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投資 股票 高股息 金融股 存股

營業稅最新與熱門精選文章

熱搜關鍵字:營業稅共有213項結果
政治社會

人口最多拿得少 地方喊統籌分配款不公 《財劃法》陳年爭議 搶錢大戰將開打

《財政收支劃分法》人人喊修,喊了二十五年原地踏步,中央、地方分配稅收,「納稅人繳稅繳給誰」是一門大學問,唯一不變的是,不論誰收了稅,誰就該負責,必須要花在刀口上。

日期:2024-04-24

政治社會

地震災損可申報稅捐減免!營利事業所得稅、綜合所得稅、房屋稅都適用,一次看災損減免三步驟

今晨7:58花蓮地區發生有感地震,震央位在花蓮縣政府南南東方25公里處,地震深度15.5公里、規模7.2,花蓮縣地區最大震度6強>隨後08:11再次發生餘震,地震深度5.5公里,規模6.5。中央氣象署地震中心主任吳健富表示,這是25年前921大地震以來(規模7.3)最大地震,未來3天仍可能發生6.5以上地震,因為能量不會一次就釋放完。

日期:2024-04-03

存股池追蹤

存股助理第458期︱長榮、華立第4季獲利評析︱股池更新

長榮(2603)公布去年第4季獲利後股價出現大跌,華立(3010)也是如此,但跌幅沒長榮深。但總編個人對這兩家的獲利數字給予高度肯定!請看這期電子報的分析。

日期:2024-03-18

傳產

碳費基準呼之欲出,台泥張安平支持「碳有價」:本土進口商品都應支付碳成本,籲宣告台灣CBAM推動時程

環境部26日將召開碳費費率審議會,也預定3月底公告碳費基準,國內年碳排量逾2.5萬噸的企業,須根據2024年排放數字,自2025年開始繳碳費,意味台灣碳有價時代正式來臨。台泥周四(3/14)表態支持碳有價,但呼籲環境部應同步具體公告台灣CBAM的推動時程表,並要求進口商品開始申報碳排放量,避免使用高碳排進口原料及商品之企業,錯估認為可免除碳成本。台泥董事長張安平指出,碳議題沒有疆界也無法鎖國,台灣如果只實施碳費卻沒有配套的CBAM碳邊境機制,將會造成高碳排商品傾銷台灣,衍生國家之間的「碳洩漏」,結果實施碳費後的台灣產業價值鏈碳排不減反增。張安平建議,政府要推台灣版CBAM,可以和歐洲學習,因為歐洲從2005年開始,到設定2034年所有行業都要支付碳成本,花了20年時間演進制度。

日期:2024-03-14

傳產

出版業進入寒冬,該怎麼救?這個存在已久的老問題,政府一直沒做

去年平安夜,全球最大繁體中文書店的信義誠品在晚間10點30分正式熄燈。店內設置的留言牆上,「再見誠品」、「謝謝你陪我長大」、「信義誠品,晚安」…一張張便利貼是讀者滿滿的不捨與祝福。上千人在寒風中倒數,看著營運18年的信義誠品走入歷史。

日期:2024-01-29

傳產

售價100萬進口車繳54萬稅金 連李多慧也買不下去 保護產業畫錯重點 台灣買車「稅上加稅」

台灣汽車關稅及貨物稅被認為是墊高車價元凶,政府直指車價過高是受車廠定價影響;學者認為,解除相關稅賦才能讓國內車價按市場反映,否則「進口、國產車皆貴」問題難解。

日期:2024-01-10

政治社會

又要普發現金了?2023超徵稅收逾3千億如何利用?台電、勞健保基金嗷嗷待哺

進入新的2024年,2023年稅收統計也陸續出爐。據財政部在2023年12月所釋出的「全國賦稅收入初步統計」,2023年稅收預算數約3兆701億元,而去年前11個月已收到3 兆 2877 億元,超徵額約2175億元;財政部長莊翠雲去年11月預估,2023全年超徵額約3,000億至3,700億元。

日期:2024-01-03

國際總經

紐約時報》一座價值1.8億比特幣礦場的神秘中國主人曝光:年僅23歲、還在念大學,他是什麼來頭?

<編按>《今周刊》為您精選《紐約時報》最具價值的全球時事,人文、財經、科技、進步的新聞報導,給您最快速、最前瞻的國際視野。

日期:2023-12-28

政治社會

2024元旦新制懶人包/托育補助加碼、瓦斯熱水器補貼、勞保年金請領新規…12項措施一次看

2023年進入尾聲,2024年元旦起許多新制將上路,《數位時代》一文帶您了解有哪些重點。

日期:2023-12-25

理財

搭法人順風車看投本比 防被割韭菜盯大戶籌碼 年底拚績效!卡位16檔投信作帳行情股

今年台股表現亮眼,投信旗下基金績效更是優異,年底作帳與結帳行情熱鬧可期。可透過投本比掌握有機會被投信拉抬的標的,也可搭配大戶籌碼,觀察可能會被調節的標的。

日期:2023-1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