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離岸、在岸到陸域的風電,從風機水下基礎工程到塔架、風片再生等領域,都有台灣業者投入;在綠電產業蓬勃發展的大趨勢下,這些業者大顯身手,現正寫下台灣傳奇。
日期:2024-07-03
直擊漁電共生的光電產業這次考察行程最後一天,我們來到台南的北門看整合完成的170公頃的雲豹能源漁電共生漁場,下午再到七股看泓德能源旗下的星源漁業。我們常說百聞不如一見,只有用自己的雙眼,雙腳探索真相,才能找到比較接近事實的答案。
日期:2024-06-30
《今周刊》週三(6/26)舉辦2024第七屆「台灣大未來國際高峰會」,雲林縣長張麗善以「氣候變遷下雲林的韌性與創新」為主題發表專題演講,分享雲林縣如何透過智慧農業,讓農業大縣走出新道路。「雲林是台灣的廚房!」專題演講一開始,張麗善以雲林為農業大縣的背景開始談起,「你吃的三把蔥裡面,有一把是雲林的;你吃的三條豬,有一條是雲林的!」她舉例。張麗善指出,雲林是台灣糧倉,是最大的蔬果中心、畜產中心,他在2018年上任縣長時,雲林的農業產值769億元,到了2022年,成長了130億元,達到了890億元的規模,甚至還打出自己的「雲林良品」的品牌。只不過,雲林的農業產值提升,但對於雲林廣大的農業人口而言,卻依然不夠多。張麗善表示,雲林縣有66萬人口,有49.7%、將近33萬人口從事農業,換算下來,所有從事農業的人,一年收入約25萬元,遠低於勞工基本工資。「雲林要兩脫,第一要脫胎換骨、第二要脫離貧窮」,張麗善坦言,雲林的背景相對艱困,除了高齡化還有少子化,「50歲以上的人佔雲林人口比例超過65%,65歲以上超過20.7%」,還「生不如死」,每年死亡人數超過7、8千人,出生人數3、4千人。雖然面臨挑戰,但張麗善表示,雲林仍不遺餘力要符合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2020年就已經透過縣務會議成立SDGs團隊,也有出版自我檢視報告,透過大健康產業、永續農業建立韌性的綠色產業,更成立極端氣候變遷辦公室,因應未來氣候挑戰。
日期:2024-06-26
前農業部長陳吉仲、台電董事長曾文生週五(6/21)共同出席「農業綠能總體檢」論壇,盼為農業綠能用地問題提出解方。
日期:2024-06-21
一座結合農業、美食、旅宿及藝術的有機農場,還有近九千片光電板實現能源自主,不僅吸引青年返鄉、也帶動地方發展……。如日本KURKKU FIELDS農場的「農電共生」新模式,有可能在台灣發生嗎?
日期:2024-05-15
台南檢調專案小組偵辦光電弊案,起訴官商共15人,包括市府經發局前局長陳凱凌、力暘集團總裁古盛煇外,經濟部能源署組長林文信也名列其中。他曾因友善太陽光電發展環境,2022年獲行政院模範公務人員,當時更接受院長蘇貞昌表揚。
日期:2024-04-26
賴清德第三波新內閣人事週二(4/16)公布,經濟部長由崇越集團董事長郭智輝出線,事前並未出現在各界猜測名單之列,外界評論充分展現賴清德「籌組民主大聯盟」的魄力與用人標準。郭智輝畢業於國立台北大學企管碩士,現為崇越集團董事長,崇越科技為全台半導體材料最大供應商,亦是台積電重要的供應商。在週二的記者會上,郭智輝特別提到,因為自己是來自民間,對產業面對的五缺問題感受很多,「但今天才被發布當部長,我會在520期間請教相關朋友、學者,上任後再來與各位報告」。週二(4/16)股價在大盤重挫超過500點、跌破2萬點關卡之際,崇越董事長入列內閣,帶動崇越股價盤中由黑翻紅、近11點30分上漲13元或5.2%,來到261元,在半導體股全倒的狀況下,表現相當亮眼。在確定接任後,崇越發出新聞稿,郭智輝表示,將以40年的產業經驗與人脈,推動台灣經濟永續轉型,更上層樓;同時,將依法辭任崇越集團相關事業的所有職務,名下持股已於4/10全數轉讓。
日期:2024-04-16
太陽光電產業永續發展協會在4月10日在圓山飯店舉行第一屆第三次會員大會,經濟部部長王美花、台灣金控董事長沈榮津、能源署長游振偉、立委洪申翰、鍾佳濱、林岱樺等人皆到場共襄盛舉。業者也直指光電發展處處碰壁。
日期:2024-04-11
台灣在能源轉型之路,如何在台灣有限的土地資源上,有效利用發揮地力,而台南是全台養殖漁業重鎮,魚塭面積近1萬4000公頃,在漁電共生發展上,又扮演什麼樣的重要角色呢?
日期:2024-03-26
《今周刊》18日主辦《ESG永續台灣第四屆國際高峰會》,上午邀請到總統蔡英文、經濟部政務次長曾文生、CDP首席影響官Nicolette Bartlett等貴賓,為台灣共探零碳時代解方;下午場星星電力總經理關婷怡、豐溢綠能材料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施承享以「綠色轉型」分享實踐永續講座。
日期:2024-03-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