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小看憂鬱症的威脅!WHO曾預估,2030年憂鬱症將超越癌症,成為造成人類「失能」的最大健康殺手。隨著新冠疫情肆虐全球,恐將加速它的發生。新一代「重複式經顱磁刺激治療系統(Deep rTMS System)」透過更精準、無創的方式,成為治療的最新利器。
日期:2021-10-07
人體的大腦、脊椎是中樞神經分布最密集的區塊,因此腦部和脊椎手術被視為高難度的手術項目。手術過程中,人工手持導航穩定度、病患呼吸起伏等,都可能影響下刀時的精準度,對患者癒後生活帶來重大影響。隨著醫療科技的進步,手術機器人在醫院協助醫師開刀的重要性也日益提升。
日期:2021-10-05
「我開抗憂鬱劑和抗不安劑給你,先服用一陣子看看。」就診的第一天,我本來抱著僥倖的心態,打算接受心理諮商就好,不吃藥。不過醫生以溫柔卻不失堅定的態度開藥給我,沒人愛吃藥,再說,更沒人會愛吃「精神科的藥」吧。「接受藥物治療之後,等狀態好起來,我們就正式開始心理諮商,你現在這種狀態,就算做了諮商也沒有多大效果。」醫生把人的身體、心理和想法三者之間的關係畫在白紙上,認真說明了好一陣子。
日期:2021-10-01
肝又被稱作是「沉默的器官」,因為沒有神經,初期的肝癌大多數沒有明顯症狀,發現罹癌時,多半已是肝癌中、晚期階段,不少名人像是兄弟象萬人迷王光輝、藝人吳孟達(達叔)都因肝癌離世。雖然罹患肝癌沒有明顯的症狀,但醫師江守山表示,「肝臟本身有很好的修復功能,要將它傷害到演變成肝癌,一定會有很明顯的原因在」;他以日本研究指出,喝咖啡可以有效降低罹患肝癌的機會。
日期:2021-09-13
美國新冠疫情持續延燒,又傳出更多孩童染疫, 《紐約時報》8日報導,有孩童感染新冠肺炎後出現長期「身體、心理和神經症狀的後遺症」。
日期:2021-08-15
編按:2020年6月的生日,是張鳳書最難忘的一次。在與好友相聚的慶生派對上,她接到爸爸罹癌消息,儘管慌張,但在冷靜下來尋求協助並諮詢專家意見後,展現家中大姐的沉穩,與父母、弟妹溝通達成共識,齊心陪伴與照顧爸爸安度治療的日子……期間,有沮喪、有挫折,但這些都打不倒張鳳書,反而激發她滿滿的正能量,學會有智慧地與爸爸溝通相處,這一年爸爸的狀況穩定,而她生活也精采。書裡記下的是屬於張鳳書的故事,希望能給予正在面對處理類似問題的人,些許靈感,陪伴罹病家人一起走過這段艱辛的路程。
日期:2021-07-27
創新是疫後轉型的關鍵字,素有「工研院奧斯卡」之稱的工研菁英獎,2021年4項金牌得主,涵蓋臺灣優勢的半導體科技、電路板產業應用,以及深具潛力的植物新藥技術,都是跨領域創新的結晶,為臺灣下世代產業科技提前布局!
日期:2021-07-16
作為台灣生技投資指標,台杉生技基金取得亮眼成果。面對存在不確定性的生技研發項目,台杉如何找出具有成長潛力、又有成功實力的投資標的?
日期:2021-06-09
1930年代起,以美國為主的國家憂心大麻(Marijuana)有強烈成癮性,使用後會使人喪失心智進而犯罪,因此使其成為禁藥,但近幾年隨著大麻的醫學療效抬頭及去污名化後,從毒品搖身一變,成為罕見疾病家屬眼中的解方。隨著世界興起大麻除罪化風潮,4月20成為國際大麻日。在台灣,現行大麻依照《毒品危害防制條例》被列為第二級毒品,受到高度管制,但2019年開始有團體走上街頭,甚至在公共政策網路參與平台展開連署,訴求開放合法進口大麻藥物,用於罕見疾病、化療等,連署民眾在三個月內突破5000人。此外,有政黨將藥用大麻合法化列為黨綱,盼為大麻去污名化。今天是世界大麻日,大麻究竟是毒還是藥?本文帶讀者一窺大麻的多面性。
日期:2021-04-20
演藝圈天王天后御用的舞導老師藍波,5年前發現淋巴上長了一顆1.5公分的惡性腫瘤,歷經60次放射性治療後,體重一舉暴瘦15公斤,如今身體看起來恢復不錯,更透露2個維持身體健康、不容易生病的方法。
日期:2021-04-20