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期關注環境議題的高雄藝術家林純用,於9月2日至12月24日於高雄市立美術館4樓展開名為「黑湧」的創作個展。「黑湧」具有多重指涉的命名,首先,早期祖先渡過黑水溝的開墾史,具有歷史與宗教的向度。此外,黑亦有汙染,意指經現代化、工業化的汙染意象,也指涉黑潮,後者是太平洋洋流的一環,流經台灣東部的洋流,海中的神秘河流,充滿力量與生機。藉由藝術打開的多重連結,擴張觀眾對自身與環境的多重感受。
日期:2023-08-21
人人身上都是一個時代,物件也是。尤其是隨著歲月沉潛帶來豐厚記憶與美感的生活古道具,帶著時代氣味,更有如時光寶藏。和古道具一起過生活,可能是記憶的ECHO(回音),或RETRO(復古)的生活態度,也間接「為未來保存了美好過去」,還能重新發現Old is New的樂趣與價值。
日期:2023-07-05
二○○六年一月四日,行為藝術家皮耶敲破名為《噴泉》、實則是小便斗加上杜象簽名的創作,而遭逮捕。人稱「當代藝術之父」的杜象,主張「一切皆藝術」,他打破規範、顛覆造反,跨界啟發後世無數藝術家。
日期:2023-01-17
場景1:在台美外交晚宴上,1位華府人士坦言,若解放軍攻台,台灣至少要獨自抵抗兩個月以上,傷亡超過150萬人,並造成美國巨額損失,美國才會進行有限度的支持—但若中共的決心超出以上範圍,國際將默認當下現實。台灣國防高層愕然:「⋯就這樣?」華府人士:「抱歉,這是我的肺腑之言。」場景2:參謀本部情研處少尉分析官神色緊張地帶回對岸最新的軍事調動:「長江邊的大廠房內,中共正建造兩百多艘機械式登陸艇;東風導彈發射車已進入機動陣地、沿海各軍醫院準備大量血漿⋯。」但高層卻以「總統很忙」為由,阻止情報官彙報:「你到底想要讓國民承受多大壓力?要是股市暴跌、外資撤離、社會不安,誰來負責?」
日期:2022-11-03
曾是托福補教名師的陳珮怡(Jennifer),2014年因故宮與興臺印刷合作,推出聯名品牌而返家,並成立「臻印藝術」。她坦言:「當初放課的時候心中有掙扎,尤其教托福的時薪很高。」轉職後,她以最好的印刷品質,擄獲各大美術館的心。國立歷史博物館於2017年舉辦常玉逝世50周年館藏展「相思巴黎-常玉館藏展」,第一版限量常玉數位微噴畫作,就是委託臻印藝術印製。近年更與知名知名收藏家及基金會合作,包含力晶文化基金會、Kelti克緹國際、 廣達文教基金會、陳澄波文教基金會、郭雪湖基金會等。
日期:2022-09-03
一幅流傳上百年的肖像畫,從表情、手勢到筆觸,代表畫中人的個性、畫家風格,也藏著一個國家的文化、一段時代的故事。帶著好奇心,往奇美博物館裡探尋,自英國國家肖像藝廊借展來台的七十五件肖像作品,藏著年代各異的藝術軌跡,跟隨專家、學者指路賞析,跨海揭祕名人臉孔背後述說的祕密。
日期:2022-08-31
一八八三年八月二十七日,印尼喀拉喀托火山爆發,效應遠達歐洲,畫家孟克目睹這幕奇觀,於十年後畫出《吶喊》。至此,《吶喊》成為焦慮、崩潰的圖像代表,從動漫、萬聖節面具到電影,《吶喊》無所不在,深深影響視覺文化。
日期:2022-08-17
一八五五年七月四日,詩人惠特曼(Walt Whitman)出版詩集《草葉集》(Leaves of Grass),他從被人謾罵到廣受讚揚的過程,如同他的詩句像草葉般不斷地生長,而他也不斷地修剪、灌溉其中。
日期:2022-07-13
第四屆台灣研究世界大會今年首度移師北美洲,在美國西雅圖舉辦。 主辦單位中央研究院將今年主題定為「成形塑造中的台灣」,並在會中公開發表即將完成的「台灣研究百科全書」。
日期:2022-07-06
最近NFT(非同質化代幣)很紅,我花了一點時間研究,心中仍有不少疑惑。我邀請在國際NFT新媒體藝術創作領域走在前端的吳哲宇,來我主持的《陽明交大幫幫忙》節目分享,27歲的吳哲宇,目前每幅作品都能賣到新台幣六十萬元以上,我也請教他各種關於NFT的問題,例如藝術價值的判斷,以及投資NFT該注意的原則,也讓我得到不少的解答,也藉這個專欄與大家分享。
日期:2022-0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