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唯一掛牌興櫃的公仔股「野獸國」,走出疫情低潮,去年海外業績大爆發,陸續打入美國沃爾瑪、中國名創優品,助公司轉虧為盈。
日期:2025-03-26
隨著台積電確定落腳德國半導體重鎮德勒斯登,今年考察中東歐投資環境(德國、捷克、波蘭、斯洛伐克等)的國內半導體供應鏈廠商絡繹不絕,但在大多是台積電供應商的考察廠商中,有一家是看似幾乎與半導體產業搭不上邊,而且是「偏傳統」的線材製造商。這家就是總公司在新北市新莊,成立已經61年的新泰工業(CTi Wire & Cable)。 新泰工業是由家族第三代管理的股票未上市櫃公司,也是資本額10億元以下的中小企業,光是考慮赴歐洲設廠就足足策畫了兩年,直到今年終於敲定赴捷克設廠。身為中小型線材廠新泰工業與台股龍頭台積電,雖然在營收及獲利都是天壤之別,但兩家公司赴歐洲設廠,背後緣由卻有許多相似,甚至是相同之處。或許可以說,在過去一年掀起的最新一波台灣製造業布局中歐潮,在擔綱主角的半導體供應鏈之外,還有一些較不為人知的隱形冠軍在內。(原文刊載於2024/10/30,更新時間為2025/3/26)
日期:2025-03-26
臺灣作為全球半導體產業供應鏈核心,2024年產業產值首度突破新臺幣5兆元大關,2025年更有望超越6兆元,且在證交所上市的1039家公司中,半導體家數僅88家,卻貢獻高達45%的市值。
日期:2025-03-19
舒爾茲畢生投入不確定性與風險的研究,並因選擇權定價研究榮獲諾貝爾經濟學獎。如今,面對市場震盪、地緣政治變局與AI熱潮,他依舊以冷靜與洞察力剖析當前局勢。
日期:2025-03-19
作為電子支付後進者,上線短短二年多的全支付,又在今年初進軍韓國跨境支付市場,它要如何一步步串聯台灣人喜愛的旅遊目的地,培養台灣消費者黏著度?
日期:2025-03-19
美國在台協會(AIT)台北辦事處處長谷立言日前在接受媒體訪問時提到,美方有意與台灣建立「台美無人機供應鏈」;然而,目前台灣仍未從預算凍結案的泥沼中走出,是否能順利掌握此次契機有待觀察。在最新一集的《數字台灣》節目中,財信傳媒董事長謝金河請到立法委員王定宇與無人機聯盟主席、漢翔航空工業董事長胡開宏兩位專家,一起探討台美關係與無人機產業合作契機。
日期:2025-03-17
川普新政引發關稅壁壘,加上中國低價傾銷擾亂市場,臺灣企業征戰全球不能只靠製造優勢,還要強化品牌敍事的能力才行。由經濟部所舉辦的「台灣精品獎」,嚴選臺灣優質產品並由政府向國際推介,協助企業提升創新及卓越的品牌形象,加速拓展海外市場。
日期:2025-03-10
編按:228連假期間,國際市場利空消息頻傳。美國總統川普宣布,對加拿大、墨西哥的關稅將如期生效,並對中國進口產品加徵10%額外關稅。此舉引發全球貿易緊張局勢升級,市場擔憂情緒升溫。此外,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與川普的會面意外演變成罵戰,進一步加劇國際政治的不確定性,震驚全球投資人。受到國際利空消息影響,台股開盤後科技股普遍承壓。台積電(2330)開盤大跌40元,跌幅達3.85%,股價一度失守1000元大關。其他科技股如聯電(2303)、鴻海(2317)也同步走低,拖累大盤指數表現。台塑(1301)好不容易爬回40元大關,近一周再度被壓在地上磨擦,台股以22734點開出後,一度跌逾400點。原本在國營事業上班的股海老牛,40歲時靠著投資金融股、定存股、成長股及ETF等,每年穩定領息60萬元。股海老牛毅然決然辭去鐵飯碗,提早退休,他預計2024年有機會領息70萬元,相當於月領近6萬元薪水。
日期:2025-03-03
新加坡總理黃循財於 2 月 18 日向國會提出總額 1,238 億新幣的 2025 年度預算案,相較於 2019 年(疫情前)增長 78%,較去年增長 9.7%。其中,經濟發展相關預算(涵蓋交通、貿易、產業、人力與數位發展)達 245 億新幣,較 2019 年增長 70%,較去年增長 6.5%,占總預算的 19.8%(2019 年為 19.1%),相當於 GDP 的 3.2%(2019 年為 2.8%)。
日期:2025-02-23
六十八歲的利明献,捨棄金融圈四十年光環,毅然接下東元董座。 面對上任首年營收成績單呈現衰退,他要如何帶領老牌傳產找尋新的機會?
日期:2025-0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