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環島演講「宣導如何減少吃藥」的藥師胡廷岳,甚至部落格已提供超過40種「預防疾病惡化」、「幫自己設計簡單健康生活」的實際減藥建議。若你也同意廷岳我的理念「這輩子的藥,能吃越少越好」,那你一定也會同意這句我正在對所有病人、我的家人說的話:我要阻止你吃清冠一號。原因有兩個。
日期:2022-05-24
「我開抗憂鬱劑和抗不安劑給你,先服用一陣子看看。」就診的第一天,我本來抱著僥倖的心態,打算接受心理諮商就好,不吃藥。不過醫生以溫柔卻不失堅定的態度開藥給我,沒人愛吃藥,再說,更沒人會愛吃「精神科的藥」吧。「接受藥物治療之後,等狀態好起來,我們就正式開始心理諮商,你現在這種狀態,就算做了諮商也沒有多大效果。」醫生把人的身體、心理和想法三者之間的關係畫在白紙上,認真說明了好一陣子。
日期:2021-10-01
這篇絕不會談數據研究學者等等讓人聽不懂的語言。我依舊會提供白話文的觀點,還有做得到的醫療建議。在這篇,你會聽到身為醫療人員的我是怎麼看待「有效率」、為什麼美國人會選輝瑞和莫德納?以及為什麼新冠肺炎疫苗「先發明先贏」。最後會提到,如何拯救你和你的家人。
日期:2021-06-07
資深藝人羅霈穎被發現猝逝在台北八德路的工作室內,經警方鑑識現場,發現屋內有醫院開立的「意妥明」藥錠,真正死因仍待釐清。但意妥明真的有那麼危險嗎?
日期:2020-08-12
阿華姨退休後忙著帶孫子、做志工,看似生活充實,實則非常焦慮,經常擔心子女和先生,就連買菜、做家事也總是擔憂自己做不好或趕不上時間,晚上則常常失眠,導致白天更疲勞。原來,阿華姨這樣的表現就是典型的「焦慮症」。
日期:2020-03-19
當天色變暗,睡意會變濃;當天色變亮,人會自然醒來。這種可調整身體的「生理時鐘」、帶來「睡意」的睡眠荷爾蒙稱為褪黑激素。而好的飲食習慣和生活方式更可以讓我們一夜好眠!
日期:2019-12-14
許多民眾都有失眠的困擾,慢性失眠比例在50歲後更是明顯增加。服用鎮靜安眠藥物治療時,應遵守醫師指示,若長期不當服用安眠藥,恐增加跌倒、骨折、記憶力衰退、反應下降等問題。
日期:2019-09-14
一旦洗腎,就要洗一輩子?這是國人的迷思。醫師指出,造成腎功能衰竭的因素很多,長期的慢性腎臟病大多不可逆,但只要早期發現治療,特別是急性腎衰竭,仍有可能不需終身洗腎。很多人常誤以為,一旦洗腎就是大限將至,事實上是因為腎臟功能惡化,在不得已的情形下,才需要洗腎治療,洗腎只是治療嚴重腎臟衰竭的手段,並非洗腎治療本身造成器官損傷。
日期:2019-08-05
升國三那年被診斷出罹患第一型糖尿病,林嘉鴻的人生因此改變。從一開始的抗拒到接受,直到從生活中找出實用可行的飲食與運動管理策略,他說:「糖尿病其實一點也不可怕!」
日期:2019-05-20
2022.02.04編按:前國防部長、現年76歲的退輔會主委馮世寬初三(3日)晚間驚傳因心臟衰竭併發肺水腫,一度插管急救送進三軍總醫院加護病房。對於馮世寬最新情況,退輔會對外表示,目前狀況尚好,並謝謝各界關心。心臟科醫師建議,其實從日常生活可以約略評估心臟衰竭的嚴重度,爬兩層樓會喘為「輕度」,爬一層樓會喘為「中度」,坐著會喘就是「重度」。走路活動就會喘,代表血液供應不太夠,下肢會有點水腫,晚上睡不好一直起來尿尿,這些都有可能是心臟衰竭的表現,如果有觀察到這些表現就應該就醫檢查。
日期:2019-05-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