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006208 00900 00896 天氣 AI

治療方式最新與熱門精選文章

熱搜關鍵字:治療方式共有351項結果
科技

經濟部搶鮮大賽10年有成 超過8萬學生激盪創意 點燃創新創業火種

為激盪青年學子無限的創新能量,經濟部技術處推動「搶鮮大賽」邁入第10屆,12月15日假臺大醫院國際會議中心舉行頒獎典禮。今年共有313組團隊、1,498位同學投入競賽,共選拔出35隊之優秀作品,當天由經濟部技術處邱求慧處長頒贈得獎團隊獎座/牌及獎金,大賽共頒發113萬獎金並於典禮現場展出學生的創意結晶。

日期:2020-12-16

健康

正確潔牙、塗氟 長輩從「齒」健康

擁有下列好習慣,才能讓口腔不衰老:吃飯細嚼慢嚥,飯後記得確實潔牙,三不五時做做健口操。還有,每半年定期去牙科檢查、洗牙。

日期:2020-12-02

理財

拒當下流老人!先別管健保、勞保漲不漲了  專家教你如何規劃退休生活保障

健保基金財務吃緊,連續四年靠安全準備金填補短絀,安全準備金明年將低於安全水位,健保會明(27日)將討論明年保費是否調漲,漲幅估落在4.91%至5.65%。不論這次漲幅為何,可預期未來費用將逐年提高、補助的服務將通盤檢討、部分給付項目可能縮減或提高支付條件。醫療支出無法完全仰賴國家,近期又頻傳國民年金基金、與勞工退休基金同樣有財務危機,顯見生活不能全賴國家的社會保險。民眾未來退休生活品質該如何保障?若趁年輕時提前佈局,又該如何規劃高CP值的保單?

日期:2020-11-26

保險

富邦產險邀您化身神槍手,裝備「愛藥即時」癌症標靶保險,保障從年輕開始

根據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公布最新癌症登記報告顯示,2017年新增逾11萬人罹癌,較2016年增加近六千人,平均每4分42秒就有一人確診。因為人口老化快速及不健康的生活型態,癌症發生人數預料仍將持續上升。從台灣就醫人數的癌別排名來看,乳癌、大腸癌、肺癌分別高居前三位,其中女性乳癌及大腸癌,是發生人數及發生率增加最多的二種癌症。而從年齡來看,癌症死亡年齡的中位數為六十九歲,但發生年齡則有年輕化的趨勢,尤其十五至二十四歲、二十五至四十歲的兩個年齡階段,增幅都超過25%。

日期:2020-11-20

科技

迎向2030:工研院新科院士引領世代浪潮

美中科技角力,疫情不意而至,全球經貿版圖面臨重整,工研院院士發揮卓越領導力,逆勢突圍、造就不凡,工研院以創新科技力,攜手產業邁向美好2030。

日期:2020-10-27

焦點新聞

川普感染COVID-19:預防的失敗與治療的成功

川普終於感染COVID-19了!這是預防的失敗,但他的快速康復則是治療的成功。

日期:2020-10-08

健康

這腸胃病困擾安倍50年 兩次賠掉首相大位! 醫師籲:有無痛血便 一定要做大腸鏡檢查

日本首相安倍晉三由於陳疾復發,今(28)日宣布辭去首相職務,這也是安倍在政壇上第二次因健康因素下台。安倍從國中時期就罹患潰瘍性大腸炎(ulcerative colitis),這種腸胃病困擾他超過50年,甚至在2007年復發,迫使他辭去才當了一年的日本首相。國內腸胃科醫師提醒,潰瘍性大腸炎在台灣不多見,但有逐漸增加趨勢,最常見症狀是無痛血便,而大腸癌的症狀也是無痛血便,因此呼籲有這類症狀的民眾,一定要做大腸鏡檢查,以收早期發現、早期治療之效。

日期:2020-08-28

健康

吃泡麵、喝汽水...一堆教授過勞猝死!台大教授40歲罹肝癌懺悔:4公分腫瘤是我自己「養」出來的

學者過勞猝逝的新聞,愈來愈常出現。但從來沒想過,自己也會成為可能的「死亡候選人」。40歲那年,我被確診為肝癌患者。過去,工作占據我絕大多數的時間心力,但在死神逼近那一刻,我最放不下的,卻不是工作,而是最親愛的家人。

日期:2020-07-01

焦點新聞

川普遭雙重打臉!醫學期刊稱「奎寧對武漢肺炎無顯著療效、死亡風險高」 世衛暫停相關臨床試驗

英國醫學期刊《刺胳針》( Lancet )近日公布一項報告,指出用來研究預防COVID-19(武漢肺炎)的抗病毒藥物「羥氯奎寧」(Hydroxychloroquine)和「氯奎寧」(Chloroquine),可能增加武漢肺炎患者的死亡風險。世界衛生組織(WHO)秘書長譚德塞(Tedros Adhanom Ghebreyesus)25日表示,基於安全考量,將暫停以羥氯奎寧做為武漢肺炎治療藥物的臨床試驗,此舉等同重重打臉美國總統川普(Donald Trump),因為他曾爆料自己靠每天吃「奎寧」,有效預防武漢肺炎。

日期:2020-05-26

職場

林昱伶×鄭芬芬搭檔上樑 扛起做工的人

台劇《做工的人》在五月十日母親節上檔。這部充滿陽剛氣息、描寫底層勞工族群在工地討生活的眾生相,幕後催生推手竟是林昱伶、鄭芬芬兩位都會女性。她們改編「充滿希望的小人物」傳遞正能量,攜手證明台劇質地足以走向國際。

日期:2020-05-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