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0056 0050 輝達 00878 00940

澳洲最新與熱門精選文章

熱搜關鍵字:澳洲共有2791項結果
國際總經

網路革命引爆低軌道衛星商機 ——兼論連接器大廠瀚荃

通訊技術歷經近半世紀的演進,從1G發展至現階段的5G,為克服高速傳輸之地形障礙,低軌道衛星成了炙手可熱的一大商機,企業名人也紛投入建置,將引爆新一波網路革命。

日期:2021-09-22

台股

看懂BDI指數,暴漲暴跌的市場風險!散裝股進入調整 避開大船保平安

根據《財訊》報導,散裝市場指標性指數BDI 8月中下旬至今大起大落,讓散裝股的股價波動度加大,面對中國對鐵礦砂需求恐減少,以大型散裝船為主的公司營運表現,必須多加注意。

日期:2021-09-17

國際總經

23歲男不想上班 竟騙老闆「我確診了」... 害慘25同事隔離、工廠停工!下場曝光

新冠(COVID-19)疫情肆虐全球,病毒傳染力極強,人人避之唯恐不及;然而,卻有人異想天開的把歪腦筋動到這波瘟疫上。一名23歲的年輕男子為了不想去上班,竟編理由誆騙老闆,謊稱自己「確診」,老闆收到訊息後不疑有他,立刻關閉建築工地,並隔離25名工人,經濟利益也因此受損。

日期:2021-09-16

政治社會

深度專訪》亞洲權威公司治理機構首席專家Neesha Wolf 公司治理沒有「標準答案」 台灣需要改變的,是「文化」!

「我在台灣,常聽到人問說,你的期待是什麼?」在與《今周刊》寒暄幾句後,面對本刊遞出的問題,亞洲公司治理協會(Asian Corporate Governance Association,ACGA)台灣觀察員吳麗莎(Neesha Wolf)沉思了幾秒,給出了一個頗讓人意外的答案。「這個題目本身,其實正映照出台灣整體公司治理的問題……。」吳麗莎說。

日期:2021-09-15

焦點新聞

深度專訪》代工思維只求「標準答案」…亞洲權威公司治理機構專家:台灣需要改變的是文化!

「我在台灣,常聽到人問說,你的期待是什麼?」在與《今周刊》寒暄幾句後,面對本刊遞出的問題,亞洲公司治理協會(Asian Corporate Governance Association,ACGA)台灣觀察員吳麗莎(Neesha Wolf)沉思了幾秒,給出了一個頗讓人意外的答案。「這個題目本身,其實正映照出台灣整體公司治理的問題……。」吳麗莎說。

日期:2021-09-15

政治社會

台積電董事平均每人年領5千萬!一張表看上市公司董監酬勞,為何台灣公司治理讓外資傻眼?

進步神速、幾乎可謂亞洲地區的模範生……,這是近年國內企業及投資人在談及台灣「公司治理」的共同印象;但,在多數走在「治理趨勢」最前列的外資法人眼中,台灣的公司治理,其實還有許多值得檢討的地方,甚至存在不少令人搖頭與稱奇的亂象。本刊從1份報告出發,彙整各家外資意見,帶領投資人走一趟台灣公司治理的「未竟之路」。

日期:2021-09-15

國際總經

台灣海峽局勢今年成為國際焦點! 這位日本眾議員是幕後關鍵 但為何澳洲、歐洲國家也表態關切?

向來最挺台灣鞏固國防的外國就是美國,在軍售之外也不時有美國軍艦通過台灣海峽,宣示自由航行權,並體現美國鼓吹的「自由而開放的印太地區」,國人對此或許不會太陌生。但從今年開始,美國以外的亞洲國家,甚至是歐洲大國,公開關切對台海局勢及穩定的案例愈來愈多,其中最引人矚目的例子就是日本防衛省(就是國防部)每年發表的防衛白皮書,今年第一次白紙黑字指出,台海安全對於日本的重要性。不僅如此,日本、越南、澳洲,甚至法國,在雙邊政府高層會談的會後聲明,幾乎都提到台海穩定的重要性。為何過去常被稱為「國際孤兒」的台灣,如今在國際社會獲得的關注愈來愈多?

日期:2021-09-13

政治社會

76年前今天也是颱風! 嘉明湖死亡空難讓他6歲喪父 51年後功成名就 他到父親墓前說「我的生命就是你的」

「他那時是在日本的戰俘,他撐過了戰爭,到最後都還生還。」「美國人大方地讓他們搭B-24(轟炸機)回家,這樣就不用等船回家,其中一架B-24被捲入一場颱風,在台灣墜毀,我父親就在上面。」「我那時才6歲,年紀那麼小是不太可能想像爸媽生活是如何。但難過的是,她收到(噩耗)電報時,我在旁邊目睹一切。」「這件事給我的衝擊很大,我一直想彌補他們被奪走的生活,所以我才有這些創作,我想要有所貢獻。」

日期:2021-09-10

生活消費

中秋宅在家團圓,吃爆打卡名店 烤肉懶人包夯起來

打過疫情三級警戒的「內戰」,各家餐飲業者因應政策,為中秋佳節玩出外帶新花樣,不用灰頭土臉「烘肉」,也降低外出感染風險,一家人慢慢烤,最能為團圓的歡樂濃度幸福升溫。

日期:2021-09-08

職場

專家點評》專訪《無聲的入侵》作者 從親中到抗中 澳洲凝聚共識的三堂課

書,是在二○一八年二月於澳洲出版。作者克萊夫.漢密爾頓(Clive Hamilton)回憶,在書稿終於可以送印之前,有三家出版商先是讓他碰了軟釘子,他們拒絕出版的理由都一樣,「擔心遭到北京報復」。

日期:2021-09-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