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4月22日是世界地球日,台灣自2019年10月下旬展開「向海致敬」計畫,但18個月後的今天,台灣的海岸乾淨了嗎?《今周刊》今發起「還海行動1095」,號召各界將海岸廢棄物回收再製成「新國民拖鞋」,打造海廢循環經濟。
日期:2021-04-22
響應每年4月22日的「世界地球日」,希望透過手作縫製專屬環保杯套的DIY活動,宣誓「減塑、環保、愛地球」理念,打造永續生活環境,藉由新住民家庭教育課程,讓新住民朋友一針一線地縫製各種不同顏色小熊環保杯套,感受到臺灣全面性的推廣環保,愛護地球的美意!
日期:2021-04-22
近年全球科技巨擘相繼承諾,最晚2050年達到碳中和,帶動供應鏈潔淨能源計劃,並加速轉用綠電。台灣居全球半導體供應鏈關鍵,為了確保訂單、符合國際規範,加入採用綠電等再生能源的大廠也愈來愈多。舉例來說,台積電(2330)、鴻海(2317)、和碩(4938)及正崴(2392)等蘋果及非蘋果供應鏈,近年來佈局綠色能源市場愈來愈積極,今年太陽能及離岸風電的佈局都逐漸進入收割期。
日期:2021-04-21
能源轉型是國際重要課題,Google、Apple等科技大廠更承諾,自家供應鏈生產要做到100%碳中和,以緩和氣候危機及天災衝擊,這掀起了一波全球產業鏈的綠色革命。不少國家或地區近年陸續公佈自己的「碳中和」(carbon neutral)目標,並且在政策制定、商業模式、能源轉型、環境法規等層面,都會有相應調整。面對全世界邁向零碳排的趨勢,經濟部次長曾文生今天表示,減碳、降低製程排碳量、國營事業轉型及交通事業電子化,都是為未來政府優先推動方向,且「負碳技術」的投資與開發將是未來關鍵政策之一。
日期:2021-04-19
2020年12月適逢巴黎氣候協定簽訂五周年,聯合國再次呼籲各國宣布進入氣候緊急狀態。持續追求氣溫升幅控制在1.5℃已視為基本門檻,近期在國際間掀起的熱潮便是「碳中和」(carbon neutral),尤其英國首相(Boris Johnson)率先提出於2030年前降低碳排放量的宏偉計畫,並設定淨零排放量目標。
日期:2021-04-19
19世紀,第一輛電池動力車問世,2021年,全球電動車銷售將突破300萬輛,百年以來,電池技術的持續演進,充電設施的加速滲透,電動車即將展開飛躍成長,駛向更快、更遠、更安全的未來。
日期:2021-04-16
樂見太陽能產業在台灣生根這次到台南參訪,去看了安集,大亞及聚恆,都與太陽能產業有關。過去十幾年來,台灣有很多業者投入太陽能產業,股價一度漲到十分驚人的天價,像是益通一度漲到1205元,茂迪一度漲到985元,後來都在中國大陸大規模國家補貼,擴廠中被打趴在地上,益通股票最後變成壁紙。
日期:2021-04-09
歐盟新法規SFDR上路,ESG的定義界線勢將更加明確嚴謹;影響所及,機構投資人恐怕也會對高耗能、高汙染產業更加敬而遠之。然而,誰說在ESG評比中先天不利的產業裡,就一定沒有力拚永續的好戲?從聯電與中鋼兩家業者的案例可以看出,產業環境再怎麼惡劣,只要用心發想,仍能找到拚出ESG佳績的另外一條命運線。
日期:2021-03-31
聯合國的高調嗆聲、歐美資產管理業者的憂慮、乃至全球一眾高汙染產業的困境,都指向一場由歐盟發起的「革命」。3月10日,一部英文簡稱SFDR,中文名為《永續金融揭露規範》的新規,於人口近5億、成員國多達27國的歐盟,正式落地實施。這部以「打假」出師、「反漂綠」為名的法令,被認為將是推動近年在全球風起雲湧、訴求「良善投資」的ESG浪潮,再往上邁向另一高點的第二波革命。這場革命引發的漣漪效應,政府、企業與投資人皆無法迴避。
日期:2021-03-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