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美股 行事曆 年金 00891 房地產

火力發電最新與熱門精選文章

熱搜關鍵字:火力發電共有231項結果
政治社會

清水小工廠長子想接家業,卻意外闖進政治圈…蔡其昌自嘲「平凡到沒特色」只能努力:要把台中變生活首都

蔡其昌如此形容自己:「眼睛小小的,長相也不搶眼,在校成績中等,我是一個平凡到沒有特色的人。」他,沒有顯赫家世,高中以前的志願是繼承父親的成衣小工廠,上大學後想當教授,命運卻讓他走上了從政之路,還成為立法院副院長。從求學、就業,到成家,53年來都待在台中。命中註定要留在台中的他,對家鄉自然有很深厚的情感和期待。這次參選台中市長,從交通建設到福利政策…蔡其昌的政見都讓台中人眼睛一亮。他笑道:「我要打造台中成為對年輕人最友善的城市,讓台中成為生活首都。」

日期:2022-11-12

台股

台泥(1101)從50→30元,幾乎年年填息、水泥股龍頭跌破10年線能買嗎?存股達人4張圖解析

水泥是一種技術不高,但需求不會消失,不過產業高門檻需要超大的資本,所以在台灣上市櫃水泥公司共有 6 家,雖然都有賺到錢,但是產業已呈飽和喔!

日期:2022-10-25

政治社會

至少要965萬張同意票,18歲公民權修憲複決才過關!一文帶你看懂這條路有多艱難

中華民國憲政史上第一次修憲公民複決,將在11月26日與九合一選舉合併舉行,為達成965萬同意票的超高門檻,主要政黨與公民團體必須想盡辦法爭取選民目光與認同。

日期:2022-08-24

科技

打造氫能新經濟

氫是宇宙間最簡單、最普遍的化學元素,燃燒後的產物為水,沒有碳排放,能源轉換效率比化石燃料高,是終極潔淨能源,也是邁向淨零不可或缺的拼圖。打造氫能新經濟,開啟淨零新時代!

日期:2022-08-18

情感關係

《女力重生》夫妻齊心的越南麵

這間店今天會有這麼亮麗的舞台,就是因為她能忍受辛苦,儘管生意不好,還是苦熬下去。

日期:2022-06-22

產業動態

水泥業怎麼減碳?台泥近5年8成資本支出都投入進去,成功大減420萬噸碳排

企業ESG的實踐至關重要,甚至攸關未來人類永續發展的目標,因此近年來淨零碳排已成為企業界熱烈討論的話題,在今(17)日政大信義書院與今周刊合辦的ESG領袖論壇上,台泥總經理李鐘培也分享這五年來,台泥雖然為過去被認為是高碳排的水泥業,但在ESG承諾與減碳布局上的努力卻已遠遠超出原有的面貌。

日期:2022-06-17

科技

打造淨零時代競爭力

臺灣2050淨零排放路徑公布,面對淨零碳排的機會與挑戰,淨零轉型是下世代最具潛力的商機。工研院「打造淨零時代競爭力」論壇暨特展,涵蓋能源供給、需求使用、低碳製造、永續環境四面向創新科技,全面網羅產業邁向淨零的必備關鍵。

日期:2022-05-16

心法與觀點

存股助理第168期︱踢除台泥,兼論亞泥以及停損的教訓

我們決定將台泥(1101)踢除於存股池,這是一個痛苦的決定,也凸顯出追蹤台泥過程中我們犯了許多錯誤。不過,有了這次教訓後,相信在未來存股價值投資修煉之路上會變成更成熟一點。

日期:2022-05-11

政治社會

未來展望》穩健增量,調度也需縝密規畫 綠電多點開花 電網管理挑戰才要開始

「有些國內的中小企業,開始被歐洲客戶要求說明生產過程用了多少綠電、未來對綠電的規畫又是什麼;不只製造業,很多金控公司也面對落實ESG(環境、社會、治理)的壓力,宣布要走向RE100(一○○%使用再生能源)⋯⋯。」中租能源資深副總經理謝明宏,細數近期接觸的綠電買家,並分析企業使用綠電是條無法回頭的單行道,「只要開始買,就只會愈買愈多,綠電市場供不應求這件事,即將發生。」

日期:2022-05-04

政治社會

捷運開不動、大巨蛋點不亮...比缺電更迫切的「台灣電網危機」:為何有電卻送不進去?

編按:歷經馬郝柯3任市長、延宕逾20年的電力建設松湖超高壓變電所,據了解將在11/24都市計畫審議會議排定審查。根據自由時報報導,台電與北市府多次溝通後,9月底都審會議通過松湖變電所「下層」設施,但「上層」建築物退回,要台電納入更多公益設施、外觀須重新設計等,不過就算闖過都審、開始動工,最快要7年才能完成。無黨籍候選人黃珊珊曾在早前的辯論中提到,台北市有22件用電申請案被限電,因此無法核供電力,台電後發出聲明指出,台北市不是沒有電,而是電送不進去。台電強調,已與北市府多次溝通達成共識,盼候選人回歸專業探究實際問題癥結,台電在後續行政程序上將盡最大努力,也非常願意持續與北市府團隊溝通,共創台北產業發展及供電雙贏。經濟部長王美花也針對限電一事表示,台北市並不缺電,問題在於輸電,台電希望能和台北市政府在松湖變電廠規劃上好好合作、解決用電問題。而民進黨立委洪申翰則是說,黃珊珊從議員到副市長都一直阻擋松湖變電站解決方案是事實,「她當了副市長也提不出更好作法,這也是事實」。《今周刊》早在2022年5月,第1324期《台灣電網危機》探究供電危機成因,不能只爭論「缺不缺電」,因為電網的脆弱,是眾多因素加總現象。(原文刊載於2022/5/4,更新時間為2022/11/22)

日期:2022-05-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