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正襟危坐在餐桌前用餐,到花東吃美食有更多不同的體驗方式。聽原民私廚老闆說菜,大啖創意無菜單料理,或跟著達人上山採集食材、親手製作植物食器於河邊用餐。三種令人垂涎欲滴的用餐方式,體驗從產地到餐桌、豐富多元的花東美味關係。
日期:2023-12-06
(今周刊1406)都蘭國,一個僅有十餘人、平均年齡三十多歲左右的年輕團隊,他們運用最傳統的部落年齡階層制,並融入新的地方創生思惟,致力讓都蘭文化煥發新生。
日期:2023-11-29
提到位於離島地區的金門,人們總是聯想到壯闊的戰地風情,然而,這座小島不僅保存著特殊的歷史遺跡,還擁有許多臺灣本島相對罕見的閩式建築、特色洋樓,以及極具盛名的風獅爺雕像⋯⋯,甚至還是歐亞水獺與活化石「鱟」的重要棲地。現在不妨規劃一趟金門之旅,探索這座神秘島嶼的多樣魅力吧!
日期:2023-11-13
2050淨零碳排已是全球共識,也是臺灣目標,澎湖配合國家政策,由縣長陳光復領軍推動永續三箭,建設低碳示範島、加強綠能發電,海洋復育大藻礁固碳計畫,讓灑落臺灣海峽的海上珍珠,成為淨零轉型模範生。
日期:2023-09-22
前內政部長李鴻源日前參訪越南,質疑「台灣裝一支風機的錢在越南可以裝三支,那另外兩支的錢到哪去了?」經濟部以「這個謠言太扯了」邀請經濟部長王美花、能源局局長游振偉,以影片方式向大家說明差別在哪裡?
日期:2022-12-27
記一段難忘的金門史蹟之旅!帶著員工完成一趟金門的員工旅遊,看到員工充滿著滿足的笑容,可以感受到這趟旅行大家都很滿意!
日期:2022-10-13
每年4月22日為「世界地球日」(Earth Day),為提高新住民及國人對環境保護的意識,移民署北區事務大隊臺北市服務站今(21)日舉行「新住民家庭教育暨法令宣導」課程,邀請馬來西亞新住民曾詩琴,分享利用AI人工智慧科技辨別海洋生物,曾詩琴堅信唯有認識海洋才能呵護海洋進而守護地球。
日期:2022-04-26
「海廢」問題並非一朝一夕造成的,人類經年累月製造的廢棄物、一次性塑膠用品不斷入海,隨洋流在世界海域裡漂泊,美國喬治亞大學工程學院的研究揭露公布,每年有800萬噸塑膠流入海中。去年《今周刊》踏查全台,嘗試揭露海廢「台灣版」的來源,今年再度踏上舊地,看看除了「清理」外,我們還有什麼解決之道?
日期:2022-04-20
環保署今 (2) 日舉行環評大會,審議通過三接外推案,台灣中油表示,三接工程已施工 3 年,工業港將再外推455 公尺,離岸1.2公里,完全避開潮間帶藻礁,落實生態保護的承諾,觀塘第三天然氣接收站力拚 2025 年完工運轉。
日期:2022-03-02
「淡蘭文風為全台之冠!」清朝時期欽差大臣沈葆楨曾發出如此感嘆,這片綠油油的蘭陽平原,孕育出宜蘭一代代的藝文人士,直至今日仍是文學薈萃之地。隱藏在田野風光背後的宜蘭本土文學,與自然景觀撞擊出直擊心靈的詩篇,走訪宜蘭獨立書店,看他們為文學做出的努力,在田野中飄出迷人的書香。
日期:2022-0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