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周刊1416-1417)「突然發覺,我的人生這麼忙,究竟是在忙什麼……?」說出這句話的,是台灣資本市場的傳奇人物之一,「期貨天王」張松允。
日期:2024-02-05
「眼前像有道始終走不出去的迷宮」「胸口像情緒巨石壓住,連一絲喘息空間都沒有」「身心靈都被困在漆黑中,無法動彈」憂鬱症患者口中的形容詞彙,讓外界一窺疾病對病友所造成的巨大衝擊,或許是因害怕旁人的異樣眼光會造成二次傷害,或被貼上撕不去的標籤,僅有不到2成患者願意公開談論。肯愛社會服務協會(後簡稱肯愛協會)是國內第一個由憂鬱症病友所組成的非營利團體,20年來從搶救憂鬱症到精神疾病關懷幫助,透過希望與力量,陪伴每一位病友與家庭穿越創傷與憂鬱,讓愛成為最有效的療「鬱」力。
日期:2024-01-25
高壓氧治療的適應症愈來愈多,但是,什麼是高壓氧? 它的療效原理又為何?是否具有促進血液循環及血管組織再生的能力? 本文帶你了解相關療程須知。
日期:2024-01-24
2024年總統大選暨立委選舉如火如荼進行,相關訊息佔據國人一大部分的生活,但選舉結果必然是幾家歡樂幾家愁,此時除了候選人之外,民眾也容易出現生理和心理的狀況,如焦慮、易怒、憂鬱等。亞東醫院精神科林竺君醫師提醒民眾,務必注意自己是否出現「選舉症候群」。
日期:2024-01-12
現今氣候多變化,忽冷忽熱讓許多人都有頭痛加劇的困擾,根據世界衛生組織WHO統計偏頭痛是造成15-49歲青壯年族群失能排名第一的疾病!天氣變化可能是偏頭痛發作的觸發因素之一,以及壓力變化、生理期、睡眠習慣改變或刺激性味道等也都可能是誘發頭痛的因素,以往多數人只能靜待頭痛發作時間過去、讓頭痛自行緩解或吃藥來改善,甚至嚴重到需要跑醫院急診治療,現在則可以透過針劑注射治療、微創手術治療來預防且減少頭痛發作的頻率與次數。
日期:2024-01-05
今周刊編按:第三次總統選舉公辦政見發表會登場,第一輪發言3名候選人都不約而同,針對近期震驚社會的校園割頸命案表達意見。民進黨總統參選人賴清德表示,要落實社會安全網2.0,普及預防、及早介入,提供受扶助個案連續性的幫助。國民黨總統參選人侯友宜則表示,將強化教育預防與懲戒輔導,重新審視少年事件處理法對於重大犯罪刑責,刑事處分年齡應該要從現行16歲降至14歲。民眾黨總統參選人柯文哲則是先替亡者默哀10秒,提出「預防重於治療」的機制。他提出短板理論,木桶能裝多少水,端看最短的那一片木板決定。如何建構一個社會安全網,是領導人要思考的問題。
日期:2023-12-28
「要讓偏鄉重生固然需要明確的上位政策,但更需要在地人的熱血參與⋯⋯。」這兩句話,是照抄5年多前的《編輯室報告》,當時我們前進日本,採訪這個高齡國家搶救非都會區人口危機的解方,並且首度報導「地方創生」的概念。日本是在2014年正式制定國家級戰略的地方創生政策,我們前進當地時,是政策上路約莫4年多的時間點。
日期:2023-11-29
2024總統大選倒數74天,選情逐漸白熱化,民進黨賴清德、國民黨侯友宜、民眾黨柯文哲、獨立參選的鴻海集團創辦人郭台銘,各陣營持續在各地衝刺選情、拉高聲望。10月最受矚目的便是「藍白合」。國民黨與民眾黨從10/14起正式開始「藍白合」磋商與談判,侯、柯雙方不斷隔空喊話,並由柯文哲與國民黨主席朱立倫,在10/30展開首度「政黨協商」會談。此外,中國10月下旬對鴻海富士康集團展開稅務和土地使用調查,引發熱議。郭台銘此後減少出席公開行程,僅在10/29出席「北台灣媽祖文化節」活動,但仍持續透過臉書發表政見或時事見解。隨著各總統參選人競選活動強度、密度都在提升,透過各種場合提出各類政見、政策及其看法,《今周刊》彙整總統參選人9月底至10月期間所提各大領域政見或政策,根據時間軸順序整理,供讀者比較參考。
日期:2023-10-31
(今周刊1400)一名年輕博士、三位熱血大叔試驗十年,在農田上架起太陽能板,達到農收和能源自給「雙贏」,他們讓荒地重生,為老化農村導入新經濟,證明了農作和光電可以共存共榮,相互加值。
日期:2023-10-18
護理師人力荒沉痾難解,疫情後更大爆出走潮,延燒影響到醫療量能,政府盼透過砸錢補助、三班護病比入法留才,但為何護理師質疑規畫不恰當?
日期:2023-1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