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周刊編按:成立於1972年的聯發紡織(1459)全面撤出台灣!2/24召開重訊宣布,竹北廠將停止生產,該廠共有本國籍員工25位、外國籍員工24位,後續將依法令辦理資遣等終止勞動契約的相關事宜。而竹北廠部分由緯創(3231)接手,每月租金不低於2250萬元,為期10年。至於蘆竹廠幾年前也已停產,目前廠房出租給物流業,等同聯發紡織全面退出台灣紡織生產,只剩下中國杭州廠持續營運。
日期:2025-02-25
公司名稱:格新智能股份有限公司主要產品:智取雲服務負責人:張凱傑企業成立時間:110年01月核貸銀行:彰化商銀台北世貿中心分行
日期:2024-12-20
(今周刊1459)生產看似不起眼的機械零件軸承,瑞穎卻連年交出平均毛利率四成上下的成績單。從黑手小學徒拚出台灣軸承王,其實是靠逾五十年持續深耕關鍵核心技術換來的成果。
日期:2024-12-04
雙11購物節來了,你準備清空購物車了嗎?在你剁手的同時,對某些行業來說,可說是噩夢的開始。人力銀行調查發現,不僅便利超商的店員崩潰,網友一致認同,這個行業更崩潰,答案就是「理貨員/包裝員」。由於年度購物旺季來臨,相關企業也開始祭出高額時薪,電商也會祭出激勵獎金獎勵員工。人力銀行表示,這段期間短期兼職的職缺上看320元,比基本時薪高出7成。
日期:2024-11-08
鴻海(2317)電動車策略在上路四年後,如今「出國比賽」的第一個成功機會,似乎今年將在日本實現,而非歐美國家。與大多數人猜想的可能略有不同,鴻海提出的電動車CDMS(委託設計與製造服務)模式,不僅極有可能年底前與兩家日本汽車製造商敲定合作關係,連計程車及物流或快遞業者等商用客戶,也有機會採用鴻海新開發的Model A概念車款。如果鴻海電動車能成功走出台灣,拿下第一個海外市場(客戶),對於亟思轉型的鴻海將是一股重要的強心針。
日期:2024-10-15
「所有罷工行動將停止,恢復主合約涵蓋的所有工作。」一紙國際碼頭工人協會(ILA)與美國海運聯盟(USMX)的聲明,宣告僅為期三天的美國東岸與墨西哥灣沿岸碼頭罷工暫時畫下句點。
日期:2024-10-04
記憶體控制晶片大廠群聯(8299)執行長潘健成透露,群聯不受國內電子大廠青睞、自費上億美元研發的企業級SSD(固態硬碟),已經通過美國客戶的認證,可望隨著美國太空總署(NASA)的載人太空任務Artemis二號,2025年9月奔向月球。潘健成也認為,目前Nvidia鎖定的AI伺服器主要客戶,都是要建置龐大資料中心的美系CSP,但若參考2000年前後的網路泡沫經驗,其實AI伺服器數量更大的市場,將是目前尚未明顯發酵的企業用戶市場。他強調,企業端的AI伺服器市場,不但是群聯的大好機會,也將是台灣進軍AI龐大商機的絕佳機會。
日期:2024-09-24
奇美食品董事長宋光夫、總經理宋宗龍與貿協董事長黃志芳在6月前進波蘭羅茲市(Łódź),見證新廠打造熟水餃產線,與當地合作夥伴波蘭SuperDrob集團齊心努力約2個多月後,於8/19正式開始量產,每月產量達2500萬顆,標誌奇美水餃大軍正式攻入歐陸。黃志芳表示,台灣除半導體之外,也相當看好食品在中東歐市場潛力,而歐洲市場「高消費、高單價」特性,例如華沙市中心的台灣手搖飲一杯折合約新台幣240元,而且非常熱銷,證明歐洲市場可接受台灣高端茶飲和食品。黃志芳直言,奇美食品是台灣食品進軍歐洲最好的典範,而貿協也將持續不斷和食品、連鎖加盟業者合作,協助我國業者海外布局,向國際展現台灣的「暖食力」。
日期:2024-08-29
中華車(2204)周一(8/26)召開線上法說會,由於8月經濟部祭出「在地化供應鏈合作價值比率」的新政策,旗下熱銷MG品牌車款銷售受直接衝擊,目前仍無法說明符合政策的在地化時程。中華車坦言:「下半年獲利一定會更嚴峻、有挑戰。」「MG目前並沒有停產。」中華車副總錢經武強調,MG HS、MG ZS仍有在庫料件,因此採限量接單。至於新上市的電動車MG4由於仍有不少預接訂單,在庫料件相較不足,因此暫停接單。錢經武也坦言,目前仍在調整產線的階段,因此對於未來生產成本的變化,以及何時能夠符合政府對國產化的需求,仍在計算當中。換言之,目前已接訂單,仍在等車的MG4車主,恐怕得等上一陣子才能交車。
日期:2024-08-26
Figure與Optimus是兩大備受矚目的人形機器人,背後各自有科技巨擘、電動車龍頭支持。其中,內建AI的Figure具備前所未有的理解力、適應性與靈活性。它將取代部分人力,也將創造新興工作。
日期:2024-08-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