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投資 股票 高股息 金融股 存股

無奈最新與熱門精選文章

熱搜關鍵字:無奈共有2384項結果
職場

徵才網站看了一圈,似乎除了行政就沒別的能做的...8年老行政嘆:一起面試的都是20出頭的「小孩」

你永遠不知道明天和意外哪個先來,因為明天和意外總是一起來。未雨綢繆很容易理解,但真正願意做的永遠都是少數。我們最喜歡趕鴨子上架,不逼到一定程度永遠覺得歲月靜好。宅在家裡看劇多爽啊,吃火鍋喝奶茶不香嗎?當廢柴也沒什麼不好,買買買比存錢更爽,待在熟悉的領域比進入新環境更讓人安心......這是人性,有時候真沒辦法。還有,就是「堅信壞事不會落在自己頭上」的僥倖心理,也讓人懶得心安理得。而現實總會突如其來給你當頭一棒,你遲早會發現,黑天鵝的出現頻率都要比家禽頻繁了。

日期:2022-04-15

產業動態

17歲家道中落,25歲拍台積電、聯電形象片 《逆者》砸千萬無法回收,以李安為師的他「拿一張最貴的門票」

「失敗是一個選項,最容易取得的選項,我們可以選擇走向成功或失敗,可失敗永遠都存在,承認它也沒有關係。」《逆者》紀錄片導演陳文良,在影片的最後寫下這句話,他說的不只是主角黃育仁的故事,也是他自己的。 很難想像76年次,今年不過35歲的他,對人生有如此深刻的體悟,但最難得的是,他以無比正向的能量,面對自己的失敗,因為這部由他個人出資千萬元,拍攝的紀錄片,發行後已註定無法回收。轉個心念,他笑道:「就當作是拿一張進入台灣電影圈的門票,雖然這張門票很貴!」

日期:2022-04-14

職場

人還沒死就先拍遺照 史上最會拍家庭照的攝影師,用120張「生前遺像」讓他與爸爸的心更靠近

淺田政志,號稱「史上最會拍家庭照的攝影師」,他透過自然紀實與角色扮演,將傳統正襟危坐的全家福照,打造出消防員、黑道世家等各種情境的紀念照,不僅獲得攝影界的芥川賞,他的故事還被拍成電影《淺田家!》。

日期:2022-04-13

生活消費

他從公司倒閉失業的健身房經理 半路出家開居酒屋 還獲張國煒青睞投資 42歲吳董如何17年變身「燒肉二哥」?

原本只是一家台北東區的街邊燒肉店,如今已是規模僅次於乾杯的台灣連鎖燒肉二哥,吳念忠是如何帶領胡同燒肉一步步走向資本市場?

日期:2022-04-13

政治社會

這竟是2022上海灘…「給你吃什麼就吃什麼」!李立群搶到沒肉的饃和一顆白菜「已經是盛宴」

上海單日確診數衝破兩萬例,而封城的亂象在時間一點一滴過去後,顯得更為難以控制。堅持清零的中國當局實施強硬封城,讓糧食短缺、物資缺乏,不少社區居民為了搶物資,與防疫人員對槓,而近年移居當地的金鐘影帝李立群,也在抖音上無奈地說,雖然有團購服務,但也不是想買什麼就能買什麼,只能「給你吃什麼,就吃什麼」!

日期:2022-04-09

生活消費

爸爸零用錢給太少,他16歲離家去賺錢!無名小站型男從「日入3萬」變身快時尚CEO「年收破億」

長相帥氣的森田,高中畢業後成為平面模特兒,22歲那年在「無名小站」獲得「網路型男第一名」,因而嶄露頭角。當時的他,日入3萬,年收千萬,卻不以此自滿。其後投入Youtube及FB經營網拍生意,27歲成立「check 2 check」網路平台,最旺時年收6億元。 這兩年業績受疫情波及,他力圖轉型,和藝人ㄚ頭(詹子晴)合資,2021年推出「快電商」品牌。與藝人聯名推出品牌,從頭到腳、日常雜貨,什麼都賣,不過半年營收1億。7年6班的森田,從網紅,搖身一變,成為網路平台執行長(CEO),才37歲就擁有上億身家。

日期:2022-04-08

焦點新聞

「他很弱!」朱立倫嗆魚死網破…羅智強重砲回擊 一盤好棋下得七零八落,孰令致之?

國民黨市議員羅智強原本春假開始第一天(4月2日)宣布參選桃園市長,卻接到黨主席朱立倫電話,兩人長談3小時後,羅智強暫緩宣布參選。不料事後同為台北市議員的徐巧芯與游淑慧,傳出這3小時談話內容,全都指向朱立倫以地方強烈反彈為由,要勸退羅,甚至還撂下狠話,要跟羅「魚死網破」,不管羅民調再高,他都不會提名羅。

日期:2022-04-07

美食旅遊

尋訪寶山的花見小路 定點追桐花, 愜意漫漫行

國道一號新竹系統交流道,是國道一號與三號的交會點。很多人不知道,新竹系統交流道其實位於寶山鄉境內。

日期:2022-04-07

傳產

208家門市變身全聯衛星廚房 十分鐘就可配送 便當千億產值發酵 悟饕拚掛牌戰略拆解

作為全台規模最大的老字號便當品牌,悟饕池上飯包近年的新動作不斷,除了開發智能販賣機,還與全聯合作賣起熱便當,他們到底看到什麼商機?

日期:2022-04-06

科技

18位產業大老赴總統府…他們為何訂單滿手,卻嗨不起來?一文解讀製造業老闆的「新三缺」苦水

一場總統宴,老闆們向小英吐的苦水不是水、電供應隱憂; 缺地、缺工、缺宿舍,才是當前台灣製造業的頭號大敵。 「新三缺」的難題,是否真比想像中更嚴峻? 《今周刊》採訪團隊前往台中、嘉義、高雄三大現場,一探究竟。

日期:2022-04-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