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006208 00900 00896 天氣 AI

特約最新與熱門精選文章

熱搜關鍵字:特約共有455項結果
科技

台積電美籍工程師薪水高一截、不用值夜班還抱怨!美國建廠進度落後 ...劉德音祭秘密武器

台積電股東會上,董事長劉德音透露了對美國廠管理上的挑戰,也表示目前謹慎評估在歐洲建廠的可能。是什麼樣的問題,讓科技技術領先的台積電,在美國建廠進度卻面臨延後壓力?

日期:2023-06-14

理財

從4兄妹爭產鬧劇看繼承最常見糾紛:爸爸生前給女兒嫁妝、幫兒子出房貸...都算遺產拿過不能再分?

編按:曾以律師娘之名協助許多主婦創業的林靜如,在陪伴父親走過人生最後那段路後,才深刻體認到:多數人總在老後遇到突發狀況,驚覺自己沒有做好財產規劃,於是必須面臨生活上的問題或困境;又或者忘了為自己最後的尊嚴與自主意志做好安排,讓後人為了自己身後事產生嫌隙。透過分享這些年在律師事務所聽聞的各類人生故事,並邀請律師從法律觀點出發,給予讀者財產規劃與傳承上的說明、建議及剖析,期望大家明白事前安排的重要,讓自己與家人在遇到無法預期的意外來臨時,可以從容安然的面對未來人生。

日期:2023-06-13

政治社會

「一邊誇我的書,一邊摸我放膝蓋上的手」... 房慧真發文點名他是慣犯!王健壯回「4個字」

政媒圈近期陷入性騷疑雲,釀台版「#Me Too」風暴。作家趙思樂日前控遭「媒體大佬」摸手,作家房慧真周二(6/6)則在臉書直接點名該「媒體大佬」就是就是資深媒體人、《上報》董事長王健壯,並表示其為慣犯。《上報》稍早發出「快訊」報導提及,王健壯對此指控表示「不予置評」。

日期:2023-06-06

政治社會

從館長到雞排妹、女導演也難逃...不分男女,每年超過20萬人被性騷擾,站出來後該怎麼做?

台灣Metoo浪潮越滾越大,短短一周不到,從黨工到立委甚至縣長、民運人士,已經爆出超過10起以上性騷擾事件。事實上不只政壇,職場的性騷擾也是讓不少人敢怒不敢言,往往都是有人挺身跳出來指控後、才能鼓起勇氣也站出來。今周刊整理近年知名人士遇到性騷擾,以及近日政壇等案件,讓民眾了解遇到甚麼樣的情況,就是性騷擾、該怎麼做,讓律師告訴你。

日期:2023-06-06

政治社會

「我以為的樂意,可能藏不願意」…曾柏文被指「性騷擾慣犯」喊錯愕:開到暗處聊天只想把話講完

國內政壇近期頻頻爆出性騷擾風波,國民黨智庫特約副研究員曾柏文,被控在「端傳媒」任職評論總監期間,以工作為由,性騷擾女性,傳出受害者至少5位。曾柏文週日(6月4日)深夜在臉書PO文「我要為過去曾在跟我相處中,因為我的分寸失當,感到被冒犯的女性道歉。過去幾年,想到以前可能帶給他人的傷害,就覺得羞愧。」對此,國民黨表示,曾柏文為智庫無給職特約副研究員,以前曾有專案合作過,現今並無合作關係。

日期:2023-06-05

台股

除權息旺季到!南亞科、泰山...一表看20檔高券資比股:這2檔6月「融券強制回補」搶賺軋空財

台北股市最近一週以來,可以說是勢如破竹,憑藉著Nvidia的AI題材,由台積電(2330)等相關概念股帶動,加權指數一路扶搖直上,直指17000點大關。然而,在這一路過關斬將的背後,其實還有另一股力量。

日期:2023-06-05

國際總經

制裁理由虛實存疑 手機、 電動車晶片仍要靠美廠 高調制裁美光 看懂中國打什麼算盤

在經歷華為、中芯等多家科技公司被美國制裁後,中國終於向美國記憶體大廠美光出手。然而,高調制裁的背後,實際帶來的影響,以及可能延伸出的衝擊,究竟如何?

日期:2023-05-31

ETF

0056、00878...想「月月領股息」提早退休?7檔季配高股息ETF大PK!達人首選這3檔

元大投信旗下的高人氣ETF:元大高股息(0056)從今年下半年起要改為季配息了。不少定存族都因為這個消息雀躍不已,因為原本一年領一次息的ETF,現在可以一季領一次,也就是說一年領四次息,應該是要很開心吧!不過在這變革的背後,還是有一些需要注意的細節。

日期:2023-05-30

台股

中信金、兆豐金...自營商大買12檔金融股「賺除權息手法再升級」!還能上車嗎?達人首推這3檔

「丞相~起風了」。這是一句最近常常聽到的網路用語,比喻發生事情了,或是事情的發展改變了,起源於三國時代諸葛亮「借東風」的典故。因此,我今天也要來趕一下流行:「台北股市起風啦~」,只不過這次借東風的主角不是諸葛亮,而是自營商。

日期:2023-05-25

國際總經

G7對中從「脫鉤」轉向「去風險」?學者直言美中博弈美國雖占上風,但台灣應注意「溫水煮青蛙」效應

俄烏戰爭及中國對台軍事威脅成為七大工業國集團(G7)領袖峰會關注焦點,不過學者王宏仁觀察到這次G7峰會也有為了繼續與中國交往而有一定程度的妥協作法,包括將原本與中國「硬脫鉤」改以新詞彙「去風險」化取代,但仍堅定不希望中國有任何片面改變台海的舉動。學者尹麗喬則認為,儘管G7峰會許多文件都提到要與中國建立建設性的穩定關係,並非追求脫鉤而是去風險化,但美中外交博弈仍是美國占上風,這包括美國操作的「討厭中國」輿論仍非常強,以及在中國在挖美國牆角之餘,美國其實仍持續在運作菲、韓深化對美關係,以及鼓勵韓日外交破冰。學者馬振坤則示警,儘管中共不斷加速建設以軍事手段解決台灣問題所需的能力,但因共軍機艦擾台太頻繁,讓台灣民眾逐漸失去警覺性,如此「溫水煮青蛙」的效應已現,這是當前對台灣最危險的事。

日期:2023-05-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