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0056 0050 輝達 00878 00940

清零最新與熱門精選文章

熱搜關鍵字:清零共有406項結果
國際總經

紐約時報》為何台灣能製造最先進晶片,中國辦不到?「世界是平的」作者親訪竹科,挖出台積電成功秘密

<編按>《今周刊》為您精選《紐約時報》最具價值的全球時事,人文、財經、科技、進步的新聞報導,給您最快速、最前瞻的國際視野。

日期:2023-04-21

台股

鴻海(2317)不管怎麼殺都停在100元附近...挖出鴻海股價特別現象:這樣存股「股息價差兼得」

2022年第四季衰退嚴重,主要就是來自中國清零導致營運衰退,先姑且不論產業景氣反轉了沒,但鴻海產能在全球的佈局有很大一部分來自中國,當你工廠一直停工也無法出貨,不僅無法出貨還可能會被客戶轉單出去,一來一來當然會侵蝕獲利了...

日期:2023-04-11

存股池追蹤

存股助理第308期︱麗豐KY、崇友法說會記要

上週我們參加麗豐KY(4137)與崇友電梯(4506)法人說明會,將重點摘要如下,同時探究兩家公司2023年的展望。

日期:2023-04-03

國際總經

「用小米和步槍打敗敵人」請別當笑話看!習近平不是說說而已 美《外交》雜誌:他正準備戰爭,世界要當真

中國領導人習近平表示他正在為戰爭做準備。美國《外交》(Foreign Affairs)雜誌最新報導,表示習近平說他正在讓中國為戰爭做準備,而世界應該認真看待這件事。該篇長文由美國前副國家安全顧問博明(Matt Pottinger)與《華盛頓郵報》前駐北京記者潘文(John Pomfret)撰寫,他們從中國3月舉行的兩會上嗅到了有異於以往的跡象。

日期:2023-04-01

存股池追蹤

存股助理第304期︱藍天法說會整理與觀察

我們這星期三(3月22日)去參加藍天(2362)法人說明會,現場只有兩位參加,藍天仍完整詳細的做完簡報,並回答我們的問題,法說會歷時1.5個小時才結束。

日期:2023-03-24

金融

元大寶華下修今年GDP只剩 1.91%!普發現金6000元,有助刺激經濟成長?董座解答了

「舊經濟模式被打破,『高成長、低通膨』的時代結束了,轉變成『高通膨、低成長』的新經濟模式。今年全球與台灣經濟成長樣貌「肌力不足」,貨幣政策的傳導路徑正衝擊金融市場,接下來將影響經濟動能,下半年看不到明顯的復甦。」元大寶華綜經院董事長葉銀華示警。

日期:2023-03-22

傳產

經典賽》「我包裝好計畫,他就一口答應」,悍創張運智砸2.6億搶主辦權:辜仲諒絕對是我的大貴人

根據《財訊》報導,世界棒球經典賽,是由美國職棒大聯盟(MLB)和世界棒壘球聯盟(WBSC)共同策劃的國際棒球大賽,由於有大量大聯盟職業球員參與,在2011年世界盃棒球賽停辦後,已成為棒球界最高規格的一級賽事。台灣曾在2013年時,悍創運動行銷公司便與中華民國棒球協會合作,主辦第3屆分區預賽。那一屆中華隊在一片不看好的狀況下贏了澳洲與荷蘭,以預賽第2名之姿前進東京複賽,雖然最後不敵日本古巴,鎩羽而歸,但當時中華隊先發投手王建民伸卡球的精采表現,仍深深刻畫在老球迷的腦海中。

日期:2023-03-20

金融

存股族快看!玉山金股利縮水,國泰金、富邦金拚「穩定配息●元以上」…這9檔有望「維持高配息」

2022年金融股遭連環負面衝擊,就算賺錢,今年也要以充實資本與營運資金為優先,現金股利發放肯定縮水,熱愛現金配息的存股族該何去何從?

日期:2023-03-15

國際總經

「華爾街大行看中國的經濟學家,被中共滲透很厲害!」《紅色賭盤》作者沈棟:中國經濟很難有迴轉空間

回憶錄《紅色賭盤》(Red Roulette)作者沈棟認為,華爾街大行對於2023年中國經濟偏樂觀的預測或展望,其實可信度不無疑問。因為,華爾街大行看中國經濟的經濟學家,不僅受到中共滲透,各家大行為了爭取利益豐厚的中國市場,也不大可能跟北京政府唱反調而唱衰中國。沈棟也認為,長期押寶中國市場的台灣企業界,如果現在才想撤出中國,「有點晚了,不好走,很難走」。他從自身經商多年的經驗觀察,十幾年前每一家外國大企業都在討論如何進軍中國市場,賺取肥花花的人民幣;反觀現在的外國企業,每一家都在討論從中國分散至其他市場的策略,不論是中國加一或中國加二,也就是不再重押中國,或是要降低中國的佈局比重。

日期:2023-03-13

健康

邁向「2023幸福防疫」 專家盼抗病毒藥物可自費、增列重症風險因子 專家小組將研議

在各國逐漸解除新冠肺炎防疫限制後,專家、學者建議能將公費抗病毒藥物開放自費,給予民眾選擇權。衛福部疾管署長莊人祥表示,目前抗病毒藥物Paxlovid在申請藥證,申請完成後醫療院所將可自行採購使用,讓未達公費投藥標準,但自認有風險的民眾可採克流感的模式自費。專家、學者也建議能將高血壓、納入COVID-19的重症風險因子,也將肥胖的BMI標準下修至27,以及放寬列入60至64歲高齡者,以利及時投藥治療。莊人祥表示,會將這些建議帶回給指揮中心專家諮詢小組討論。

日期:2023-0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