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周刊1420)今年1月9日,在上海證交所掛牌的新華傳媒股價盤中一度漲停,自去年12月27日算起,9個交易日漲幅約達27%。新華傳媒的前身是上海時裝集團,1994年掛牌時,被稱為「中國時裝第一股」。
日期:2024-03-06
過去MEMS麥克風晶片由歐美大廠壟斷已久,現在鈺太科技除了在筆電市場熬出頭,更在手機、助聽器、車用和耳機找到了新機會,並且取得不錯的成績。
日期:2024-03-06
蘇丹紅辣椒粉流入市面一事,又有食品業者中鏢!津棧國際貿易有限公司、佳廣國際貿易有限公司輸入的中國辣椒粉檢出致癌物蘇丹紅,共計3萬4414公斤,流向新北、桃園、台中、彰化縣、雲林縣、台南、高雄等下游廠商。除知名火鍋業者海底撈的「血旺調味料」、海底撈香麻辣粗粉含有蘇丹紅之外,高雄衛生局公布最新檢查結果,包括八方雲集、海底撈、維力食品及生產海霸王調味品的好品味生技食品、牛頭牌的好帝一食品等知名業者都入列。八方雲集發表聲明,指出未採購此次稽查的違規辣椒粉原料,其使用的規格為特製「粗辣椒粉」,與檢驗異常的「細辣椒粉」為不同品項。然而,八方雲集的說法被高雄市衛生局打臉,衛生局強調從津棧、佳廣查出的3份進口報單,有5批問題辣椒粉的確流向八方雲集,總重6264公斤。 八方雲集最新聲明則改口表示已立即全面配合高雄市衛生局查核並自主擴大停止使用該供應商之原料。好帝一食品稍早也發出聲明澄清並未使用該批高雄津棧公司進口辣椒粉,並貼出檢驗合格報告書,表示公司對原料端的控管,均會採自主管理並逐批檢驗,該批保存期「2025.09.14」原料入廠後,公司於去年11月21日送SGS檢驗,並未檢出蘇丹紅色素。
日期:2024-03-05
2002年底,麗舍生活執行長斯夏齡面臨人生最大的衝擊。一場大火燒光林口倉庫1.75億庫存,前夫無法承受資金壓力,提出離婚要求。她的一切,包括事業、家庭瞬間垮了。面對大火,當下她一滴眼淚都沒流;前夫要求離婚,她也咬牙賣掉所有房產、吃下所有股份,窮到只剩2間店和空殼股權,她說:「人生最大的挫折就是這樣。」斯夏齡苦撐過最低潮的歲月、堅強地重新站了起來,如今麗舍交出亮眼成績單,斯夏齡開心地笑:「那2年疫情生意大爆發,營業額成長100%」!
日期:2024-03-05
立法院內政委員會今(4)日邀請海委會主委管碧玲、陸委會主委邱太三等官員針對中國快艇越界翻覆案進行專案報告以及備詢。民進黨立委沈伯洋質詢時強調兩項問題,首先是針對未來的預判,以及如何透過透明措施預防類似事件以抵擋中國攻擊。
日期:2024-03-04
本文提供之訊息謹供參考,所談到的股價與個股僅為教學與文章舉例,無任何推薦之意,買進賣出仍請投資人自行判斷。本文內容僅供訂閱戶本人使用,非經授權嚴禁任何翻印、轉載,或以任何型態傳播於他人。
日期:2024-03-02
即便存到一千張中鋼又如何?2022年風光領超過300萬,但今年總股息只剩下35萬...
日期:2024-03-01
80歲的人,該怎麼過人生?林瓊姿曾是熱愛教職的職場媽媽,年輕時在家庭、工作兩難下,卻讓她放棄理想。原本以為就要這樣過一生,生命的磨難卻狠狠的扭轉她的人生觀。走過生死關頭,她現身說法談如何突破傳統框架,學會愛自己?
日期:2024-02-29
日本股市經典《三猿金泉祕錄》的作者,是江戶時期與K線發明人本間宗久齊名的大阪米商,牛田權三郎。他用日本的傳統詩歌(和歌),寫下自己在全世界第一個期貨市場──大阪堂島米市──生存60年的經驗與心得。牛田主張,市場行情自有陰陽變化、會反覆漲跌,這與如今牛市/熊市及景氣循環等概念相通;他還提出直至今日也不過時的分批交易法,更強調交易心理的重要性。書中諸多篇章,都成了日本股民口中的經典格言。作者韓國富爸爸鄭載浩,投入股市40年,頭20年裡5度破產還賠了房子;而讓他重獲成功、賺得百億韓元身家(2.4億新臺幣)的轉捩點,正是《三猿金泉祕錄》!他期待這本改變他命運的經典,能改變更多人的投資生涯,於是擷取原典逐段解析,搭配當代股市實例與自身交易經驗,詳解股價與投資人心理的一體兩面。
日期:2024-02-29
工商團體春節聯誼會因疫情暌違4年,工商協進會理事長吳東亮周二(2/27)在會中提出4個期許,分別是期許台灣成為國際AI重鎮、期許台灣企業隨國際綠色經濟浪潮順風前行、期許台灣成為亞洲資產管理中心,以及期許台灣在全球供應鏈關鍵地位更加穩固。總統蔡英文致詞強調,自2016年到去年止,台灣平均經濟成長率達到3.17%,不但是東亞最佳,也高於全球平均。對於工商界的期許,蔡總統表示政府不但正多管齊下在做,她也會在520時,將這些期許交接給新團隊。談到電價調漲,吳東亮受訪表示,因國際情勢以及原物料上漲等因素,「要漲也是不得已」,工商界都理解電價需反應成本,但他呼籲政府若要漲電價,要有相對應配套措施,以消弭對工商界、民生衝擊。另外,談到引進印度移工議題,吳東亮表示「樂觀其成」。他解釋,因台灣缺工是長期現象,引進勞工不是要取代本地勞工,而是補足本地勞工的不足。不過,吳東亮也提醒政府要花點心思研擬要開放行業別、引進移工的標準與引進的管道,且可能要滾動式調整規劃。
日期:2024-0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