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中通TCPASS」APP下載突破280萬次!為了讓市民生活更加便利又豐富,台中通TCPASS自推出以來,不僅結合市府服務數位平台和好康優惠,並持續串連市府各局處、整合多項數位便民服務,走遍台中,什麼都通!
日期:2025-03-27
《今周刊》週三(3/19)舉行「ESG永續台灣 第五屆國際高峰會」,工研院院長劉文雄在專題演講中,強調在淨零減碳中,「沒有人是局外人、沒有一件事可以被忽略」,全方位的淨零策略,包括了供給、需求、製造、環境、經貿法規五大面向。劉文雄說明「輕推理論」(Nudge Theory)表示,可運用簡單化、即時性、具吸引力、具社交性等四大推力,來影響群體或個人的行為和決策,進而改變人們的行為、思維,以促進淨零減碳的實行。劉文雄也引用物理學家愛因斯坦名言:「瘋狂,就是重複做同樣的事,還期待會出現不同結果。」 他強調要推動淨零減碳,除要有科技創新,更重要的是人們行為、思維的改變,才是人類能走入永續新生活一個重要因素。
日期:2025-03-19
《今周刊》週三(3/19)舉行「ESG永續台灣 第五屆國際高峰會」,發行人梁永煌分享,《今周刊》持續透過報導及日常運作落實永續,包括舉辦「還海行動」、「自綠生活節」等活動,以響應聯合國減碳行動「ACT NOW」,讓每個人的一小步,都能成為台灣永續一大步。經濟部主秘莊銘池強調,經濟部持續透過以大帶小等方式,助企業落實淨零,畢竟淨零對企業來說不但是加分題,更是決定能否進入供應鏈、取得訂單以維持生存的基本資格「必考題」。他說,將透過「產創條例」投抵、今年更提供116億元設備汰換補助,助產業共同邁向淨零。國發會副主委高仙桂則是分享,行政部門積極推動三項措施淨零碳排。第一,科技賦能,發揮台灣科技與硬體優勢;第二,資金支持,預估在2030年以前,綠色籌融資金額估將達新台幣5兆元,支持產業發展。第三,碳定價,讓碳費作為最有效減碳工具,估至2030年前,可減碳37百萬公噸CO2e,約當2005年排放量的14%。
日期:2025-03-19
114度中央政府總預算案爭議不休,在立法院於2月19日送出總預算案後,行政院今(2月27日)表示,將對總預算提出覆議案;在這段總預算未明的時期,對政府各部會來說,影響慢慢浮現。根據立法院送出的114年度中央政府總預算案審查總報告,在歲出部分,並未如以往列出具體的刪減總額,行政院認為有窒礙難行,甚至有計算落差,例如,立法院宣讀內容計算的刪減是2076億元,但主計總處計算的數額僅1439億元,出現爭議。對跟總預算有直接影響的各部會而言,由於今年度總預算案至今的爭議不是終點,在執行業務上的困境才剛開始。
日期:2025-02-27
在全球氣候變遷趨勢下,發展再生能源是各國的當務之急,而在臺灣高山環繞的地勢之下,不僅可供地熱發電發展,小水力發電也有很大成長潛力。許多人不知道的是,再生能源不僅是綠色供應鏈的一環,也往往有著和當地生態及鄰里共好的特性。
日期:2024-12-25
2024年12月25日,全台灣有12名縣市長執政滿6周年,《今周刊》在年底推出系列專訪報導,希望了解這些縣市長在最後2年任期中,規劃達成的城市治理目標和政策行動。報導中,《今周刊》也邀請12個縣市議會的朝野黨團幹部,提出對縣市政府未來2年的施政建議,期盼促成良性的府會交流。
日期:2024-12-24
2024年12月25日,全台灣有12名縣市長執政滿6周年,《今周刊》在年底推出系列專訪報導,希望了解這些縣市長在最後2年任期中,規劃達成的城市治理目標和政策行動。報導中,《今周刊》也邀請12個縣市議會的朝野黨團幹部,提出對縣市政府未來2年的施政建議,期盼促成良性的府會交流。
日期:2024-12-24
臺塑貨運於2021年與明志科技大學成立「智慧載具研發中心」,隨即於隔年開辦「智慧載具創業加速器」計畫,透過與新創公司的合作加速內部創新。期間不僅充分利用其豐富資源和市場影響力,鏈結製造、研發、供應鏈管理及市場行銷等各個環節,更牽手多家新創企業,促進電動車上中下游企業的緊密合作。
日期:2024-12-23
2024年已接近尾聲,房市表現以「價量俱揚」四個字來定調應該沒有疑義,然在今年第四季買氣驟降的頹勢下,展望新年度房市,恐怕也會是個極具挑戰的一年,可預見的會有三隻黑天鵝,就市場的發展態勢來看,會有八大市場趨勢,值得業界及消費者多加留意。
日期:2024-12-20
AI熱潮可望拉動百工百業!工研院IEKCQM預測,2025年台灣製造業產值預估成長6.48%,產值可望上看25.9兆,延續正向成長。其中,2025年半導體產值將有16%成長,這是繼今年突破5兆後,明年可望再衝破6兆。工研院副總林昭憲更點出,AI將會作為火車頭,拉動台灣百工百業一齊衝,可說是Team Taiwan。工研院IEKCQM周三(12/4)發布「2025年台灣製造業暨電子零組件產業景氣展望」。工研院預測,2025年台灣製造業預估成長6.48%,資訊電子業成長可望達10.33%、金屬機械業成長3.54%、民生工業3.53%、化學工業2.42%。
日期:2024-1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