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周刊》於2021年「世界地球日」發起為期3年的「還海行動1095」計畫,如今已邁入第3年,這次為第13場淨灘,眾人在周六(5/27)來到新北龍洞,政府、企業單位共110位大朋友與小朋友攜手,短短一小時內,共清出逾400公斤廢棄物,其中包括淨灘352公斤、淨海清約50公斤。今年「還海行動1095」,主軸定調為「0527潛海戰將」,活動除歷次都有的淨灘活動,也納入淨海行動,是由多名潛水教練與潛水愛好者,採一對二方式下海清除海洋廢棄物,讓眾人在海灘與海洋中,由參與者同步以行動與汗水淨化海洋。
日期:2023-05-27
在422世界地球日前夕,《今周刊》1374期針對全臺灣海洋保護區現況展開調查,發現臺灣雖已設立47個海洋保護區,但因長期缺乏監管人員,再加上法源分散,變成權責混亂的多頭馬車管理,讓保護區淪為「紙上公園」。根據中研院長期監測結果,臺灣北部海域魚種近15年內,已從142種銳減至37種,相當於逾7成魚種消失,而沿海與近海漁獲量也下跌超過50%。
日期:2023-04-20
今年,海生館和綠色和平啟動了調查。他們赫然發現,市場上賣的魚,每隻幾乎都「尚未成年」,魚變少又變小。國際已有共識推動「海洋保護區」,這是資源永續最經濟有效的方式,台灣的海洋保護區現狀又如何?
日期:2023-04-19
僑務委員會系列直播「熊『青』的聲音」,每集會邀請不同的中央機關部會首長出席,讓全球僑胞認識臺灣各部會的業務及發展現況。第二集邀請到海洋委員會主任委員管碧玲,與委員長徐佳青一同對談,剖析推動海洋事務發展及宣導保育海洋的重要性。當天兩人都穿紅衣現身,響應「為女著紅 Go Red for Women」活動,呼籲全球女性注重貧血與心血管健康。
日期:2023-03-15
22歲少年船長楊博宇出生自捕蟹船家,18歲起就跟著父親一起上船工作,上船至今已4年多。為什麼年紀輕輕就願意投入這一行,他少年老成地說擔憂漁業人力有斷層,「捕魚的人都高齡化,沒什麼年輕人願意接手,等到有一天老一輩的人退休了,難道臺灣人只能去吃養殖魚或進口海產嗎?」
日期:2022-11-14
夏天的澎湖海邊,除了陽光、沙灘、比基尼之外,讓人難以想像在這樣美麗的海邊,竟有來自十五國的海漂垃圾,因為全球洋流與風向的影響而漂流聚集。不忍看到潔淨的沙灘變成垃圾場,O2 Lab海漂實驗室在創辦人唐采伶的帶領下,召集了一群來自世界各地的「海漂藝工隊」,定期舉辦淨灘活動、海洋環境保育講座,還將海洋廢棄物變身成藝術創作,也帶動了當地的海洋廢物美學復興。
日期:2022-10-19
以影音與3C行動周邊在台灣市場立足的「Avier」,品牌成立10年間已賣出上百萬條充電線。原先僅是一個專注於產品製造與販售的傳統品牌,在5年前他們決心突破傳統3C周邊產品的既定印象,走出品牌全新定位。
日期:2022-08-15
你有注意到嗎?在還沒下雨前,空氣中就會瀰漫著一股有點潮濕又清新的味道,其實有不少人很喜歡這股清新的雨味,也真的有科學家去研究為什麼會有雨味,只是發現這個原因不如所聞到味道那麼「清新」。
日期:2022-08-02
「不讓鯨豚、海龜等等生物遭受塑膠、渔網廢棄物的殘害,我們採行智慧科技執法,全方位守護海洋環境。」臺中市環保局長陳宏益強調,臺中對抗污染行動涵蓋陸海空場域,不製造海洋垃圾、把垃圾收拾起來,才能重現蔚藍大海面貎。
日期:2022-06-02
冷天,端上一杯馬祖高粱,從年少輕狂聊到未來無限,醇厚的干邑,承載的,是一種情懷,一種堅持,更是歲月的淬鍊,時空的精釀。在離島馬祖,一進入即讓人醉了的酒窖,封存幾代人的記憶,紓解遠在他鄉遊子的鄉愁。也是這陳年酒香味,凝聚了無數往來這小島過客的心思。
日期:2021-12-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