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聯合國氣候峰會(COP 29),將於11月11日到24日,在中亞國家亞塞拜然首都巴庫(Baku)舉辦。2023年在杜拜舉辦的COP 28,吸引了近十萬人參加,相比之下,本屆峰會不論在場地面積、參加人數及攤位上,都不及去年。但,峰會將討論的主題,可能比去年還重要,主要有幾個重要問題需要解決:氣候融資、新減碳目標及《巴黎協議》第六條下的跨國碳交易機制。本文茲就四項重要議題,整理如下:
日期:2024-11-05
響應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臺灣證券交易所作為臺灣資本市場領頭羊,採取雙管齊下的策略推動SDGs,建構永續市場,實踐永續責任。對內,證交所落實綠色營運、誠信治理,以及社會共榮之責;對外,推動國際合作,協助上市公司強化ESG以健全證券市場,並籌設碳權交易平台,創新制度商品,支持國家淨零排放政策。
日期:2024-11-01
彰化縣最近因執行垃圾破袋稽查政策,受到各界矚目,吸引全台各縣市紛紛前來取經。其實,除了大刀闊斧執行資源回收垃圾減量措施外,彰化縣原本就是「環保模範生」,不僅資源再利用有許多創新作為,還在今年的「112年環境保護績效考核」獲5座特優、5座優等的好成績,讓彰化成為全台「環保領頭羊」。
日期:2024-10-30
淨零號角響起,台灣身處全球供應鏈重要一環,減碳成為企業必修課題!台灣碳交易之父—李堅明,現任國立臺北大學自然資源與環境管理研究所兼任教授,也曾擔任財團法人台灣綜合研究院副院長、行政院能源與減碳辦公室諮詢委員等。長期深耕綠色永續、氣候變遷與產業碳排因應等議題。擁有豐富經歷的他,將於11/9在 TSUTAYA BOOKSTORE 新竹湳雅店舉辦分享會,帶著企業轉化現有的碳交易挑戰為未來成功的機會。
日期:2024-10-30
全球面臨氣候變遷與環境破壞的雙重挑戰,永續旅遊成為影響旅遊產業未來發展的關鍵。在享受美好旅遊的同時,所有利害關係人只要願意嘗試改變,就能為環境和社會做出更多實質貢獻,也是地球村民的共同責任。全球永續旅遊認證組織EarthCheck與專精永續設計與ESG的RCI智森顧問強強聯手,將年度ICF全球峰會移師臺灣,帶領產官學研探索與實踐綠色旅遊願景,藉由產業領袖的知識分享,開啟永續與有責任的觀光新浪潮。
日期:2024-10-30
環境部長彭啓明認為,就部分國家行之有年的純粹徵收碳費或碳稅來說,他認為更適合台灣國情、更有助促進台灣走向減碳目標的作法,是建立碳交易的制度。至於政府將推動的碳排放總量管制與排放交易(碳交易),鋼鐵業或石化業等受到影響較大的傳產業來說,這項制度並非只是要收碳稅,更是要鼓勵排碳大戶的減碳作為。彭啓明也提到,已經有141家上市櫃公司在其發布的ESG報告中,承諾要減少碳排,因此他有信心在台灣有機會推動建立碳交易制度及市場。
日期:2024-10-28
新冠疫情後航空業復甦,今年全球航空載客量和營收可望創新高,航空貨運也表現亮眼。各大業者豐收之餘,還得同時投入減碳行動,才能讓產業永續。
日期:2024-10-23
從品牌聚集的時裝週到名模走秀伸展台,光鮮亮麗的時尚產業總是吸引眾人目光,但流行時尚同時也帶來許多環境問題,如過度生產、資源浪費與環境污染等。面對這些挑戰,人工智慧(AI)的崛起正在為紡織和時尚產業帶來重大的變革。AI技術與應用不僅提升上游設計效率,也將翻轉整個供應鏈製造流程,幫助產業解決過去難以克服的問題。
日期:2024-10-22
《今周刊》第五屆「永續城市SDGs大調查」結果周三(10/16)揭曉!調查方法大量採納城市進度指標,高雄市成為本屆最大贏家,除了首度拿下「永續城市特優獎」外,更囊括「經濟力」與「環境力」特別傑出獎,以及「最佳首長信任獎」、「最佳高齡友善城市獎」等5座大獎,證明城市拼經濟的同時,也能兼顧環境永續。在經濟表現部分,從市民收入來看,高雄人去年年平均可支配所得39.2萬元,年逾6%,為六都第一。此外,高雄市政府近年在減碳、減汙方面也表現亮眼,空品良率不斷成長,不僅過去4年都超過80%,更每年持續成長、今年截至8月空品良率高達89%。高雄市長陳其邁接受《今周刊》發行人梁永煌頒獎。他在致詞時非常感謝《今周刊》的肯定。
日期:2024-1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