國片《乒乓男孩》,此時卻驚傳她在每年固定健檢中,查出罹患甲狀腺癌,根據週刊報導,當時她還處在婚變低潮竟又罹癌,據悉徐若瑄得知後,當場愣了5秒,一度無法接受「怎麼會是我?」,隨後即勇敢面對,隔天住院火速接受治療。徐若瑄稍早也在IG表示「別擔心,我現在很好喔」,由於有點家族遺傳的基因,還好全家都有固定健檢的習慣,才得以提早發現並且治療,也呼籲大家要定期固定做健檢,「畢竟有些問題,身體不會感到不適,但需要去處理的」。其實甲狀腺癌是內分泌系統最常見的癌症,據國健署最新110年癌症登記資料分析結果,甲狀腺癌已成為國人第7大癌症,女性的第4大癌症m經由醫師的觸診檢查,約10分之1的民眾有甲狀腺腫瘤,其中以女性為佔多數。甲狀腺癌主要症狀以沒有症狀性的頸部腫塊為最常見,其餘為有快速長大的頸部腫塊,聲音嘶啞,呼吸困難,持續咳嗽,吞嚥困難等。不過,甲狀腺癌在所有的癌症中算是預後非常好的癌症,良好並且完整的治療非常的重要。
日期:2024-11-06
政治圈和演藝圈的「表演」不一樣。演藝圈必須發自內心、真情流露,稍有分神,觀眾就會出戲;但政治人物的表演經常前後矛盾,因為他們不求真,只想博取認同,只要觀眾相信,什麼都是真的!
日期:2023-09-20
「周杰倫概念股」巨星傳奇周四(7/13)在港股上市,藝人周杰倫雖未直接插手經營,但攤開創辦人與大股東名單,多是周杰倫親友與長期工作夥伴,股價首日飆漲23.76%,一舉將周杰倫的媽媽葉惠美身家拱上17億元台幣!巨星傳奇也與杰威爾音樂,簽署長達10年的協議,被外界被視為「周董概念股。」但多數人不曉得,巨星傳奇的主要業務其實是「賣咖啡」。
日期:2023-07-14
藝人李玟(Coco)周三(7/5)晚間傳出離世消息,享年48歲。李玟除了耳熟能詳的歌曲外,李玟的婚姻狀況亦是大眾熱議的話題。李玟自從去年爆出與加拿大籍富商老公 Bruce Rockowitz 婚變後,再加上腳傷舊患等多重打擊,整個人消瘦不少。早前李玟亦因腳傷入院,進行緊急手術。對於李玟來說,生活的不如意,沒有因李玟的「歌后」之位而放輕一些腳步,並沒有給予李玟太多點緩衝時間。但在多重打擊之下,李玟仍以「女戰士」的態度面對一切,就讓我們一同探索李玟堅強的人生觀。
日期:2023-07-06
民法第1052條第2項規定造成婚姻破裂的一方無權訴請離婚,但2位出軌人夫質疑侵害婚姻自由,聲請釋憲。憲法法庭昨(3/24)日判決「部分違憲」,認為如果使雙方無法維持婚姻的重大事由發生後,無論時間長短都不准有責一方訴離,顯然過於嚴苛。像是這次申請釋憲的方姓人夫,要求跟結褵逾50年的髮妻離婚,主張兩人婚後常爭吵,且男方2006年就定居香港,雙方已多年沒有往來。但法院認為方男與外遇對象生了3名子女,回台帶小三同行,還住進老家,婚姻破綻歸責於男方,依民法現有規定不得請求離婚,判他敗訴。另名高姓男子則是離家多年又偷情,反控妻子懶散怠惰,請求離婚也敗訴。如今大法官宣判「部分違憲」,是不是將來出現類似狀況,「外遇者」都可以如願離婚?(原文刊載於2022/11/10,更新時間為2023/3/25)
日期:2023-03-25
編按:「我是為你好」「哭什麼哭!」「我早就說過不要跑,你看你受傷了!」這些在生活中習以為常、好像是出自愛的話語,都有可能暗藏「言語暴力」。諮商心理師陳亭亘表示,因為各種原因,導致我們即使受傷,也仍然以為這些言語是正常、應該被忍受的,甚至是成長必經之路,最後我們也不自覺地複製這些暴力言語,用在別人身上。
日期:2021-12-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