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院二〇一八年成立「地方創生會報」,二〇一九年核定國發會提出「地方創生國家戰略計畫」,秉持以人為本精神,結合新創觀念,復興地方產業,創造就業,促進人口回流地方,期待透過地方創生政策達成「均衡臺灣」的目標。國發會自二〇二一年起推動「加速推動地方創生計畫」,強化青年扮演的角色與主體性,並強化城鎮機能及環境整備等地方基礎建設,更推動青年留鄉或返鄉相關支持系統,透過補助設置地方創生青年培力工作站等方式,鼓勵青年在地扎根開創地方創生事業,並以多元徵案模式導入民間多元靈活的創意思維,以利地方創生政策全面有效落實。數年過去,一個又一個返鄉扎根、攜手地方共好的動人故事嫣然誕生。
日期:2022-05-12
透過陶藝師的雙手,將柔軟的土塑形、推整、上釉,訴說春夏秋冬四季風格的陶器,在居家生活裡展演出一整年的風采。這些充滿生命力的作品擁有獨特姿態,用來盛裝食物、搭配花藝、品嘗茶湯,抑或是單純作為居家擺設,都能替日子添入合宜的季節感。
日期:2022-04-27
夏日將近,情侶、親子或朋友最愛相約海邊戲水,卻難免遇上海漂物、海灘垃圾「煞」風景,因此,順手撿起垃圾,或者當場號召親朋友淨灘救地球,已成為現代公民自然反應。只是,起心動念後卻臨時找不到淨灘的工具,撿拾的垃圾也不知道該往何處送?
日期:2022-04-27
每年4月22日為「世界地球日」(Earth Day),為提高新住民及國人對環境保護的意識,移民署北區事務大隊臺北市服務站今(21)日舉行「新住民家庭教育暨法令宣導」課程,邀請馬來西亞新住民曾詩琴,分享利用AI人工智慧科技辨別海洋生物,曾詩琴堅信唯有認識海洋才能呵護海洋進而守護地球。
日期:2022-04-26
行政院推出為期四年、總預算65億元的「向海致敬」政策,每年花費近八成經費用以清潔海岸,但,海真的變乾淨了嗎?。去年《今周刊》實地訪查全台灣海岸現場,發現陳年廢棄物及新生垃圾依舊佈滿在溪河畔、入海口及淺灘的不堪真相,引發各界關注並採取更積極的清廢行動。為保育及永續海洋資源,《今周刊》於去年世界地球日率先發起【還海行動1095】計畫,第一年號召產官及民間組織等12家夥伴、舉辦5場淨灘活動,清除2,572公斤海廢,將9,375個寶特瓶成功變身成2,440雙「新國民藍白拖」;計畫邁向第二年,再有七家政府企業單位加入行列,共同實踐ESG精神,促進循環經濟。
日期:2022-04-22
今(22)日是世界地球日,《今周刊》去年率先發起「還海行動1095」計畫,舉辦5場淨灘、清除2572公斤海廢,將9375個寶特瓶變身2440雙藍白拖,今年計畫邁向第2年,不僅公布過去1年行動成果,更呼籲縣市政府如能與民間合作,才能共創美好未來。
日期:2022-04-22
「海廢」問題並非一朝一夕造成的,人類經年累月製造的廢棄物、一次性塑膠用品不斷入海,隨洋流在世界海域裡漂泊,美國喬治亞大學工程學院的研究揭露公布,每年有800萬噸塑膠流入海中。去年《今周刊》踏查全台,嘗試揭露海廢「台灣版」的來源,今年再度踏上舊地,看看除了「清理」外,我們還有什麼解決之道?
日期:2022-04-20
新銳設計師李政瀚與于薇,站在葛萊美頒獎台上,大聲講出家鄉名字:台灣。他們為台灣搶下史上首座葛萊美獎,此時,他們不只代表自己,更代表把他們撐向世界的董事長樂團與台灣音樂產業,因底氣,而有自信。
日期:2022-04-20
編按:作者原本是私家偵探,受臨終老人委託闖入告別式,代替他叫損友滾蛋,就此成為「棺材告白者」。這種獨一無二的職業,負責履行客戶的遺願,確保不敢說的心聲被聽見:某個小鎮老人指名要祕密清潔服務,希望自己精心布置的「性愛地窖」能被破壞,以免被孩子發現;逍遙法外的飛車黨硬漢天不怕地不怕……只怕讓全世界知道自己愛上了一個男人;高調的同志臨終前委託,在愛人的抽屜留下一盒全新保險套,和寫著「我先走一步,你玩得開心,注意安全」的字條;一名父親迫切想找到疏離多年的女兒,向她說對不起,並送出這輩子最後一份禮物。在成為棺材告白者之前,作者是被上帝遺忘的社會邊緣人,幼時被親近的人侵害,15歲就在街頭討生活,對不公義特別敏銳。這項服務一問世,便一傳十、十傳百,他就像一塊磁鐵,引得有苦難言的臨終者紛紛上門告解。從無助的孩童、罪犯到私家偵探,他跌宕起伏的傳奇人生,引領他揭露不公的犯行、宣告遲來的正義,在黑暗廢墟中瞥見人性的微光。這個發人省思的故事描述求生與救贖,而這些經歷能教你把人生,甚至死亡,都安排得有聲有色,得以無悔地走過一生,不需要棺材告白者的服務。
日期:2022-03-31
一群業餘的藝術家,專精本業之餘,利用空閒時間發展興趣。別人不要的汽車零件、廢棄的漂流木,經由他們發揮創意稍加組裝,成了爭相購買的藝術品;五顏六色的薄紙張,以一雙巧手細心剪黏,媽祖出巡的場景在眼前立體呈現。大內高手流傳在民間,斜槓藝術家隨興創作施展天分。
日期:2022-03-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