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台積電 兆豐金 股市 00929 航運股

清大最新與熱門精選文章

熱搜關鍵字:清大共有442項結果
政治社會

哪個大學畢業薪水較高?台大不再是唯一...百校品牌評比前10名,「它」竟是唯一私校

大學2024百校評比,哪些學校研發力以及職務能力備受外界肯定,又有哪些學校的校友們,畢業後薪資方面較優渥呢?

日期:2024-02-29

教育

「媽媽不在意你考98分,只氣你粗心錯1題」幼兒園就拚提前學習、小學生瘋狂內捲,台灣教育怎麼了?

2024/2/21今周刊編按:北市知名補習班分享一對國小兄妹學習成果,一看生活作息表,每天幾乎只睡6.5小時,其他時間都在補習和練琴,連晚餐都是在車上吃,引發媽媽社團瘋狂討論,究竟我們的教育要提前學習到甚麼程度?---------對我而言最近最熱鬧的社團,就是擁有18萬人的小一聯盟了。裡面的熱鬧的程度,不亞於過去我潛進去的股票自救會社團。(原文刊載於2023/11/5)

日期:2024-02-21

科技

生醫新星陳冠宇 如何不做動物實驗也能攻新藥研發? 迷惘青年變「器官晶片」技術先鋒

來自生醫界的年輕學者,從美國帶回聽起來很「科幻」的「器官晶片」技術,在新創領域披荊斬棘。從化工、生醫到跨足半導體,很難用單一學術領域框架陳冠宇,他不設限、斜槓的特質,走出不尋常的研發之路。

日期:2024-02-21

政治社會

富國島上百名旅客被迫刷2.2萬,可列爭議款?年代、越南旅行社各說各話,真該自己出面處理?

知名旅行社年代旅遊疑似因付款與溝通問題,導致292名台灣旅客遭丟包在越南富國島。年代旅遊14日先是發出7點聲明澄清,接著在臉書粉專針對旅客被迫刷卡720美元的部分進行說明,強調公司會盡快釐清相關法律責任,在此之前,旅客若覺得權益受損,可先向發卡銀行要求「爭議款處理」。

日期:2024-02-15

健康

「橘紅色蛋黃」、「褐色蛋殼」營養價值高? 專家解析這些食物顏色都被誤解了!

工業化帶來統一標準,包含食物味道、顏色甚至是形狀,企業透過廣告創造需求,甚至是形成消費者觀點,例如消費者在奶油中看到粉紅色,就會自動聯想到「草莓口味」。為了保護消費者食用安全,政府介入制定相關規範;政府、廠商、消費者三者之間開始產生動態關係。

日期:2024-02-02

健康

天然一定最好,人工都是萬惡? 美星巴克曾用胭脂蟲染紅飲料,卻掀抗議潮

面對佳餚我們經常會脫口而出:「看起來好好吃喔!」,甚至業界興起「網美餐廳」,透過燈光美氣氛佳的環境、鮮豔顏色與擺盤吸引顧客前往。究竟色彩對人類生活、消費決策產生哪些影響?

日期:2024-01-26

教育

清大教授李怡嚴離世享壽87歲...一生未婚無子,積蓄8500萬、藏書6萬冊全捐「大愛令人敬佩」

國立清華大學前教務長、同時也是物理系退休教授李怡嚴,去(2023)年將畢生積蓄及收藏全捐給他奉獻一生、有著深厚情感的清華大學,包含價值8500萬元新台幣的動產、不動產及珍藏黑膠唱片,成為教育界一樁美談。週五(1/5)清華大學在臉書PO文,指出李怡嚴教授已於上午在家中離世,享壽87歲,將擇日舉辦追思紀念會,緬懷永遠的清華人。

日期:2024-01-05

教育

19校註冊率跌破淹水線、11校「招生率100%」!哪些優勢勝出?台大連兩年未招滿、5系博士班掛蛋

教育部週四(12/28)公布112學年度各大專全校新生註冊率,全台有11所大專校院註冊率達百分百,相反則有19所大專院校註冊率未達6成,其中最低前3名分別為高苑科技大學15.70%(已連續2年全台最低)、一貫道天皇學院23.08%,以及真理大學25.73%。此外,教育部統計共有112個大專校院系所(組)註冊率掛零,其中36個系所(組)屬於國立大學。碩博士班註冊率有52個系所(組)掛零,學士班(含四技)共39個,二專、二年制大學共21個。頂大部分,台灣大學有5個系所註冊率為0,均為博士班,而政大、清大、成大、陽明交大等也有博士班註冊率掛蛋。台大回應部分學系堅持學術標準,由於考生成績未達入學門檻,故有缺額。

日期:2023-12-28

科技

Uber Eats 頒布商家合作夥伴獎,在地美食老店迎接數位新風貌

「2023 Uber Eats 商家合作夥伴獎」本屆共頒發 14 個獎項表揚 64 間傑出合作商家品牌,獲「消費者首選獎」的「冬粉王」、「天天好食獎」得主「老曾羊肉」與「唐記米干」,利用科技行銷掌握饕客的心。

日期:2023-12-28

國際總經

下一場全球經濟危機

2023-12-23 14:37編按更新:中國商務部於12月21日宣布禁止多項稀土加工技術,根據最新發布《中國禁止出口限制出口技術目錄》(Catalogue of Technologies Prohibited and Restricted from Export)顯示,中國主要禁止萃取、分離戰略金屬「稀土」技術,並修改技術禁止與限制出口清單,目的在於維護國家安全。不過,除了限制稀土技術出口,中國早在數月前因中美貿易戰持續延燒,已陸續禁止出口的品項包括鎵、鍺和石墨。其中,鎵、鍺為晶片製造材料,關乎全球大國在半導體領域的競逐。《日經中文網》報導指出,在「目錄」的禁止出口部分,中國新增了包括稀土在內的磁體製造相關等的技術;另在限制出口部分,增加了稀土採礦、選礦和冶煉等相關技術。綜合外媒報導指出,中國大幅收緊數種金屬的出口指導規定,主要與西方爭奪關鍵礦產控制權的鬥爭不斷升級有關。目前中國仍是全球最大的稀土加工國,全球稀土冶煉量有9成來自中國。然而,中國已掌握了溶劑提取工藝來提煉這種戰略性礦物,但西方國家的稀土公司因技術複雜性,以及污染問題一直難以採用這種技術,因此儘管西方國家不斷嘗試建立本地稀土加工業務,但仍難有效拓展。關於冷門的「稀土」為何屢屢成為報紙的頭條新聞,以及中、日、美三國如何為它脣槍舌劍?以下為《今周刊》725期的封面故事報導。(原文刊載於2010-11-11 14:37,更新時間於2023-12-23 15:12)

日期:2023-1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