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廚沒有餐廳的制式規範,取而代之的是如回家般的溫馨氛圍,無菜單的料理設定,也讓主廚擁有更多自由發揮的空間。前陣子因疫情關係,為避免群聚,餐廳生意深受影響,但一次只接待一組客人的包場私廚,經營反而逆勢成長,不用和陌生人共享空間,享受和朋友聚會的私密性;近距離地接觸,更能深化主廚和賓客之間的美味關係。
日期:2020-09-02
一位廚師的菜做得好,除了努力與天分,少不了團隊的激盪幫襯;一個品牌的料理做出金招牌,顧守獨沽一味的經典款,也突破舊客層尋覓新滋味;三頂高帽的廚藝團隊合體落腳台灣、老品牌聯手出擊燒出新菜色,一加一大於二的相乘美味,讓識味的老饕專程前往尋香掀味蕾。
日期:2020-08-19
知名的《米其林指南》今年原本打算推出「台中版」,饕客們莫不引頸期盼著看到它將在台中餐飲圈衝撞出的火花。在此之前,《今周刊》率先邀請三位吃遍大江南北的美食家:高雯Liz、鄭夙玲、詹益昌引路,分享各自的台中口袋名單,供老饕們一同品味。
日期:2020-06-17
多數人對西班牙料理的第一印象,大抵就是西班牙海鮮飯,但若把這位近期興起的歐陸菜系新霸主看得如此無聊,那就是吃貨們的莫大損失。西班牙料理之所以能在美食界撐起一定聲量,得歸功地中海氣候的「推波助瀾」,為當地帶來豐饒的物產,而天生熱情的西班牙人更把此項優勢發揮到最極致,對「吃」絕不馬虎,甚至可說是隆重對待,小至家家戶戶必備的伊比利火腿,大至隱世山林的米其林餐廳,無一不投注所有熱情,只為讓各種美味,誘惑著你的味蕾。
日期:2020-06-03
觀察歐美近年來的都市發展,皆與「水」脫不了關係,其實有水的城市才性感,能為萬物提供最溫柔的棲息。現代人尋求一種水岸與生活結合的空間模式,與水共生,藉以帶動都會區域轉型的新契機,而這樣的城市想像也正在台灣上演。
日期:2020-05-27
台灣餐飲市場競爭激烈,不僅有海外連鎖品牌來台開疆闢土,更有後繼綿延的新興業者陸續投入戰場,即使是早已卡位的老字號,也深諳「招牌要擦才會亮」的道理,近年來已有不少老店,暫時關起大門,斥資進行翻修。但改造不一定就能突圍,如何拿捏老與新的巧妙平衡才是關鍵,為來客在熟悉的地方,創造耳目一新的豐盛饗宴。
日期:2020-03-25
在自建家屋的風潮底下,一群極少數分子,摒棄了有效率的方式,用雙手取代大型機具,以自然材料取代鋼筋水泥,採取傳統技法,找回人類蓋家屋的天性。從備料、建造到完工,他們用雙手構築或捏塑,在耗時費工的勞作中,獲得思考與對待生命的機會。透過完成一棟手造自然屋,有人體悟佛法、有人實踐理想、有人療癒了生命……。那不是身體的工作,而是屬於心的工作,構築之際,也在修補著心,並逐一完成了自己的宇宙。
日期:2020-03-18
為了建造U.I.J Hotel & Hostel(友愛街旅館),總經理林建鋒在台南友愛市場蹲點五年,回想自己在工地數便當的日子,這座菜市場是晨昏定省,已是老鄰居般地熟稔。他說:「友愛市場很像我小時候的菜市場,完全就是傳統的樣子。」一個人沉積數十載的生活習氣,完全顯現在攤子的擺置細節:收銀的盒或罐、橡皮筋的各種活用、每個用途不同的掛鉤⋯⋯,看似隨興卻暗藏章法,不正也是某種台南人的特質?
日期:2020-02-19
台北市集。瑞士攤主Damien Kaeser在周遭嘈雜喧鬧聲中俐落地配菜、燒烤、收錢。就在8年前,他還遵循著優雅輕奢的著裝規範,端坐在瑞銀辦公桌前與客戶寒暄。對銀行金融人士來說,即便是移居到其他國家,重操舊業並獲得優渥的待遇,也絕非難事。他卻在搬到台灣之後,「淪為」了餐飲業攤主。
日期:2019-12-16
走進台北晶華酒店地下三樓的空間,推開低調的格柵木門,「樂軒和牛割烹」大片杉木打造的板前,隨即映入眼簾。木桶內擺滿每一餐期會使用到的頂級食材,板前長黃世華一一點名,松露、赤海膽、新潟魚沼越光米、岐阜縣山葵、義大利魚子醬等,這些高級食材都是基本盤。
日期:2019-1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