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是香港全年最熱鬧精彩的藝術月!佳士得香港於去年9月搬到中環The Henderson後,首度在3月舉辦春拍。為此盛會,此次上拍最受富豪喜歡的頂級藝術家作品,包括:「街頭藝術一哥」巴斯基亞(Jean-Michel Basquiat)的《星期六的夜晚》,以及去年甫刷新藝術家世界拍賣紀錄的「超現實主義藝術家」雷內·馬格利特(René François Ghislain Magritte)的《愛德華·詹姆斯之夢》。
日期:2025-03-27
由《今周刊》主辦的「ESG永續台灣第五屆國際高峰論壇」今日(3/19)在台北遠東香格里拉飯店盛大舉行。本次論壇以「打造零碳經濟 深化永續布局」為主題,邀請政府官員、企業領袖及產業專家共襄盛舉,聚焦全球碳權發展與國際碳市場合作,探討企業如何運用「以碳抵換」的理念,加速落實淨零轉型。
日期:2025-03-19
每日經濟新聞社是韓國最具影響力的財經媒體,《今周刊》獨家取得其周刊《每經ECONOMY》授權,為讀者提供更多元、國際化的新聞視野。
日期:2025-03-19
疫情期間,與劉德音有40多年交情的美光執行長桑賈伊,曾替台灣業者「喬」過台積電產能。如今,他延攬劉德音進入董事會,被業界視為美光想贏得HBM戰役的關鍵一手。
日期:2025-03-12
編按:當中國仍不放棄武統台灣,身處寶島的我們,該如何為習近平所謂的「偉大復興」做足準備?讓1百公里寬的台灣海峽,成為阻絕中國的「護城河」。本書作者博明是美國前白宮副國安顧問、新聞記者及美國海軍陸戰隊軍官。書中詳細地揭示,習近平不斷地警告共產黨幹部和全國人民要做好戰爭準備,博明認為,面對中國在台灣海峽等周邊海域越來越頻繁的軍事騷擾行動,民主國家必須表明具有手段、有決心,能有效遂行作戰。博明提供威懾力的實際步驟與戰略計畫,是給盟國最實際可行且最有效益的護台建言。讓台灣海峽成為一道中國難以跨越的「沸騰的護城河」。
日期:2025-02-19
<編按>《今周刊》為您精選《紐約時報》最具價值的全球時事,人文、財經、科技、進步的新聞報導,給您最快速、最前瞻的國際視野。
日期:2025-02-12
2024年12月25日,全台灣有12名縣市長執政滿6周年,《今周刊》在年底推出系列專訪報導,希望了解這些縣市長在最後2年任期中,規劃達成的城市治理目標和政策行動。報導中,《今周刊》也邀請12個縣市議會的朝野黨團幹部,提出對縣市政府未來2年的施政建議,期盼促成良性的府會交流。
日期:2024-12-24
宜蘭,山海相連的迷人城市,原鄉之美藏於大同鄉與南澳鄉的山海對話中。西南側大同鄉毗鄰中央山脈東麓,豐富的泰雅族文化、森林步道與靜謐溪流帶來治癒力量;幅員遼闊的南澳鄉以壯闊太平洋、自然生態與漁村魅力令人流連忘返。原鄉是城市疲憊靈魂的修養之所,探索大同鄉純樸山林秘境,感受南澳鄉濱海風光,一趟永續旅行,發掘宜蘭原鄉最動人的文化底蘊與自然奇觀,感受山海交織的和諧與平靜,與大自然脈動同行。
日期:2024-12-24
美國加州昨發生規模7地震後,專家揭露全球規模8以上強震周期到了,而今天12月7日正巧為日本昭和東南海地震(M8.2)80周年,該強震當年釀1200多人死亡。前中央氣象局地震預報主任郭鎧紋指出,南海海槽發生規模8至9巨大地震機率高達70%至80%,且強震發生後,大海嘯5分鐘內就會侵襲靜岡、和歌山、三重及高知等4區,19分鐘就到宮崎縣,呼籲民眾「赴日旅遊最好先避開這些地方」。
日期:2024-12-07
中國出現霾害連帶影響台灣,敏感族群要注意了!環境部指出,隨著東北季風增強,會率先影響離島空氣品質,接著影響中南部,預估全台多為「普通到橘色」提醒等級,離島短時間達紅色警示等級。專家呼籲外出配戴口罩,並避免長時間戶外活動。
日期:2024-1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