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etf推薦 退休金 00939 通膨 存股推薦

泡麵最新與熱門精選文章

熱搜關鍵字:泡麵共有399項結果
健康

關懷包送「麻辣拌麵」?確診者傻眼「是要我喉嚨痛死嗎」…防疫包大比拚!網推這款最實用

新冠肺炎疫情升溫,確診民眾居家隔離時,會收到地方政府提供防疫關懷包,各地物資不盡相同,但必備的大多是快篩、泡麵餅乾等。不過有台中網友抱怨,收到的關懷包裡竟然有麻辣拌麵,「這是要我喉嚨痛死嗎」。對此,台中民政局長吳世瑋表示,將檢討改善。

日期:2022-06-08

全台防疫報導

還沒收到「防疫關懷包」嗎?別等了,雙北市已停發 黃珊珊證實「剩這些」發完就沒了

台灣疫情爆發、確診人數不斷增加,不僅第一線的醫療人員快要不堪負荷,基層衛生單位也忙到人仰馬翻,但仍有許多民眾反映,尚未收到「防疫關懷包」;對此,台北市副市長黃珊珊表示,由於物流量能已明顯不足,北市自5/15已經停止發放防疫關懷包,也和新北市副市長劉和然通過電話,「新北市也已經不發了」。

日期:2022-05-17

理財

4年存二桶金+買房怎辦到?24歲小資女超狂省錢法「每月餐費195元!」 背後藏辛酸故事

在艱困環境中成長的人,會特別珍惜手上握有的資源和錢財!南韓一名年僅24歲的上班族,只花了4年就存下兩桶金,甚至買下屬於自己的房,這是怎麼辦到的?她在節目上透露,自己的原生家庭經濟狀況並不好,加上爸爸患有精神疾病、媽媽受酒癮所苦,在這樣的環境下,讓她更懂得錢的重要性,也因此不惜一切努力地存錢,更向自己喊話「我的人生,我要自己負起責任。」

日期:2022-04-29

情感關係

每月給妳10萬別工作,我養妳!男人說這3字「像泡麵包裝僅供參考」...當真後只會剩兩滴淚

台灣社會「高齡化」和「少子化」問題越來越嚴重,許多三明治家庭在此夾擊下,必須扛起「上有老下有小」3代以上的壓力,時常繃緊神經無法喘息。原本是雙薪家庭的妳,如果有天老公開口說「親愛的我養妳,你把工作辭掉,我每個月給你10萬元,家庭開銷另外計算,妳回來照顧家裡好嗎?」妳會怎麼選?

日期:2022-04-12

台股

工作大減薪水不能少、免費網路給解悶、三餐餵飽飽...上海封城台商一團亂,生產成本八級跳!

大上海地區為了抗疫封城而一團亂,台商也因停工苦不堪言,但熟悉電子產業的供應鏈業者透露,在當地設廠的電子中、下游台商,接下來要面對的生產成本暴增,可能不只像先前零組件漲價三級跳那般,恐怕以「八級跳」來形容會更貼切。

日期:2022-04-12

生活消費

「來Costco這一定要買,不買就虧大了!」從好市多50元熱狗套餐看懂:必買商品背後的定價心機

30年前我在美國讀書的時候,寄住在表哥家中。在這一年多的時間裡,經歷過許多事情。多虧經營大型雜貨店的哥哥,我才有機會觀察美國社會的各個面貌:從東部飛到西部要花二個多小時,且所經之地都是平地;只在課本上看過的美國知名山脈,用飛機橫越這座山脈都需要將近30分鐘;還有好市多的熱狗有多好吃。1987年,在我上大學那時,學校前面賣的都是30元的小點心,哪有機會吃到那麼好吃的熱狗呢?那個時候甚至連馬鈴薯豬骨湯都沒有,只有在不銹鋼碗裡盛上豬骨熬製的大骨湯而已。

日期:2022-04-11

焦點新聞

年輕人存錢好難?39歲以下青年2成零存款 28歲YouTuber遇疫情存款剩不到5千

近年,面對物價通膨與疫情雙重夾擊,年輕族群找工作、存錢更加不容易。一名28歲的YouTuber莊董,疫情間存款一度剩下不到5千元,身上還有40多萬元學貸要還,只能努力「斜槓」撐下去;37歲的真真,年僅15歲就開始工作,卻因負債、被欠薪、生病等因素,存款三度歸零,靠著健身調適心情。

日期:2022-03-29

國際總經

康師傅、統一、麥當勞都中鏢…阿伯光腳踩、丟菸頭!中國「黑心酸菜」供應商製程曝光

近日爆出知名酸菜供應商出現食安問題!堪稱是中國國民美食的「老罈酸菜包」,號稱用32道工法秘製,是統一、康師傅的經典配料,一年銷售近4億包。然而,這家供應商的製作過程卻被央視踢爆,醃製過程令人作嘔,更添加2~10倍防腐劑,合作夥伴都是相當知名的大企業。對此,有使用該款酸菜的康師傅率先出面道歉,並承諾將相關產品下架。

日期:2022-03-16

個人成長

從社會邊緣人到創業家 崴爺:愛錢,才會更努力

台中一中音樂課師生互嗆引發熱議,網紅企業家「崴爺」王明崴,想起大學時曾被教授當著全班的面,撕掉有關政治議題報告,他認為「有些人只是通過教師甄選,並不一定有資格成為人師」,也稱讚如今的學生已經進化,敢與和權威衝撞。------這個人吃人的社會,到現在還是脫離不了「悲慘世界」的情節;貧窮的人、知識貧乏的人很難有能力保護自己,更別寄望別人的協助,因為大部分的人只會自掃門前雪,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原文刊載於20180511,更新時間為2022/3/16)

日期:2022-03-16

國際總經

順差的致命吸引力

過去一年,無畏疫情衝擊,台灣經濟成長迎來多年未見的榮景,但就在GDP高度成長的背後,一種由「巨額貿易出超」所衍生的經濟病,也正加速扭曲台灣的經濟結構……。

日期:2022-03-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