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四面環海,身為島國子民,海洋是以什麼樣的面貌存在你的心中?是戲水踏浪的天堂、侯鳥生物的棲息中繼站、抑或是飄著永遠撿不完的海洋垃圾墳場?仔細觀察,事實恐怕更接近後者!為留給世代子孫乾淨的海洋,淨灘還海行動刻不容緩,《今周刊》攜手全台熱血企業,將撿拾上岸的海廢垃圾變身一雙雙帶著人們踏浪的新國民藍白拖,讓傳統淨灘升級成更有意義的實踐行動。
日期:2021-11-04
老字號的澎湖海產料理歷久不衰!今天放假,繼續先前的高雄美食探索,這次勤凱的曾董事長請我吃海王子,他說我對蟳之屋很熟,海天下也常去,可能海王子沒有來過,他特別帶我來海王子。
日期:2021-10-31
核四是否該重啟?台大地質科學系研究所教授陳文山認為,台灣核一至核四廠周遭有很多活動斷層,一旦發生大地震,將會對台灣造成巨大災害;長期關注核電議題的楊斯棓醫師滿懷憂心的說,在台灣這個彈丸之地,如果發生核災事故,以半徑三十公里當疏散範圍,恐怕有多達幾百萬人要疏散,台灣能夠扛得起來嗎?
日期:2021-10-30
想像一下,要在狹窄的台灣海峽,插上千支以上的大風機,又要讓每年數以萬計的船隻,順利通過寬度僅有十幾公里的「航道」,應該怎麼辦?離岸風電計畫的第三階段,把台灣海峽風電的裝置容量,從第二階段的五.六GW(百萬瓩),一下提升近兩倍,這個問題,就變成一定得面對的挑戰。
日期:2021-10-07
台灣第三階段的肥美風場,已成為全球再生能源界的焦點。法國能源巨頭道達爾、荷蘭殼牌及日本住友商社,這些國際一線能源巨擘,都躍躍欲試插旗台灣。
日期:2021-10-06
國防部昨晚公布,共軍飛機侵入我方防空識別區西南角高達52架次,其中光是殲16戰機就有34架次,創下軍方統計以來的最高紀錄。昨(4)日有媒體報導,美國、英國及日本共四艘航空母艦或同型艦,上周末在沖繩西南海域舉行大規模聯合演習後,以英國航艦伊莉莎白女王號打擊群為首的英國特遣艦隊,昨天經台灣東方的太平洋海域,再度穿過巴士海峽進入南海,是共機侵擾我西南空域如此大陣仗的原因。熟悉中國政情的日本產經新聞台北支局長矢板明夫認為,北京對台灣或許文攻武嚇不斷,但不見得會武力犯台,只是要小心中方可能搭配放假消息、挖走邦交國等灰色手段,加上武力威脅,持續對台灣施加壓力。也有外國學者認為,日本、英國及美國之所以在接近台灣的沖繩西南海域進行大規模海軍演習,本周又將有法國參議員組團來台,加上立陶宛為了台灣與北京槓上,都顯示出日本及西方國家對台灣的直接與間接支持。
日期:2021-10-05
今年八月四號五角大樓國防安全合作局(DSCA)宣布拜登政府首次正式對台軍售,含7.5億美元的「M109A6自走砲」,台灣國防部指出本次美方同意軍售品項,有助於提升地面部隊快速應變及火力支援能力,建立台灣可恃防衛戰力。
日期:2021-10-05
德國昨(26)日國會大選的結果出爐,連任三屆總理的梅克爾(Angela Merkel)所屬的基民黨,得票率以些微之差輸給政治立場中間偏左的社會民主黨,但雙方都沒有超過30%,意味下屆德國政府又將是個跨黨派聯合政府。值得注意的是,隨著政策親中的基民黨下台,德國對中國的外交政策可能有不小變化,因為這次得票率位居第三位的綠黨,以及第四位的自由民主黨,對中國立場均偏強硬,且可能扮演關鍵小黨的角色,黨魁甚至可望在新政府出任外交部長。鑒於近年來德國國內對中國態度開始轉變,歐盟又在中國與立陶宛的外交爭端中支持立國,這都可能促使德國新政府對台灣政策更友善,惟德國政界人士提醒,「這會是持續漸進的改變」,而非一夜之間大變。
日期:2021-09-27
桃園大潭觀塘工業園區中油第三天然氣接收站(簡稱「三接」)興建計畫,遭環團指控破壞當地藻礁生態,將於12月18日舉行「珍愛藻礁」公投,盼中油另尋替代方案;即使中油、經濟部一再澄清,並於今年5月提出「再外推方案」,依舊無法和環團取得共識。
日期:2021-09-24
歐洲距離東亞「天高皇帝遠」,美國又長期是太平洋的海上霸權,因此不常見到歐洲軍艦在這個區域活動。但為何今年英國航空母艦高調東來、8月才穿過巴士海峽;法國軍艦及核子潛艇駛過南海;連德國也20年來首次派軍艦來亞洲?更令人側目的是,上週美國與英國高調宣布,將與澳洲共同組成「美英澳聯盟」(AUKUS),重點之一是要移轉給核子潛艇技術給澳洲,讓澳洲得以打造新一代的潛艇艦隊。原來,中國不斷擴張的軍事野心,特別是近年來持續將南海軍事化,在西方國家眼中已經破壞了聯合國海洋法公約,因此希望結合更多民主國家的力量,藉由在西太平洋「秀肌肉」及進一步軍備合作,遏制中國在西太平洋的軍事威脅。
日期:2021-09-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