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台積電 兆豐金 股市 00929 航運股

法草案最新與熱門精選文章

熱搜關鍵字:法草案共有313項結果
政治社會

A片盜臉 》 小玉牟利上千萬輕罪交保已回家,高嘉瑜、黃捷受害者影片續流傳…為何律師卻說影片沒法強制下架?

YouTuber小玉(朱玉宸)利用變臉軟體製作變臉A片牟利,遭合成的受害者不分男女、職業高達上百人,包含立法委員高嘉瑜、市議員黃捷、藝人蔡依林、網紅愛莉莎莎等,一年初估大賺上千萬元。由於目前深度變造人臉犯案、以此不法獲利缺乏法源管制,檢方昨只能訊後諭令30萬元交保。然而,這些受害者的「性愛影片」早在去年起開始在網路流傳,案件偵破後檢警仍無法源要求Youtube、twitter等平台將影片下架,這些再製的非真實內容仍在各社群管道間瘋狂被轉傳…

日期:2021-10-19

政治社會

違反《國安法》美國三年刑期起跳,台灣卻「情重法輕」 共諜案屢輕判縱放 國家安全誰來守護?

一對鄭姓父子遭中國情報人員吸收一案,最高法院撤回上訴,維持緩刑。法界質疑共諜案刑期太輕,立委也籲修法具體規範犯罪樣態,同時建立國安偵辦開庭等專業化制度,才能有效杜絕共諜事件發生。

日期:2021-10-06

國際總經

擔心遭北京報復,這本書曾遭3家出版社拒絕…內容揭示從親中到抗中 澳洲凝聚共識的3堂課

書,是在2018年2月於澳洲出版。作者克萊夫.漢密爾頓(Clive Hamilton)回憶,在書稿終於可以送印之前,有3家出版商先是讓他碰了軟釘子,他們拒絕出版的理由都一樣,「擔心遭到北京報復」。

日期:2021-09-26

生活消費

台灣史首次氣象預報,出自140年前「打狗」的一面旗 一文揭示台灣最早如何警示風災

台灣準備迎來5年最強颱風,強颱璨樹上午中心位置已抵達鵝鑾鼻的南南東方約200公里海面上,以每小時13轉20公里速度向北前進,由於結構扎實,颱風中心通過的地方風雨強大。每逢風災,氣象局以電腦預測颱風動向,並用精美的颱風動向圖警示民眾,透過網路和電視即時關心颱風動態和警報,已是現代人生活記憶;近年,更因手機使用普遍,政府防災警訊針對國家級的警報及景訊通知,也會經由4G系統以簡訊即傳送至用戶手機。在過去,在沒有電視、電腦的時代,颱風來襲前要如何通知民眾天氣資訊並提出警訊呢?

日期:2021-09-11

職場

專家點評》專訪《無聲的入侵》作者 從親中到抗中 澳洲凝聚共識的三堂課

書,是在二○一八年二月於澳洲出版。作者克萊夫.漢密爾頓(Clive Hamilton)回憶,在書稿終於可以送印之前,有三家出版商先是讓他碰了軟釘子,他們拒絕出版的理由都一樣,「擔心遭到北京報復」。

日期:2021-09-08

政治社會

關注議題更擴大、用「平台」力量破框 人權會成立滿周年 接下來的兩大挑戰

經過公民團體與學者二十年的努力,人權會在去年八月成立,如今已滿一周年。回顧過去一年,陳菊雖坦言不無挫折,但強調將務實面對未來挑戰。

日期:2021-08-11

政治社會

產業困境 跨國設廠由「逐低成本而居」轉為「逐低碳環境而居」 台積電、中鋼拚淨零 都在等政府系統性戰略支援

「台積公司主要營運生產所在地位於台灣,儘管其再生能源市場民國一○九年取得首批再生能源轉供等重大進展,但仍未達到歐美地區之供應充足度,因此在產能持續成長下,台積公司即便執行全球同業最佳的節能減碳標竿作為、達成單位產品碳排量下降目標,仍無法抑制整體碳排量的持續攀升。」台積電二○二○年度的企業社會責任報告書中,出現這麼一段文字。

日期:2021-07-14

政治社會

農委會苦推立法十三年 立法院終於進一小步 降農損、拚出口 該許植物醫師一個名分

為合理、精準使用農藥,確保食品安全並降低出口風險,農委會希望立法在農民與農藥商之間,建立「植物醫師」把關,制度試行三年來,成效也頗受農民肯定。

日期:2021-06-30

政治社會

解讀全台大搶工:家事移工為何「不斷逃跑」或「逼雇主就範」?

疫情席捲全球造成國內移工數量減少,許多家事移工因此轉往待遇較佳的工廠任職。政府與其強力限制移工轉換身分,改善適度勞動條件,才能為弱勢家庭留住人力。

日期:2021-06-02

政治社會

NCC對電視新聞的監理原則與實務:以關西機場事件為例

編按:發生於2018年9月的「關西機場事件」,起因於境外(中國)網路的一則虛假訊息,經由中國網媒傳到台灣的社群網路,再經由本地主流媒體推波助瀾,終於引發全民關注與議論。使得這起原本只是一次遠在日本的風災造成部份台灣旅客受困機場的事件,最後竟演化成一場充斥著「官/民」、「朝/野」甚至「中/台」對立矛盾情緒的「政治風暴」?更不幸的是,此事件還意外造成我國折損了一位優秀的外交官員。毫無疑問地,對台灣社會而言,關西機場事件是個不幸的悲劇——在這場風暴中,人與人之間失去了互信基礎、不同意識形態者彼此溝通變得不可能?無論官/民、朝/野、媒體/閱聽人…沒有人是「贏家」!但若要問:到底是誰愚弄了我們?誰是這起事件的「加害人」?誰應該為此負責…在整個社會尚未對此事件有充分認知、全面討論、形成共識前,這些追究,恐又將陷入另一場爭論?事件發生至今(2021年)已經兩年半,雖然台灣政府與民間,都因此對「假新聞」議題有了更多的關注、討論與行動。但我們也注意到,就關西機場事件所透露出的警訊、與呈現的意義,整個台灣社會(包括政府與民間)似乎仍因著各自不同立場(利益糾葛),而欠缺一種誠實面對問題的態度、或一次深入而廣泛的省思?以致於在此事件後(例如,2020年的總統大選、新冠肺炎疫情…)類似的虛假訊息,依然程度不一地流竄全台、擾亂社會?特別是,本事件中最應該要勇於面對的台灣新聞媒體,在事件過後至今,不僅鮮少公開向閱聽大眾說明自己在此事件所應扮演的角色(有無失職)?更遑論對此事件做出較深入的後續(影響與省思)報導?本地的新聞媒體或許礙於「涉己事務」的新聞自律規範,而不便對自身或同業多作批判?但相較於公共利益(亦即公眾知的權利有無被誤導?)的把關,媒體理應更要有「捨我其誰」的擔當。「關西機場事件總檢討」座談會由今周刊及幸福綠光出版社、台大法律學院校友會主辦,常在法律文教基金會協辦,總統府資政蕭新煌教授擔任座談主席,邀請臺灣事實查核中胡元輝教授、台灣民主實驗室沈伯洋助理教授、通傳會委林麗雲教授、今周刊發行人梁永煌等各界碩彥進行座談,提出寶貴見解,期冀有助於釐清以上問題,也有助於台灣社會認真看待關西機場事件及後來、未來的類似現象!以下整理「關西機場事件總檢討」座談會中,通傳會委員林麗雲教授以關西機場事件為例,對於NCC對電視新聞的監理原則與實務的寶貴見解。

日期:2021-05-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