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統賴清德日前宣布17項國安因應措施,倡議武統的中配亞亞則被取消居留等,中研院院士陳培哲等多位學、政界各界75名人士,在周三(3/26)發布《捍衛台灣民主法治與和平安全聲明》聯合聲明,聲稱台灣言論自由被壓縮,還喊話政府「懸崖勒馬」。總統府發言人郭雅慧則回應,台灣是民主社會,自由與民主是國家根基,總統府尊重也捍衛不同主張者的言論自由。但郭雅慧也強調,對於鼓吹對台發動侵略戰爭、仇恨與強暴犯行,已觸犯聯合國公約明訂的犯罪行為,是對台灣自由民主國家體制的挑戰,也抵觸民主與言論自由的紅線。
日期:2025-03-26
今周刊編按:俄羅斯總統普丁與美國總統川普周二(3/18)進行90分鐘的通話,重點討論俄美關係正常化、烏克蘭局勢等問題。美國白宮發布聲明,稱雙方談到和平與停火的必要性,並且都同意這場戰爭需要以持久和平的方式結束。對此,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Volodymyr Zelensky)18日召開視訊記者會,表示會支持任何能帶來「穩定與公正和平」的提議,然而,他強調未來任何有關俄烏停火談判,烏克蘭必須被納入所有談判,要求美方與盟國確保資訊公開透明。
日期:2025-03-19
國立台灣大學政治系名譽教授明居正認為,美國總統川普上台不到兩個月,就把國際社會搞得人仰馬翻、許多國家怨聲載道,其實背後不僅有多層策略,而且最終目的就是要好好對付中共。從他用激將法成功迫使歐洲「接手」支援烏克蘭抵抗俄羅斯的重任,揚言對加拿大及墨西哥課徵高關稅,到史無前例的放話要插手巴拿馬及格陵蘭,其實戰略思維就是不僅切斷中國幫助俄羅斯繼續入侵烏克蘭戰事的關係,也要排除中國商品借道加墨兩國洗產地,更要去除北京透過一帶一路政策把影響力帶進更多國家的做法。明居正也認為,「你不能跟世界第一強國對幹,而是要跟第一強國平行行動」,現在台灣就是要把對抗中共的作為,結合至全世界的反共浪潮,才能使台灣立於不敗之地。
日期:2025-03-10
與烏克蘭情況相似,沒有外界的支援,台灣無法長期抵抗遠比自身強大的敵人。因此,台灣的主要防衛策略應該基於兩個相輔相成的目標:阻止解放軍進行常規登陸,並爭取美國主導的聯盟提供最大支援。就像烏克蘭擊退了針對基輔的攻擊並持續戰鬥一樣,台灣必須能抵禦中國軍隊的進攻,同時,要讓國際社會看到北京當局是軍事侵略者,台灣人民是無辜的受害者。與應對灰色地帶行動一樣,台灣必須維持與外界的連結,這對於爭取國際社會的援助至關重要。無論美國是否正式承諾在中共發動攻擊時捍衛台灣,台灣軍方的任務仍舊不變,那就是保護台灣的核心領土及其居民免受北京接管,並在外援到來或中國放棄之前,獨自完成這一任務。
日期:2025-03-03
在《戰爭的起因》這部開創性的研究中,傑弗瑞•布萊內探討了戰爭爆發與和平的原因。他發現,過度樂觀往往是戰爭的前奏,而任何能夠削弱這種樂觀情緒的因素則有助於維持和平。
日期:2025-03-03
美國總統川普、副總統范斯及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今天在白宮橢圓形辦公室會晤,3人行禮如儀的互動不久急轉直下,高聲相互指責,試圖蓋過對方聲量,隨行的烏克蘭駐美大使從皺眉、搖頭到遮臉,全被鏡頭捕捉。今周刊編按:澤倫斯基事後接受《福斯新聞》專訪,表示在這場白宮會晤中,不認為自己做錯了什麼,並不需要因為這場激烈的對話向美國總統川普致歉,但也坦承「這場風波對雙方都不好」。
日期:2025-03-01
美國總統川普希望盡快結束烏克蘭戰爭,美俄高層會談未邀烏克蘭與歐洲參與。「華爾街日報」報導,川普意圖離間俄中關係,推動「反向尼克森」外交政策,不過外交圈對美國有意圍堵中國,也有俄羅斯幫不上忙的聲音。
日期:2025-02-23
烏克蘭戰爭將屆3年,挺烏民眾今天在華府集結聲援。現場東歐旗幟飄揚,人數卻明顯低於預期。有民眾憂心烏克蘭終成棄子,也有人將現勢與台灣連結,強調任何協議都不能在當事方缺席下達成,才能確保恆久和平。
日期:2025-02-23
我近日在學校看到很多類似這樣的消息:「美俄談判恢復關係,烏克蘭被排除在會議之外。」
日期:2025-0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